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街头“奶吧”抽检:141批样品 超半数不合格

16.09.2015  11:58

  昨日,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成都市2015年第三期食品、食用农产品、乳及乳制品监督抽检结果,本次食品、食用农产品、乳制品监督抽检,共抽取样品3347批,其中生产环节781批(包括乳及乳制品专项261批),流通环节1732批,餐饮环节834批(包括乳及乳制品专项141批)。不合格样品119批,其中生产环节5批、流通环节9批、餐饮环节105批,本期抽检不合格率为3.56%。

  本次对“奶吧”141批抽取样品发现71批样品不合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卫生相关指标不合格成为主导因素。

  本次抽检不合格发生率较高的“重灾区”还有餐饮环节抽检,据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通报,对本环节餐饮经营企业693批食品样品开展监督抽检,抽检品种主要有水产品、调味品、糕点等。抽检结果34批样品不合格。

  据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分析,水产品检出孔雀石绿、3-氨基-2-噁唑烷基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24个。孔雀石绿作为添加剂主要是为鱼类保活保鲜,但进入人体后其代谢产物具有毒性,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早就被列入《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

  此外,餐饮环节抽检中,部分企业火锅调味料中检出罂粟壳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样品5个,武侯区朝天门火锅店的自制火锅底料、龙泉驿区龙泉街办木柴老灶火锅店的火锅底料等榜上有名。

  据该负责人介绍,针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的问题,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要求生产经营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产品和问题产品;对监督抽检不合格样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第一时间启动对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调查工作,对存在违法行为的生产经营责任主体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及时移交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