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版“非诚勿扰”冬日温暖上演
2013 年12月27日 ,黑水县甲足乡沙石多村村民为“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叫好。
1 月9日,南江县结对认亲现场,中誉远发建设集团工会主席(左2)与乡亲们拉家常。
“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启动,首批190户特困农户与爱心企业人士成功“结亲”
公益新事件
入冬以来,从大凉山巅到黑水河畔,从秦巴老区到乌蒙腹地,一场场扶贫版“非诚勿扰”不断温暖上演,一个扶贫版的“爱心超市”正在搭建,皲裂柔弱的手与温暖有力的手跨越城乡紧握到一起。
为引导社会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省扶贫移民局于2013年底探索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农村特困户试点活动,目前,选出的首批190户特困农户已与40余家爱心企业和社会人士成功“结亲”,他们这个冬天将不再寒冷。
今年,“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大型公益活动将在试点基础上在全省广泛开展,还有很多贫困农户等待着全社会爱心人士伸出帮扶之手。
为支持这项公益活动,本报作为指定媒体,将全程跟进、报道活动相关内容。并开辟爱心热线:028-86968156,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作为沟通社会爱心力量的桥梁。
1月9日,南江寒气逼人。桥亭乡龙门村特困户严仕华家的院坝里,一场特殊坝坝会正在进行。五六个火盆前,50户乡下贫困户与各自结对的6位城里企业家围坐一圈,话疾苦,认“亲戚”。
“既然是‘亲戚’了,以后有什么难处就言语一声,咱们一起想办法!”面对公司从结对帮扶平台仔细选定的5户“穷亲戚”,四川巨瑞科技公司董事长刘雁鸿递上万元现金和名片,还挨个把“亲人”的联系方式记录下来。
春节之前,这样的温暖场景在我省“四大片区”接连上演。
2013年10月,省扶贫移民局在全省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农村特困户试点活动,确定巴中市南江县、泸州市叙永县、阿坝州黑水县、凉山州普格县四县为试点县,并严格筛选出190户特困农户作为首批试点帮扶对象。同时,搭建结对帮扶平台,录入贫困农户基本信息,按其实际需求向社会发布倡议书,动员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短时间内,活动便通过省扶贫基金会、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省扶贫开发协会、四川西部扶贫资源开发中心等扶贫社团组织募集到爱心善款200余万元。
2013年12月26日起,在扶贫社团组织带领下,40余家爱心企业和人士奔赴各试点县,与190户特困农户成功结对“认亲”,并为每户送上1万元首批帮扶款,先期解决过冬的燃眉之急。
活动启动,这只是开始,下一步,爱心企业和人士还将从产业发展、重大疾病救助、技能培训、就业促进、捐资助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等方面继续深入帮扶“亲人”。
今年在试点基础上,这项大型公益活动将在全省广泛开展。
公益放大镜
190户特困群众是如何选出来的?
“阿嘎,59岁。致贫原因:重病(障碍性贫血、骨质增生)、因灾(地质深陷导致危房)。脱贫需求:治病1.2万元,房屋改造3.2万元……”2013年12月26日,黑水县麻窝乡海拔2000多米的木日窝村村委会公示栏上,2张公示材料已稍显斑驳。
作为首批入选的190户特困户之一,阿嘎告诉记者,她听说政府组织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农村特困户试点活动后,11月初就向村上申请填表,才一个多月,就拿到了好心人亲自送来的救急款。
四大片区各选1县每县选10—50户
省扶贫移民局介绍,2013年底,该局确定在四大片区各选择1个县——巴中市南江县(秦巴山区)、泸州市叙永县(乌蒙山区)、阿坝州黑水县(藏区)、凉山州普格县(大小凉山彝区),每县选择10—50户特困户作为此次试点活动的帮扶对象。同时,组织力量开展入户调查、确定帮扶对象、收集相关信息、建立专户档案。“我们明确提出要求,要确保精准,选出最困难户。”该局党组成员、总会计师廖蔚指出,最终按相关程序确定190户特困农户,并将其信息陆续录入“结对认亲,爱心帮扶”信息平台。
村民评议,五级审定信息透明公开
“阿嘎老人并不清楚,她的申请其实走了一整套严格公开的程序。我们严格实行村级填写、乡级初审、县级审查、市级审定、省局复核备案的五级审定程序,坚持农户申请、村民评议、逐级审核、张榜公示,最终确定名单。”该局社扶处处长王正洪表示,程序严格规范、信息透明公开是审定机制两大特点。
