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贫困村的欢笑——广元市青川县“三年扶贫攻坚”纪实

19.06.2014  11:44

 

县委宣传部机关干部职工到重点帮扶联系点三凤村帮助当地群众抢种抢收。

 

经过近三年的发展,昔日落后的三凤村群众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集中培训,让群众掌握一技之长。

 

建好的居民安置点

 

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

孙悟空的“”,成就千古神话惊世传奇;川戏的“”,传承中华文化独门绝技;青川县特困村的“”,则是党和政府在带领群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在改造大山、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他们在穷山恶水的大山里挺起不屈的脊梁,靠山吃山、脱贫致富,做得如此好、如此快,笔者的键盘里刚刚敲出来的将来时,恍然间变成了现在时——时空交叠、新旧撞击,仿佛这是一种梦幻般、跨越时空的感觉。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笔者脑海里不免有了一种“断章取义”的想法:在“扶贫攻坚”的教科书里,这里就是抢眼的头条、醒目的标题,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一串串践行群众路线的深深印记……

 

宣战

 

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

 

青川县马公乡。

 

富于川北民居特色的房屋座落,如繁星般地点缀着农家新居,夕阳映照、炊烟袅袅,与逐渐恢复的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着,可持续发展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有序传递着。这是笔者近日在青川采访看到的美丽画卷。听着当地群众的诉说,这变化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这是一组骄人的数据:2013年,除去洪涝灾害因素的影响,该乡实现人均年收入6000元,比两年前增长了2000多元;全乡470户,实现了户户电气化、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技能,一幅幅生态新村的美丽画卷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青川特困村的成功蜕变,产业工人将成为这里新一代农民的代名词。

 

2012年春节刚过,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提上了青川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从文件的制定到机构的设立,从各机关的积极参与到各特困村的雷厉风行,政策力度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均前所未有。上下联动,民生为要,向贫穷与落后宣战,不获全胜,誓不罢休。在新的扶贫攻坚中,该县大坝乡南溪村、红光乡小荆村、大院回族乡花果村、石坝乡五一村、苏河乡三凤村、姚渡镇王家村,以及马公乡四个村全部纳入扶贫攻坚序列,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致富、生态新村建设战役打响了。

 

这些村全部位于大山深处,地势偏远,发展落后,是典型的秦巴山扶贫攻坚特困地区。震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们世世代代守着贫瘠的大山,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千百年来,当地人的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诸多的难题一股脑全摆在了党委政府面前。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如何让当地与现代文明同步,如何实现当地群众心中的 “中国梦”?青川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这些最偏远的乡镇见到了曙光,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穷人”要打翻身仗。政策的杠杆,有力地撬动了贫困的顽石。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特困村脱贫致富三年计划的实施意见》,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行政主官勇挑重担,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领乡村干部冲锋在前,构建起一座座扶贫的桥梁。从此,对于特困村群众来说,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近年来,县级相关帮扶部门每年至少给每个特困村安排或覆盖1个项目,每年为每个贫困村开展1至2次实用技术培训,并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按照县管、村用、纪检监察和乡镇监督、部门指导实施的原则进行。”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告诉告诉笔者,“县级有关部门每名正科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1户特困户,并向每个特困村选派1名副乡镇长、1名大学生村干部长期驻守,连续3年指导扶贫开发,确保扶贫开发实效,让当地群众真切体会到家乡发生的变化。

 

战斗

 

农民用足脱贫的“特权

 

从105省道大院回族乡路段右拐,车子驶向青川县10个特困村之一——大院乡花果村。一年前,沿途7.5公里村道还是一条坎坷不平的狭窄小路,如今,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蜿蜒伸展,直通向山沟腹地。“是县上实施的特困村帮扶转化战略让花果村彻底变了样。”大院乡党委书记罗永能说,“乡党委政府一定牢牢抓住特困村建设转化战略的难得机遇,把特困村道路建设成为老百姓的幸福之路、希望之路和党群连心路。”随后,笔者在关庄镇新华村、石坝乡五一村、青溪镇石玉村、红光乡小荆等村走访时看到,各条村道都改头换面、提档升级,路基薄弱处砌堡坎加固,路面狭窄处进一步加宽,70%以上村道已经硬化,老百姓出行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美观、大气的青溪镇石玉村健身广场上,村民们扭动着身子,摆弄着健身器材,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在特困村建设中,我们贯彻了‘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理念,让城镇里有的,乡村里也有。”联系该村的青川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强说。青溪镇党委书记杨金军告诉笔者,以前这里是个土坝坝,自从广场建起后,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来这里健身、娱乐,再也没人去打牌或无所事事了。

 

然而,在两年前,这些特困村可不这个样子。“最要命的是交通问题。”在马公乡采访时,该乡朝阳村党支部书记何自红感叹到,“落后的交通状况,造成山里的物质运不出去,山外的物质运不进来的困境。去一趟县城,要天不亮就得出发,走到天黑才能到达。即使到山外任何一个集镇,也要大半天,而且危险无处不在。

