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家园 新生活 新希望
—— 石棉县农房重建见闻
共和1组道路平整
新棉镇城北村4组新村聚居点
王华的妻子与母亲将新家寄语悬挂在客厅内
“农房重建年底全面完成,实现搬新家过新年”是我市坚持民生优先,科学重建的重大部署。赶考路上,石棉风雨兼程,感恩奋进:曾经的废墟上,一幢幢小洋楼早已拔地而起;昔日布满阴霾的双眸,又焕发出新的光彩,“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成为受灾群众共同的追求。
先锋乡共和村1组新村聚居点
一手抓重建一手抓产业
共和村1组地处海拔1500米的中高山,是一个汉、藏、彝聚居的村落。由于受到地理位置、气候、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共和1组靠“粮猪经济”维持生计。
灾后恢复重建,共和1组94户受灾群众进行统规联建,集中修建新村聚居点。新村占地面积70亩,总投资1900万元。
为了让受灾群众“住进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乡党委政府在稳步推进房建的同时,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枇杷和核桃产业,拓展致富增收的渠道。
亲手建新房
新居安全实用
5日,在共和村1组新村聚居点,工人们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村建设工作。室内装修、管网铺设、道路平整……自今年项目开工以来,热火朝天的建设已经成为常态。
“作为一个汉藏彝杂居的新村,我们坚持‘和而不同’的理念,既要凸显各族同胞的民俗特色,又寓意不同民族间和谐共荣。”王慈是1组的组长,也是新村的业主之一。她说,新村的风貌分为两种风格,汉、彝两族为斜坡屋顶,藏族则延续一贯的传统,保留平顶设计。
“古色古香的小青瓦,洁白的外墙,绿意环绕的小洋房……新村就是一幅川西民居水墨画。”给记者介绍新村建设的同时,王慈憧憬着新村的崭新面貌。
“可不是嘛!我看那效果图上的新村,就是你说的这样。”一边推砂浆的工人周万花接过话头,“从开工,我就在新村聚居点打临工,房屋的质量有我们大家伙见证,施工是按照设计图按部就班地进行。”
在共和1组,和周万花一样在新村务工的业主还很多。由于1组的经济基础薄弱,乡党委政府在工程启动前,就和施工单位进行反复沟通,工地的临工必须优先满足业主的务工需求。
“既可以补贴家用,又能亲手建安全、美丽的新居,一举两得。”周万花越发有干劲了,她知道,离分新房的日子不远了。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夯实群众致富基础
在工地打临工,只能暂时缓解1组群众的经济压力,如何帮助受灾群众在“住进好房子”的同时,还要“过上好日子”?
考虑到1组土地资源丰富、气候优越、劳动力充足等优势,乡党委政府积极破题,在稳步推进房建的同时,大力引导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枇杷和核桃产业。
“重建以来,产业建设同步推进,村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望着新村周围漫山遍野的产业地,王慈说,依托重建的机遇,1组彻底摆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粮猪经济”,短短一年时间,1组已经发展800亩核桃和300亩枇杷。
为了夯实新村的增收致富基础,乡党委政府还免费为村民提供地膜和种子,鼓励群众大力发展林下套种。
“去年,我们在核桃树下种植海椒,仅这一项收入,就是原来种庄稼的几倍。”王慈觉得林下套种大有可为,“成本低,销售也方便,在核桃没投产前既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又可以增加家里的收入。”