省扶贫移民局明确,特困户的主要信息应包括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需求,信息收集主要程序是填写特困户信息登记表。
今年1月9日,南江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杨子中给记者展示了一名入选特困户需由县级贫困部门提供的信息资料——包括基本情况表、200字左右的情况说明、特困户的住房及家庭成员照片、10分钟左右的特困户基本录像,异常详尽。“按一户一档案建档,实行专户管理。”杨子中表示,这套程序非常严格,确保了信息的真实透明,才能做到“扶真贫”。
爱心镜头
唯一的希望有希望了
“女儿你安心读书,今年学费不愁了!”1月9日,捧着爱心企业送来的一万元现金,南江县赶场镇井坝村特困户杨文华赶紧给在川农大读书的女儿打去电话。
杨文华一家4口,他本人因患脑膜炎没法干重活;妻子精神分裂已8年,除高额药费外,还需专人护理;长子也因弱智,小学未完便辍学,只有争气的女儿考入大学,成为全家的希望。全家生计仅靠杨文华在附近打些小工挣钱和低保勉强维持,为了女儿读书,他还欠着3万多元债。
“谢谢你们大老远把钱送到我们手上!”杨文华承诺,这笔钱自己一分钱都不得花,全存着给女儿读书,再苦再难也要把她供出来,杨家脱贫的唯一希望有希望了。“回去我联系你,争取把你儿子安排到公司上班。”看到杨家的窘境,四川巨瑞科技公司董事长刘雁鸿再次伸出援手。
延伸阅读
扶贫创新拉直两大问号
问号一:扶贫如何汇聚社会力量
补足短板引导企业人士直接参与扶贫
2013年,全省贫困人口从750万减至625万,仍占全川人口总量的逾1/13,扶贫攻坚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介绍,其中因病因灾导致的特困农户期盼扶持的需求量非常大,但因政府扶贫资源有限,在帮扶上还缺乏切实有效办法。
去年,全省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30多亿元,其中社会扶贫资金54亿元,主要是党政机关定点帮扶以及东西部协作扶贫资金,来自企业和爱心人士的捐助还很有限。“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民间力量直接参与扶贫是我省社会扶贫短板中的短板、难点中的难点。”张谷表示。
然而,随着企业和公民社会责任意识不断觉醒,我省社会扶贫潜力正逐步释放。2013年12月,成都服饰行业商会成立之际便捐资100万元用于扶贫。“利人同时,对企业文化和公益形象也至关重要。”商会会长吴双泰表示,身边不少企业的公益意愿正逐渐增强。
对此,省扶贫基金会副会长陈宏认为,我省企业和社会人士参与扶贫有责任也有能力,扶贫广度和深度都大有可挖掘之处。“一边是企业参与扶贫的短板,一边是他们逐渐增强的公益意愿。”张谷表示,除财政加大扶贫投入外,补足这块短板之短板、引导社会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汇聚,显得愈发紧迫。
问号二:社会参与扶贫如何找准需求
搭建平台自助选择自愿结对
吴双泰坦言,因一些慈善负面新闻,企业想做公益却不知往哪儿投、该信任谁。成都朗基地产公司副总刘锋也表示,想帮助贫困群众,但哪些最艰难,他们有哪些具体需求,往往无从准确获悉。
四川西部扶贫资源开发中心主任邹韬认为,“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就是省扶贫移民局在把准援需脉搏基础上对社会扶贫新模式的一种探索——由政府搭建公信平台,让扶贫供需双方有效对接。
活动核心就是将贫困村、户的基本情况录入平台,倡导社会力量在“爱心超市”中自助选择、自愿结对“穷亲戚”,尊重双方意愿,减少行政干预,点对点对接、面对面“结亲”。
省扶贫移民局社扶处处长王正洪介绍,在操作上,也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省市两级扶贫基金会、扶贫开发协会、老促会、西部开发中心等社团组织来实施。“第一次这样做公益,钱经过社会组织很放心,与救助对象面对面很贴心,看得清钱流向何处很安心,跟以前捐出去就脱手有极大区别。”四川巨瑞科技公司董事长刘雁鸿表示,点对点无缝直接对接,不经过中间环节,有效避免了爱心被“打折”。“结亲”解决燃眉之急只是第一步,持续深度扶贫更加重要。邹韬呼吁,企业今后要全面深入对接结对贫困户,共商脱贫措施,根据企业优势特点,制定一户一策的帮扶措施,为其他爱心企业和地区提供一个成功的公益范本。
目前,40余家爱心企业对此已达成共识,将对各自结对的“穷亲戚”实行“1+1”的帮扶,根据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残致贫等情况对症下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实行差别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