 

何自红向笔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村里卖一只猪要4个人抬,还要2个人替换,即使这样,猪往往还会摔得缺胳臂断腿,甚至发生过连人带猪一块滚下山崖的事件,想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至于要从山外运进农业生产资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里人只能自给自足——有了余粮就喂猪,把猪养大杀了自己吃。何自红说,“生活太苦了。年轻人则向往外面的世界,男的长期在外打工,交上女朋友,就上门入赘;女的则干脆嫁到山外,再也不回家。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扶贫攻坚的马公战场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人们的生活品质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提高。

 

实施特困村建设以来,马公全乡累计完成了4条共计8.8公里村社道路硬化工程,3公里通社公路硬化建设工程。完成了先锋村、朝阳村、三台村、锅坛村通社公路维修整治30余公里,完成了朝阳村、三台村2座人行钢桥建设,完成了先锋村郑家沟平桥建设1处,实现了主干道通到村,硬化路通组入户;新建了人畜饮水6处,解决了2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同时已解决全乡90%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沼气307余口,完成农户环境综合整治192户。

 

在三台村村民朱理明家里,笔者亲自体验了“三改”的好处:屋后种菜,屋前花园;轻轻打开气灶,噗噗地冒着蓝色的火苗,同时也在全家人心中燃起一把希望之火。“改善了环境卫生,提高了健康水平,厨房跟城里人一样,用的是清洁能源。吃的呢?比城里人还好,尽是绿色食品。”朱理明老人兴奋地说,“这在以前连做梦都没有想过,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朱理明老人告诉笔者,全村进行沼气建设,政府给每户补助2000元,自己仅贴个工钱就行了,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技术,连工钱都不用出。

扶贫政策来之不易。脱贫是特困村的‘特权’,要抓住机遇,用好这个‘特权’,用足这个‘特权’,鼓足干劲,争取早日扔掉穷帽子,使百姓走上富裕路。”县长罗云道出了特困村群众的心声。

 

攻坚

 

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思考的是特困村发展的点子,谋划的是村民致富的路子”、“现在的干部,每天都是忙的。”在10个特困村,看到的是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听到的是群众一拨又一拨由衷的称赞。在特困村帮扶转化中,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10个特困村“两委”活动室,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党支部年度工作目标、党员志愿服务守则、党建工作保障措施、考评制度等应有尽有,一目了然。“今年是基层组织建设年,既为抓好基层党建带来机遇,也给基层党建带来很大挑战。”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介绍,“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并促进特困村转化,县委公开选拔了10名35岁以下副乡镇长驻特困村并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在相关乡镇党委的领导下,10名特困村第一书记尽职尽责、干劲十足,充分发挥年龄、知识、信息、理念等优势,将党务政务村务一肩挑。大院回族乡副乡长、花果村第一书记王国兴在县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领导下,创新思维,以展示回族文化、回族优秀党员、知名人士为主题,精心制作出回族人物画廊,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在该村回族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王国兴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嗓子变得嘶哑;白天在工地上协调关系、监督质量,夜晚继续在办公室里总结、思考工作,2个月下来,瘦了10多斤。姚渡镇副镇长、王家村第一书记唐映勇,为了打造“川、陕、甘三省交界处生态产业亮点村”,做规划、跑项目,进村组、作动员,忙得脚不沾地,一个半月后,建成400多亩标准化大棚香菇基地。“在特困村建设中,10名第一书记以崇尚实干、追求实绩为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经受了锻炼、提升了能力,交出了让组织和特困村党员群众满意的答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彦江感慨道。

 

如今,10个特困村“书记抓党建”扎实有力,党建工作月考核、季评价、年考评逗硬实施,党建工作焕发出生机和活力。10个村支部新发展35岁以下、高中以上学历、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近100名,党员结构明显改善、党员作用充分发挥。村务工作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村“廉勤委”切实履职,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30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应急抢险突击队、矛盾纠纷调解队为群众办好事470多件,解难事40多件,排除险情30多起,切实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幸福感。10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得到规范管理,使用率达100%,学用转化成果喜人,按照“远教站点+示范户+群众”模式,培育出种养业大户14户,带动78户群众发展产业,年可增收600多万元。

 

2014年1月15日,当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第6次来到特困村——大坝乡南溪村调研时,村民代仕华拉着向书记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南溪村变化太大了!南溪村老百姓永远感谢党和党的各级好干部!

