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新闻听民意:成都五大“爆挤”公交站台

05.05.2015  15:57

  

  (张学 制图)

  公交车便宜、方便,是很多上班族的不错选择,但是拥挤的公交车,让一些上班族望而却步。近日,有网友发帖“成都五大‘花样拥挤’站台”,吐槽因站台设置尴尬乘客常被挤上机动车道候车。省医院站、万家湾站、红星路四段站、总府路站及人民北路站五大站台上榜。

   【被吐槽站点1】 省医院站 站台面积过小

  线路:42、58、59、129

  “熊猫新闻”调查:乘客可以站的区域约2平方米。记者上午10时许观察的半小时内,该站区候车人数一般都保持30人左右。人口密度达到15人/平方米。

  专家建议:附近的绿化带空隙大小不一,此站台恰好位于较小的一块空隙,建议可以稍微往前调整,迁至前方绿化带空隙较大地段即能缓解。

   【被吐槽站点2】 万家湾站 线路过于集中

  线路:37、58、312、904、125、809、19、47、77、309、334、908

  “熊猫新闻”调查:乘客可以站的区域约56平方米。记者昨日15时观察的半个小时内,发现周边小区到此坐车的乘客基本上保持在六七十人左右,人口密度达到1.25人/平方米。据站台周边商户介绍,最高峰时段聚集的乘客甚至可以高达百人。

  专家支招:建议将12条线路分流,可以在对周边交通环境、公交换乘、地铁接驳等因素考虑后,将线路进行梳理,拉开50米或100米距离。

   【被吐槽站点3】 红星路四段站 站台设计不合理

  线路:237、49、6、10、21、28、55、62、76、335、1022、夜间298

  记者调查:乘客可以站的区域约9平方米。记者晚上7时许再次观察,整个站区有30多人在候车,人口密度达到3.33人/平方米。但是14名乘客站在机动车道上,几乎将整个公交车专用道堵住。

  专家提出:站台可适当向后拓宽,非机动车等相应绕行,尽量减少冲突。

   【被吐槽站点4】 总府路站 服务细节缺失

  线路:4、8、53、58、81

  记者调查:乘客可以站的区域约28平方米。记者分别在10时和18时许两次观察,发现这一站台的乘客超过40人时即会出现拥挤,人口密度达到1.42人/平方米。与其他车站有所区别,拥挤人群全部集中于站棚覆盖区域,两头却异常空荡。

  专家提议:延长站棚的长度,既是对服务的提升,又能提高整个站台的利用率。

   【被吐槽站点5】 人民北路站 未考虑乘客特性

  线路:15、28、34

  记者调查:乘客可以站的区域约16平方米。上午11时许记者去到该站台时,站台乘客36人,人口密度达到2.25/平方米。其中,有7位站立在快车道上候车。

  专家分析:公交站台在设计时不会考虑到乘客携带行李的问题。不过,该站点的乘客具有一定的特性,例如可能在周边的荷花池之类的市场进货等;另一方面,15路公交承担的性质已经类似长途车,乘客携带大件行李的可能性提升,但又不能像在候车室一样乘车。建议考虑该站点多数乘客的特性,对站台进行相应的调整。

   站台不是放在那儿就不用管了

  专家表示,“成都公交总体做得不错,但网友们提出的站台问题恰好点出了站台设计的软肋。”被网友提到的几个站台不存在原则性问题,而在于忽略了站台设计的动态性和服务细节,“站台不是放在那儿就不用管了,而是应该及时发现客流等动态变化进而改善;另外,也应该根据乘客的实际需求,逐步提升它的安全性、舒适性。

  (熊猫新闻编辑 张学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