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让贫困农村变了样

13.10.2014  10:46

——剑阁县群教活动引领扶贫移民工作发展纪实

袁加洪 记者刘怀英

        整村推进惠泽千村,产业扶贫带动万民,科教扶贫提高技能,定点扶贫温暖民心,移民扶贫助拔穷根……行走在剑阁贫困山村,这一件件扶贫实事、一桩桩惠民好事、一幅幅脱贫美景、一张张幸福笑脸,既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扶贫和移民工作带来的喜人变化,又让人们感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剑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和移民工作,把扶贫和移民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强化举措,强力推进;扶贫和移民战线攻坚破难、扎实工作;合力共为、真抓实干,确保全县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民收入稳步增长、落后面貌显著改观。

        移民搬迁,农民告别穷山沟

        “秀清,我要两袋洗衣粉。”10月8日中午,江口镇百包村木林坝移民集中安置点雷秀清一家人正在新房里准备午饭,听见外面邻居的叫声,雷秀清赶紧跑出来在货柜上拿出洗衣粉。

        在木林坝集中安置点,整齐的三层川北民居一字排开,褐色的房檐、干净的街道,平整的水泥路、葱郁的树林相互映衬,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这里居住着金钟、陵丰、清明3个村9个组移民96户,334人,也是全市最大的移民库区出村集中安置居住点。

        而像雷秀清一样,剑阁县1万多亭子口移民全部住进了漂亮的新房,有了新的产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工作目标。

        2013年1月,省政府发出通知,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将在4月底下闸蓄水,以

        确保电站首台机组顺利发电。面对淹没线下近万人的搬迁任务和“水进”、“人退”的严峻形势,剑阁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移民搬迁。

        采取县级领导挂联、县级部门驻点帮扶、非移民乡村结对帮助,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突击队、志愿者服务队的办法,上下联动,圆满完成了移民搬迁和库底清理各项工作,顺利通过了蓄水阶段专题验收,为实现工程提前下闸蓄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闸蓄水后,全县对库区安全隐患等问题展开拉网式排查,特别是对影响移民出行、用水、用电的“三难”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底细清、情况明。对排查出来的移民矛盾和突出问题,相关部门相互沟通、积极协调,移民乡镇加大力度化解,一批影响移民生产、生活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移民出行、用水、用电得到了切实保障。

整合资金,改善设施发展产业 

        要摘掉贫穷的帽子,必须先打“基础”。一旦路好了、水有了、通讯进村了,老百姓搞产业的劲头就会高涨。有了增收的产业,贫困的帽子就会被甩得远远的。

        远在深圳打工的刘正兴,听留在家里的老伴说水泥路从家门前通过,跑回家种烤烟。“种烟比打工有搞头。”刘正兴说他的烤烟能卖个好价钱,还得感谢县扶贫移民部门,“天热的时候烟苗蔫蔫的,用水一灌,烟苗又精神了。扶贫资金修的100立方的微水池起大作用了。

        城北镇红双村二组的聂红林说起扶贫项目的好处,也是满含感激。他家种了近3亩葡萄,今年卖了3万元。“扶贫部门从堰塘给我们安了PV管,一拧水龙头,灌溉不用愁。”农业不再靠天吃饭,聂红林不怕天旱了。

        面对记者,聂红林道出了下一步的打算。承包二、三十亩地种葡萄。“红双葡萄,在剑阁县城,那是相当的有名。成熟上市的时候,我一个电话,顾客开着车就上门了。

        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县扶贫移民局累计整合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福利彩票等扶贫资金1176万元,主要用于库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解决了张王乡嘉陵村、店子乡龙水村、杨村镇官店村等库区11个乡镇15个村的通村水泥路、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资金项目整合工作,整合以工代赈、交通、财政、国土等多种资金共1537万元,有效解决库区行路、饮水等急需解决的具体问题。

