成都复兴桥加宽打下第一桩 用新工法地层零扰动

22.11.2015  11:03

  遇难题

  距地铁隧道很近

  加宽桥一共有16根桩基,全部位于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隧道附近,其中距离最近的仅两米。桩基在进行施工时,假如采用旋挖钻直接成孔,此处的软土土质上有发生塌孔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塌孔,对地质结构产生扰动,就有可能对地铁隧道不利。

  新工法

  实现地层零扰动

  旋挖钻是在土中进行“裸钻”;而“全套管工法”是先把一个直径与桩基孔一样大小的钢管打进土中,再用抓斗把钢管中的泥土抓出来;待钢管中的泥土被全部抓出后,再吊进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加上这个钢管套后,成孔不会再坍塌,确保了对地质结构的“零扰动”,同时也避免了误差。

  按照设计,复兴桥(即新南门大桥)将在红星路综合整治中进行加宽,加宽部分与原桥不产生关系,形成独立的系统。由于加宽桥的16根桩基全部位于途经此处的、已经建好的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隧道附近,为了确保安全,业主单位专门请来了“零误差、零扰动”的桩基作业“外援”,来进行施工。昨日,加宽桥部分打下第一根桩基。

  加宽后 原有桥面全部转化成车道

  按照设计方案,红星路南二环至北二环道路改造后,道路红线宽度将达到40米,其中车行道宽度为32米,为双向8车道。为了与改造后路段的通行能力相匹配,横跨于锦江上的复兴桥也将进行改造。“由于这座双向6车道的跨河桥梁已不能承受日益增大的交通压力,所以在此次整治中,将会在保留原桥的基础上,在大桥两侧扩建6米。届时将形成双向10车道的宽阔桥面。”设计方西南市政院设计五院桥梁工程师高飞表示。

  复兴桥的新增部分与原桥梁不发生任何关系,原桥梁将继续“服役”,新增桥梁部分将独立成系统。为节省工期,在加宽桥施工下部结构的同时,就会对钢箱梁进行预制。“加宽后,原有的桥面全部转化为车道,能够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此外,在桥上增加了人行道后,行人过桥的体验将变得更好。同时,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还会增加花箱,增加桥梁的景观性。”高飞说。

  施工遇难题 距地铁隧道仅两米

  昨天,复兴桥加宽桥开始进行桩基施工。按照以往的施工方式,将首先采用旋挖钻完成桩基孔,然后在桩基孔内吊装下钢筋笼,作为桩基的“骨骼”;再浇筑混凝土,形成结实坚固的桩基——但此次,这种施工方式却遇到了难题。

  “加宽桥一共有16根桩基,全部位于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的隧道附近,其中距离最近的仅两米。目前此处的地铁隧道已经建好,我们的桩基在进行施工时,不能对隧道产生任何不良影响,不然就有可能形成安全隐患。”昨天,红星路综合整治工程的业主单位——成都交投集团路桥经管公司副总经理舒远贵在现场向记者介绍,此处的桩基深度为22米左右,假如采用旋挖钻直接成孔,在成孔过程中,在此处的软土土质上有发生塌孔的可能性;一旦发生塌孔,对地质结构产生扰动,就有可能对地铁隧道不利。

  一边是不能有丝毫影响的地铁隧道,一边是亟待推进的市政工程,难题将如何解决?

  “裸钻”变“套钻” 实现地层零扰动

  昨天下午,记者在复兴桥西北侧桥头施工现场看到,一个大吊车分外醒目。吊车吊着一个钢管,而一旁的打桩机正在将钢管向地下推进。“这是我们从江苏引进的‘外援’,其工法在我市市政道路建设中还是首次使用。”舒远贵向记者介绍,这种工法的国际通用名称叫做“贝诺特工法”,国内一般称为“全套管工法”。它与旋挖钻的最大区别就是:旋挖钻是在土中进行“裸钻”;而“全套管工法”是先把一个直径与桩基孔一样大小的钢管打进土中,再用抓斗一把一把地把钢管中的泥土抓出来;待钢管中的泥土被全部抓出后,再吊进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加上这个钢管套后,成孔不会再坍塌,确保了对地质结构的‘零扰动’;同时钢管套是按照地面定位系统定位后打下去的,也避免了误差。”设备提供方、施工单位负责人崔海涛昨天在现场向记者介绍。据悉,此次复兴桥加宽桥的16个桩基都将采取新工法完成。而在复兴桥完成“使命”后,这队来自江苏的“外援”将马上转战火车北站蓉北商贸大道匝道桥施工现场。成都日报记者 袁弘 摄影 谢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