1组还将继续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王慈表示,明年春天,1组将推行“种满种尽”, 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实现“无粮组”。
“我们的土壤肥沃,正逐步推行中药材、魔芋和蔬菜的试种,争取找到最适合的项目,完善产业发展,拓展致富增收的渠道。”等装修好新房,搬进新家之后,村民又要进行新一轮的生活规划和产业发展。
宰羊乡三明村1组孙东
勤创造 让生活更美好
青色琉璃瓦、红白镶嵌的墙砖、红色木纹线打底窗户,在阳光的照射下,孙东的新居熠熠闪光。
进入客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绿色植物,还有鱼缸中欢畅的小鱼;转过摆放植物的橱窗,才是电视、沙发,还有从二楼天花板垂直而下的精美吊灯。
“新房修得漂亮,家里的装饰是儿子从县城买回来的。”孙东的母亲李子英难掩内心的喜悦,“儿子能干,在政府的帮助下修了漂亮的新房,现在的生活跟城市一个样。”
很难想象,一年前的李子英还因为新房修建和儿子发生分歧。
地震后,孙东家的土坯房被震毁了。灾后恢复重建,孙东暂时停止工作,请假从成都回来重建。除了带回20余万元现金,孙东还带回新房的设计图:一楼有厨房、客厅和休息室,客厅有装饰橱窗;二楼有内置走廊,除了主卧,还有书房。
“客厅的吊灯需要从二楼的天花板往下吊,成本会增加很多;农村不需要装饰橱窗,宽敞的客厅不是更好吗?”李子英虽有诸多疑问,但在儿子多番劝说下,还是同意了设计样稿。
由于父亲多病,孙东就当起建房的“总工程师”;为了节约成本,母子俩亲自上阵,起早贪黑地忙活,孙东的手还受了伤。
历时大半年,300平方米的新房修好了。今年5月,一家人搬进期待已久的新房。
“新房比预期多花10万元左右,不过很值,住着也非常舒适。”刚搬进新家,李子英夫妻俩觉得不习惯,但现在却经常把新房打扫得一尘不染。
搬进新家后,孙东的手伤也渐渐恢复,这几天,孙东就将返回成都开始工作;而勤劳的母亲把家里的3亩土地全部种上了黄果柑,并在林下套种折耳根。
“房子修漂亮了,生活水平也要跟着提高,我们要努力创造更好的生活。”孙东一家对新生活充满了期待。
新棉镇城北村4组新村聚居点
新家园新生活 新产业新希望
城北村4组新村聚居点共32户重建群众。新村位于S211线旁边,属于城乡结合部。宽敞的商住两用小区、优美的新村环境、优越的地理区位、便捷的交通是新村最靓丽的底色,也是新村发展最坚实的基础。
统规自建
新村别样美丽
5日,城北新村聚居点施工现场,工人各司其职地忙碌着,自建委代表有条不紊地监督各个施工环节。
“管道的质量尤为重要,来不得丝毫马虎,如果管道出现了破碎或者磨损,一定要及时更换。”自建委代表王兴富老人,正在新村检查管网铺设施工的情况,他围着新村转了几圈,将广场建设、管网铺设、绿化等各个环节逐一检查。
虽然已经75岁,但王兴富依然精神矍铄。作为新村的自建委代表之一,轮流到新村监督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习惯了,从自建委诞生起,我们就肩负着监督新村建设的重任,我们要学会感恩,把新村建设好。”
虽然城北新村4组新村聚居点是统规自建,但新村的房建、基础设施、绿化以及附属功能等,都和其他统规联建新村聚居点的规格一样。
“都是政策好,不然,就修不起这么漂亮的新房了。”转身回望S211线上方的小山,王兴富说,以前他们都住在山上,住的都是土坯房,生产生活也有诸多不便。灾后重建,4组选择异址重建,党委政府不仅帮4组协调地基,还统一规划新村,设计商住两用的房屋户型,配套基础设施以及绿化。王兴富也顺势而为,修建一套140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洋楼。
“新房修漂亮了,环境优美了,健身广场也有了,等过些天分新房,我们老两口就简单装修一下,力争搬新家过新年。”王兴富说。
转化优势
发展居家经济
在城北4组新村聚居点,迫不及待想搬新家、谋划新生活的还有很多,苏少建就是其中之一。
灾后恢复重建,苏少建选择了四人户型,新房共有270多平方米。因为孩子在外读书,自己常年跑货车运输,家中就妻子一人,房屋的闲置率很高,苏少建计划利用新家,拓展增收渠道。
发展什么好呢?