        整合以工代赈项目资金187万元,用于鹤龄镇化林村、江口镇陵丰村等村的通村水泥路建设。

        整合安排交通通村公路、财政一事一议项目资金200余万元,用于江口镇金钟村、张王乡陵江村等7个乡镇12个村的村组水泥路建设;

        整合国土专项资金205万元,用于鹤龄镇白鹤村、印合村,江口镇木林坝居民点等9个乡镇淹没涉及组土地整理、培肥和山坪塘建设,解决了部分后靠移民土地质量差的问题;

        整合广电建设资金30万元,在保证迁建集镇有线电视建设的同时,实现了17个集中安置点通有线电视;

        启动了村级基本公共建设服务项目,将今年省财政安排该县的163个村级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全部安排在亭子口库区和升钟库区(两大库区涉及21个乡镇、215个村,直接淹没涉及77个村),每个村省财政安排3万元,县财政配套2万元,其中:亭子口库区47个村共安排235万元,用于库区村组急需的道路维护等公共项目支出;

        整合水利资金100万元,解决了普安丰光果园居民点、北庙海螺包居民点、樵店乡石院场等7处人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移民饮水困难。

        筑牢基础,发展的后劲才足,这样的认识,在剑阁已深入人心。

        结对穷亲,开展帮助脱贫

        剑阁县启动“双万”(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万户贫困户)大行动以来,作为扶贫开发的排头兵,剑阁扶贫移民干部积极行动,精心谋划,扎实开展与江口镇新禾、陵丰、百包、七林四个村32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3月18日,县扶贫移民局全体党员干部走出机关,来到位于嘉陵江畔的江口镇,通过镇村干部的“联姻”,32名扶贫移民干部与四个村32户贫困户结下了“亲缘”。结对连亲后,扶贫移民干部深入“亲戚”家,与他们面对面聊家常、话增收、谋脱贫,共同制定结对帮扶计划。

        新禾村二组刘文宗告诉帮扶干部,他家3口人,夫妻二人体弱多病,儿子从小智力残疾,发展养殖业有一定的基础,只是过去养殖规模小,经济效益不明显。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谋划”,一份三年结对帮扶计划最终形成了。“头年养殖剑门土鸡100只、山羊10头,再养殖点生猪,今后逐渐扩大规模,三年脱贫致富有信心。”刘文宗满怀信心地告诉帮扶干部。

        其他扶贫移民干部也根据帮扶对象意愿,制定了符合帮扶家庭实际,以发展剑门土鸡、优质生猪、海椒和烟叶为重点的结对帮扶贫计划。

        按照帮扶计划,4月18日,扶贫移民干部再次来到江口镇,为结对帮扶户赠送鸡苗。

        扶贫移民干部私人出资,采购优质剑门土鸡苗5500羽,免费分发给贫困户养殖。还邀请技术人员深入养殖户讲解饲养、管理、防病知识,并逐户发放了养殖手册,解决了养鸡技术问题,保证了雏鸡的成活率。养殖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鸡苗由贫困户分散养殖,养成商品鸡后由公司进行回收。

        经过半年时间的养殖,曾经幼小的鸡苗如今全部成了商品鸡。新禾村五组陈绪云告诉记者,他家养殖的200只土鸡体重均在4斤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可卖到接近12000元,除去养殖成本,纯收入能够达到5000多元。

        据江口镇党委副书记王洪周介绍,扶贫移民干部赠送五千多只的鸡苗,可为32户贫困户共计带来13.8万元的家庭纯收入。仅此一项,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可增加1100元,养殖土鸡将为当地发展养殖业和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扶贫移民干部深知要“治贫”,必先“治愚”。

        积极开展针对贫困户的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在结对帮扶的贫困户中培养1名以上懂1—2门农村实用技术的明白人或1名有一定劳动技能的务工者。组织农业、畜牧、企业等方面技术人员到村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58人,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现场讲解种养殖技术,贫困户土鸡养殖和海椒、烟叶种殖技术普及率达到了100%。

