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四川篇】从教育扶贫和产业造血看精准扶贫四川行动

03.04.2016  13:43

 

 

产业扶贫:仙峰苗族乡村民的猕猴桃熟了。

   (记者 陈淋)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是缓解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全省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的一场攻坚战。那么,如何做到精准扶贫呢?

  扶贫先扶智。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在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的51个县启动15年免费教育。在9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免费的基础上,四川进一步免除了民族自治地区的幼儿园学费和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意味着,在四川民族地区,家长可以不花钱让孩子从幼儿园读到高中。

 

丹巴县水子乡片区寄宿制小学的智慧课堂。  陈淋 摄

  产业来造血。四川全面贯彻“六个精准”总要求,突出“四大片区”主战场,全力打好“3+10”组合拳,做实落地“五个一批”脱贫行动计划和10个扶贫专项方案,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38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甘孜州丹巴县水子乡幼儿园的老师,正在借助信息化平台上的成都优质教学资源给孩子们上手工课。  陈淋 摄

  教育扶贫:在全国率先启动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

  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是直指贫穷落后根源的举措,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

  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在全省民族自治地区的51个县启动15年免费教育。在9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免费的基础上,四川进一步免除了民族自治地区的幼儿园学费和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这意味着,在四川民族地区,家长可以不花钱让孩子从幼儿园读到高中。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就已在学前教育免费基础上,正式启动了高中免费教育计划。2013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已率先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

 

甘孜州丹巴中学云班学生正在用平板电脑进行学习。    陈淋摄

  “实施15年免费教育,这真真是减轻了我们农牧民娃娃读书的大负担啊。”甘孜州道孚县教育体育局教研室干部古明芬高兴地说道。古明芬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到了道孚任教。“过去,学校没有现在这么多,办学条件也没那么好。住在离县城更远一些地方的孩子,上学很是困难。特别是上了高中后,由于道孚没有高中,必须要去其他县或者是康定上学,高中的学费及生活费,成为不少贫困农牧民家庭的负担。”而如今,随着15年免费教育的实施,也满足了农牧民家庭渴望孩子读好书的期待。“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那么久,我感受到最大的变化就是家长心态的变化。”古明芬说,以前,受经济条件制约,不少孩子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家长的教育观念更是很弱。而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政府给予民族地区的教育补助也日益增多,让更多孩子走进校园,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家长们让孩子上好学的观念越来越强。“我看到在县城里,在乡镇上,不少父母直接把房子租在学校附近,就是为了照顾孩子,让他们好好上学。”古明芬继续说道,现在,文化成绩好的,就继续升入高中学习。尽管道孚县现在还没有高中,但是孩子们可以去临近的甘孜县康北高中就读,也可以去州里最好的康定高中,内地对口帮扶的成都市郫县的中学,以及南充市南部县的中学都面向我们招生。孩子们上好学有了更多选择。“在我们藏区的学校里,通过教育信息化,师生们能及时共享到成都七中等名牌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成都学生咋个学,我们就咋个学,这直接帮助我们提升了教学水平。”古明芬还说道,那些没有考上普高的孩子,还有藏区“9+3”免费教育可以帮助他们进入中职学校,掌握一门技能。

 

仙峰苗族乡为贫困户进行产业培训。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表示,此次15年免费教育在四川省民族地区全面推行,将激发民族地区农牧民让孩子受教育的热情,也将有利于改善民族地区的家庭经济情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将对扶贫工作产生重要意义。

  实际上,四川省在改善民族地区教育状况方面已作了诸多努力。四川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每年组织万名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到内地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四川省还为学生提供生活补助、杂费补助、冬装补助等待遇,学生享受与学校驻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保障。据了解,2015年,这一计划又从四川藏区扩展到凉山州彝族地区13个县(区),4300余名彝区学生享受了该计划。截至2015年8月,已有4万多名学生通过“9+3”免费教育计划接受了中职教育。

