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非机动车条例再次征求意见 电马儿或划区域分时段限行禁行

11.06.2014  12:08

 
电马儿骑上高架桥等交通违法行为在成都很常见。摄影郝飞

  成都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奔跑着400多万辆电马儿,其中300万辆未登记上牌。

  电马儿该如何监管?6月1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人大获悉,《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已进行了第二次审议,准备进入第三次审议。成都市人大法制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将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挂在成都人大网站,希望市民反馈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征求意见稿》规定,公安交管部门可以根据城市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实际,对非机动车进行疏导或者采取划区域、分时段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管理 电马儿必须登记上牌

  “上月,一辆电马儿把我撞了后逃逸,幸好筋骨没大事儿。”说起电马儿,家住三槐树路的赵小姐怨言不少,“要是跟机动车一样有个牌该多好。

  她的期望可能变成现实。《征求意见稿》指出,电马儿必须上牌。“驾驶人力三轮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以及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种类的非机动车,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该负责人介绍。

   规定 驾驶电马儿须年满16岁

  违规上路的电马儿,将遭遇何种惩罚?“我们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该负责人介绍,“如未成年人驾驶自行车载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给予口头警告,并可以责令其监护人加强监管。”另据《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五条,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的,驾驶人须年满16周岁。

  同时,记者在《征求意见稿》中看到,按照第三十五条规定,“驾驶未经依法登记的车辆上道路行驶的,驾驶外地号牌非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五十元罚款”。相比前几稿的罚款标准,金额相对降低。

   变化 交通拥堵时可限行或禁行

  此次《征求意见稿》中最为特别的是,电马儿或许还会像黄标车一样面临限行。

  《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里,第十九条曾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和道路交通实际,可以对非机动车采取疏导、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但在修改稿中,“限行”得到了进一步细化。记者在《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三条调控措施中看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城市道路状况和交通流量实际,可以对非机动车进行疏导或者采取划区域、分时段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过渡 超标车三年后禁止上路

  超标的电马儿,能拿牌照吗?根据《征求意见稿》,上牌的电马儿需要在电动机功率、空车质量等方面符合国家标准。也就是说,成都奔跑的电马儿,应当满足整车质量不大于40公斤、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W等国家标准。

  根据规定,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马儿,将不能在成都登记上牌,它们还能在路上跑多久?《征求意见稿》中第三十九条,对超标非机动车过渡期管理有明确规定。“所有人应当在本条例公布之日起六个月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领临时通行证,可以在本条例实施之日起三年之内上道路行驶,期满后禁止上路。”该负责人介绍。

  原标题: 电马儿或划区域分时段限行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