 

大坝乡党委书记张正涛告诉笔者:“2012年以来,县上累计投入各种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南溪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优化了居住环境。同时,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如今,南溪村家家户户都发展了银杏、土鸡、生猪、魔芋等产业。仅代仕华一户去年就栽植银杏500余株。南溪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从2011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2年的3500元。

 

要不是县上惠民帮扶中心和乡上领导们送来7000多元,我家孩子不会那么顺利住院,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好。”大坝乡白血病患者王小虎的母亲满怀感激。

 

通过灾后重建,老百姓住进了新房,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薄弱以及“5·12”特大地震破坏,全县返贫现象较为严重,为此,该县出台“十大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返贫基层干部、党员、洪灾、火灾受损户、重大疾病患者等各类困难人群实施救助,从而构建起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在10个特困村建设转化工作中,青川县加大“十大”救助制度救助力度,通过三年多工作开展,全县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5000多万元,使全县45327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助。同时,该县“输血”与“造血”并举,对特困村项目和资金投入予以重点倾斜,加大扶贫开发。截至目前,给10个特困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580余万元,安排或覆盖10余个项目。县扶贫移民、农、林、水、牧等相关部门为10个特困村开展30余次实用技术培训,并为每村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使每个特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按照“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的“三免”原则,为特困村免费培训技术型务工人员3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800多万元。

 

县长罗云告诉笔者:“青川这两年抓特困村建设的力度前所未有,特困村的变化有目共睹。县委县政府实施的首轮10个特困村帮扶转化战略已让村里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特困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3年,10个特困村人均增收达1000元。

 

展望

 

特困村迈入“新时代

 

路修好了,办事方便了,要做的事就多了。”在马公乡,这是笔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在乡党委书记文东的陪同下,我们延着一条条整洁的硬化路面走访了该乡每一个特困村。

 

除了绿化、硬化的漂亮外,让笔者证感受最深的则是全乡的细微扫描工程:每到一处村民集中聚居点,笔者都会看到一座横跨南溪河的钢架桥,有了它,村民们不用再拴着绳子、摸着石头过河,洪水季节砍树横在河两岸、人人争过独木的历史也一去不返;太阳能光亮工程的实施,让每条通村道路旁,每个村民集中点在漆黑的夜里,也有了与城里一样的浪漫,山里的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听说有人来采访,正在地里干活的朝阳村村民何自恩带着一身的泥土就跑来了,看着村里建起的一座座生态庭院、一处处幸福新居,他滔滔不绝地向笔者讲述特困村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发生的惊人变化:“我们村里可是换了一个天地,生态新村的建设完成,让人们觉得一切都是新的,新修的道路,新建的民居,特别是村里的人,大家都争相发展产业,在致富的道路上劲头十足。

 

何自恩已年近6旬,是乡上的产业发展示范户,他有着近18年的药材种植经验,除了远期增收的100多棵银杏,他还种植了16亩的柴胡,政府每亩给予几百不等的扶持。因此,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柴胡的种植和养护中,用他自己的话说:“遇到这么好的政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很多时候晚上都加班加点在地里干活。

 

乡党委书记文东告诉笔者,何自恩是远近闻名的柴胡种植土专家,他种植的柴胡让前来考察的成都教授赞口不绝。如果去年没有洪涝灾害,他仅柴胡一项至少收入5万元。今年,何自恩丝毫没有气馁,柴胡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将实现柴胡种植400亩。

 

文书记给笔者算了一笔帐,按照目前5千元每亩的市场价格计算,全村仅柴胡一项即可实现200万元的收入,平均每户在现在基础上增收5000元左右,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年目标届时可以实现。

 

谈到脱贫致富,朝阳村养殖户何立东可谓“”了一把。

 

在政府相关配套资金的扶持下,何立东在当地搞起了生态养殖:“山里搞养殖,既绿色又环保,绝对不愁销路。”去年底,他精心养殖的60多头羊,为家里带来6万元的收入。今年,他又张罗着扩大养殖规模。

 

王武学是马公乡扶贫攻坚、建设生态新村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又一养殖大户。为鼓励他把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当地政府给予了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即每只鸡补助5元钱。他从去年首批养殖的500多只发展到今年的2000多只,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出栏。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按照每只鸡最低15元的纯利润计算,这可是一笔诱人的收入。

 

在马公乡,像何立东、王武学这样在政府帮助下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变政府“输血”为自已“造血”的事例还有很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养殖业到种植业,从牛羊鸡到核桃、药材,短、中、远期致富产业链已经形成。目前,全乡已累计种植银杏20万余株,人均达到150株以上;发展柴胡达2000余亩;科学栽植管护核桃500亩;新发展养殖土鸡1万余只,新发展养羊2000余只。一个个产业正在政府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自从通村入户道路建成以来,山里的生态腊肉、药材等农特产品就成为外界争相订购的香饽饽,每年春节前都会被来自成都、绵阳等地的经销商一抢而空。当地群众数着用辛勤换来的厚厚的钞票,人人乐得合不拢嘴。

 

扶贫还在向纵深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千方百计救济和帮助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在注重培养农民的创业理念和劳动技能。通过3年努力,实现每户家庭都有一个产业项目、一个技术明白人,一个转移劳动力,年增收额在万元以上的目标。“扶贫之路任重道远,思路宽才能道路宽。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外,对于贫困村、特困村,专门开‘小灶’,制定帮扶措施。”县长罗云对笔者说,“只有非常态的‘输血’与常态的‘造血’并举,才能使贫困人群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四川农村日报 刘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