苏少建说,近年来,S211线上办的农家乐和餐馆开得火热,但需要劳动力、成本大、风险也高,而且听说新村已有邻居准备发展沿线消费经济,做餐饮与乡村休闲服务。
反复思量自家的实际情况后,苏少建决定将一楼租赁出去,收取租金比较稳妥。
“我们这里交通方便,又是城乡结合部,现在县城的租金越来越高,做批发生意的商铺很喜欢在城郊租赁仓库。”理清思路之后,苏少建立即行动,打出了出租仓库的租赁广告,没过几天,一楼100多平米的房屋就租了出去。
虽然没有农家乐和餐馆的效益可观,但苏少建看来,这样至少省心,等将来新村发展起来,再发展商铺也不迟。
迎政乡三索窝新村聚居点
加紧装修搬新家 感恩迎接新生活
迎政乡三索窝新村聚居点于去年9月动工,经过一年多的建设,今年10月,82户受灾群众分到期盼已久的新房。
12月1日,行走在小楼林立的聚居点内,管网铺设已经完毕,绿化工作即将展开。加紧装修,尽早搬进新家,迎接新生活是村民们共同的期待。
努力奋进
新家开启新生活
11月29日,村民王华在新家办了乔迁新居的宴席。对一些稍远的亲戚朋友,王华特意将他们留在家里做客。
“亲戚朋友越走越亲。平时,大家难得有机会聚在一起,现在家里宽敞,也不愁住不下。”王华说,170多平方米的新房,比以前的旧宅大,生活设施很齐备,住着方便、舒适。
坐在王华家干净的院坝里,太阳有些灼人,王华便邀请记者和亲朋好友去室内聊天。精致的小楼里,各功能室齐全,每个房间都整齐地摆放着崭新的家具。
跟随王华的脚步刚走上二楼,王华读六年级的大女儿王安静便迫不及待地邀请大家去参观她的房间。精美的窗帘、别致的吊灯、粉红色的衣柜,暖色调的装饰给房间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房间是我自己选的,吊灯是我自己在县城选购的,衣柜和床是妈妈按照我喜欢的颜色挑选的,我很喜欢我的房间。”王安静说,“爸爸妈妈把新家修得很漂亮,我也很喜欢我的新家。”
“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从县城新买回来的。”王华说,虽然新房花了20多万元,家里的积蓄已经花光,不过,他觉得很值,新房装修好了,一家人的日子也就越过越好。
“只要肯干,钱还可以挣。等过完春节,我就和妻子出去务工,凭我室内装修的技术,一年的收入还是可观的。”搬进新家,王华也没闲着,还给新村的其他村民装修房子,“既可以缓解用工慌,帮助大家早日搬进新房,又可以赚些钱,补贴家用,一举两得。”
铭记恩情
加紧装修搬新家
王华是三索窝新村聚居点第一户乔迁新家的村民,在新村,更多的村民还在忙着装修。
在一幢两层的小楼里,记者见到66岁的老大爷郭明清,他正在核对刚刚送达的装修材料。马桶、磁砖、仿瓷……逐一清点后,郭明清停下来休息。
“装修的师傅现在忙不过来,只得先把材料送来,开始装修可能还要等几天,不过已经和师傅商量妥当了。”郭明清说,他和老伴都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住了一辈子的土坯房,很希望能够早些装修完,尽早搬新家。
“家里的厨房和操作台已经装好,经济条件有限,地板就不贴瓷砖了,但墙面的仿瓷一定要刮。”憧憬着在宽敞、美观的新家里安度晚年,郭明清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都是政策好,不然自己怎么也修不起楼房。”郭明清说,他的两个女儿已经成家,家里就剩他和老伴相依为命,也没有多少经济来源,好在有国家的补贴,女儿再帮衬着些,他没有操多少心新房就修好了。
现在,郭明清老两口还住在过渡安置房里。安置房的墙面上贴着一张温暖过冬物资发放明白卡,暖手袋、棉衣、棉被、清油、大米,时间、数量记得清清楚楚。
“党和政府想得周到,帮助我们修好新房,怕我们冻着,还及时给我们送来温暖过冬的物资。”用手触摸身上的棉衣,郭明清说,虽然天气冷了,但棉衣穿在身上很舒服,身子温暖、心也温暖。
目前,该新村聚居点80余户村民正在抢抓工期,加紧装修新房。(雅安日报 记者 唐小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