  在教育发展上,四川省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不仅是民族地区,其他地区的适龄孩子都能接受到更好的基础教育。同时,四川将继续提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质量,主动投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竞相涌现;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改革推发展、提质量、促公平,促进我省教育事业迸发出更大活力,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让社会成员都能享有多样化终身化教育服务;通过教育与就业专项扶贫,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对7.5万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参加职业技术教育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对贫困家庭子女,全部免除幼儿保教费、高中阶段学杂费。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入学的本专科学生,给予每生每年4000元的资助。“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同一蓝天下健康成长,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朱世宏表示。

  产业扶贫: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干部驻村帮扶“总漏斗”“总管道”作用

  去年8月,四川省委组织部下发通知,提出了选派贫困村第一书记脱产驻村这一刚性要求。随后,大批外派的“第一书记”纷纷下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带领困难群众找出路、想办法,向贫困发起“最后一战”。

  51岁的刘万里,便是我省诸多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员。去年4月,在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居坪村,刘万里走马上任,成为宜宾市驻村最早、年龄最大、全脱产的驻村干部。 从市属商业银行到偏远贫困村当第一书记,刘万里深知,没有好的产业支撑,再好的房子也是“空壳”,再好的村屯也是“空架子”。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要有属于自己的产业。“我作为扶贫的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村上的基础设施条件就走人,我不但要为这里‘输血’,更要让这里能‘造血’。”刘万里说。

  怎么增强“造血”功能?根据居坪村的独特条件,经过与村委班子成员多次协商,刘万里创新推出“近养鸡牛解温饱,远种方竹壮产业”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将方竹产业作为整村推进项目特色产业来抓,严格按照“集中打造、成片实施,逐年推进、助农增收”的原则,号召全村贫困户大量种植方竹。2016年,在居坪村整村推进项目规划中投入31.2万元用于贫困户方竹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争取到宜宾市商业银行对每种植一亩方竹的贫困户实行补助资金250元。2016年,预计该银行支持居坪村各项资金将达60万元。此外,居坪村的山地鸟骨鸡产业发展也与新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大元绿蛋乌鸡养殖专业合作社达成合作协议,由他们两个单位对全村的乌骨鸡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回收成品乌鸡,利用优势资源主动为贫困户谋销路,解决了喂养农户愁销路的烦恼,极大的鼓舞了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信心。“在做实产业、打牢基础、算准脱贫账的基础上,接下来还要做好‘无中生有’的乡村旅游、苗乡风情的聚居点、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这三篇文章。”刘万里满怀信心地说道。

  不止是居坪村,产业“造血”正在仙峰苗族乡每一个村落里风风火火进行着。2015年,仙峰苗族乡实施大元村、兴隆村20户插花贫困户肉羊养殖产业发展,可是部分贫困户受资金、劳动力、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不能按原有计划进行。经考察学习、共同商讨,当地创新探索寄养肉羊的发展模式,其中8户贫困户利用每户4000元扶持资金购买种羊160斤寄养到养殖大户家中,年分成为寄养100斤利润30斤,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年至少产生960元纯利润。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劳动力,让贫困户有更多精力投入其他产业发展中,达到尽早脱贫致富。“规划脱贫方案切实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的盲目性,实施扶贫项目更是解决了制约贫困户发展的瓶颈。2015年在我村实施的扶贫项目中不仅实实在在的增加了贫困户收入,节约了劳动力,更夯实了我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容颜得到焕然一新,迎合了扶贫的实在意义,更顺应了老百姓的心。”仙峰苗族乡全国文明村大元社区村支部书记李道伦乐呵呵地说道。

  仙峰苗族乡的发展只是四川省基层一线落实精准扶贫、努力实现全面奔康的缩影。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表示,我省将全面落实省级领导、省直部门(单位)联系指导“四大片区”88个贫困县工作制度,强化县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严格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复核审查和信息比对并做到“六个有”(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干部驻村帮扶“总漏斗”“总管道”作用,统筹整合项目资金落实到村到户,进一步明确“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层层签订脱贫责任书、立下攻坚军令状,成立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张谷介绍,四川将全面贯彻“六个精准”总要求,突出“四大片区”主战场,全力打好“3+10”组合拳,做实落地“五个一批”脱贫行动计划和10个扶贫专项方案,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万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380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和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图片除署名外,由仙峰苗族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