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朝天区推进精准扶贫和“强村行动”新模式

23.01.2017  18:04

 

坚持精准扶贫,推进全面小康。”推进脱贫攻坚,既要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着力解决贫困人口个性难题,又要统筹协调、集中力量,着力解决贫困地区共性问题。

近年来,广元市朝天区坚持精准扶贫和“强村行动”协同推进模式,点面结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全面推进,着力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积极探索形成了精准扶贫和“强村行动”协同推进新模式。

坚持精准聚焦,靶向施策贫困对象

扶贫开发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于精准。朝天区在精准扶贫中,认真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坚持精准聚焦、精准施策,帮到最需要的人,扶到最关键的点。

精准识别对象。采取看、对、问、算、论、比“六步”工作法,通过“组内倒排初选、村内拉通复核、乡镇审核公示、县级审定公告”等程序,全区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64个、贫困户7904户、贫困人口26808人。严格实行动态管理,对遗漏的贫困人口及时补充,已经脱贫的及时调出,返贫的及时纳入。

精准靶向施策。按照精准识别对象,科学确定“五个一批”发展规划,并制定了《广元市朝天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总体规划(2015—2018年)》、64个村退出规划和7904户贫困户脱贫规划,以及11个专项扶贫规划和21个年度专项扶贫计划,实现规划精准到村、措施精准到户、帮扶精准到人。

精准驻村帮扶。认真落实“六个一”帮扶机制,全区31名县级干部、214个驻村帮扶工作队309名帮扶队员、64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农技人员认真履职,103个各级帮扶部门(单位)和3000余名党员干部对全区214个行政村和所有贫困户实现帮扶全覆盖,实行“任务不完成不撒手、目标不实现不脱钩”。

今年以来,各级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真帮实扶,真抓实干,认真编制扶贫规划,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6元以上,贫困户农业产业收入占比达30%,1565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争取到位项目资金3976万元,健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切实解决了贫困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难题。

实施“强村行动”,全域推进脱贫攻坚

近年来,朝天区创新开展以“强班子、强产业、强基础、强服务、强治理、强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强村行动”,集中力量解决区域发展共性问题和“临界户”致富问题。

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建立县级领导、部门、乡镇“3+1”结对帮扶机制,选派64名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调整优化村级班子134个,回引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2名,遴选269名乡村“能人”进入村班子。

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依托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核桃、蔬菜、畜牧、食用菌、蚕桑五大农业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小水果、藤椒、山葵、魔芋等特色农产品,构建了“5+N”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中子核桃、平溪蔬菜、曾家土鸡、羊西食用菌、文安蚕桑5个核心区面积达8.3万亩的现代农业园区,带动1.5万余贫困人口连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12万亩,特色产业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3个季度位居全省同类县区前列、全市县区第一。

全域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每年集中整合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先后建成了广陕高速朝天段、沙曾平、转马文、蒲羊东、文柏陈等5个百里新农村走廊,新农村建设累计覆盖23个乡镇147个村26600户,分别占其总数的92%、69%、55.6%。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区贫困村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9%,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率达85%、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0%、农村安全人饮解决率达85%以上、农村沼气宜建户建池率达82%。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了农户、组、村、乡镇、部门、全区六个层级的电子台账,按照构建“1+N”公共服务体系要求,每个村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代办点,并配套了便民超市、金融汇兑、卫生计生、综治维稳等服务功能,着力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区贫困村卫生室、文化室全部达标,98%以上的村建成“5公里文化圈”。

探索创新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区、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各类新型农村经营主体1200余个,流转承包土地经营权8.8万亩、林地权10.4万亩。创新开展经济林木(果)权抵押贷款试点,积极筹建股份制的朝天核桃交易中心,让贫困户共享产业发展收益。

持续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深入推进村民自治,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形成了依法治理、村约民定、自愿遵守、自我监督、自主管理的新型治理模式。深入开展最美扶贫人、十佳脱贫户等活动,全面启动“四好村”创建和“六化行动”,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