        还组织能工巧匠对贫困户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培养熟练电工、电焊工、缝纫工37人,并把他们推荐到了沿海地区就业。开展实用技术和劳动技能培训,为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和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连片扶贫,向产村一体迈进

        宏鑫猕猴桃合作社有200多亩猕猴桃,8个固定员工都来自附近村庄。城北镇新华村七组的刘成周,通过扶贫培训后,成了种植猕猴桃的一把好手。“我在合作社搞管理,老板一年给我拿3万,奖金另算。”面对记者,刘成周一脸灿烂。

        合作社发展富硒红心猕猴桃,注册了“蜀景园”商标。“200多吨果子,不仅卖完了,还卖了个好价钱。”扶贫项目的放大效应正在凸显,扶贫移民局干部邓思举说。

        秦巴连片、整村推进、彩票公益金等扶贫项目,完善了该县道路、喷灌、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产业迅速推进。

        城北镇依托秦巴扶贫项目打造的“两带四园”产业已具雏形。10里枇杷产业带、畜禽养殖带还在扩大规模。枇杷种植面积达1500亩,户均收入4万元。猕猴桃产业园核心区面积达1500亩、烤烟产业园面积3500亩、葡萄产业园面积1500亩、黄金梨产业园面积500亩,一个又一个增收产业鼓起农民的腰包。

        剑阁扶贫项目实施区按照川北民居特色统一进行农房风貌塑造,一幢幢小洋楼矗立在碧水青山间。

        今年以来,该县在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项目过程中,坚持“参与式扶贫”,注重培养和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和能力,调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项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充分调动广大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项目建设,改变以往扶贫过程中群众不关心、不投劳、不管理的被动局面。

        该县在选定连片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项目时,坚持先难后易的原则,确保最贫困最边远的村、最贫困的人得到优先扶持,让最贫困的群众优先受益,让扶贫项目体现“雪中送炭”,扶贫真、真扶贫、扶真贫,避免“锦上添花”。

        在选择上,采取竞争入围的方式,确定了贫困程度深、集中连片的21个村作为项目实施村。这些村的共性地理位置偏远,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20%以上,特色产业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起产业发展运行机制,新农村建设严重滞后,基础设施薄弱。

        东宝镇双井村发挥基层组织项目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实行“一事一议”的方式,政策宣传到人,动员发动到户,资金使用情况公示上墙,让老百姓知晓政策,参与监督。同时,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意,让农民群众明确自己是工程的决策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引导农民筹资投劳,调动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目前该村群众集资投劳积极踊跃,共投劳2835个,集资达16万元。

        秀钟乡青岭村、演圣镇中子村等项目村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项目实施将给农民增收、农村和谐、乡村文明带来的深刻变化。柘坝乡群力村还组织群众代表参观该县其他先进村,激发调动农民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主动性……

        扶贫项目让剑阁农村追赶、跨越发展的路径是产村一体,成效如何?红双村靠葡萄产业留人,全村仅9人在外地务工。“致富的产业有了,几乎家家住上了小洋楼,大人小孩在一起。产村一体让扶贫之路上档升级。”该县扶贫移民局负责人表示。

        今年,中央财政固定投入剑阁县专项扶贫资金2100万元。剑阁县将30%的资金用于贫困村道路硬化、维修及塘堰整改,70%的资金用于发展剑门关土鸡产业。

        截止目前,全县基本完成所有项目建设任务,到年底,仅土鸡产业项目就能让1200多户贫困户平均增收2万元。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全面完工并相继投入使用,群众出行难、用水难、增收难的“三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烤烟种殖已经见效,亩均增收可达2000元以上,项目效益初步得到显现。

        后期扶持,为移民致富创造条件

        “快来坐!”10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江口镇新禾村1组,该组56岁的村民颜继发放下手中的扫帚,连忙招呼记者。

        记者注意到颜继发家里陈设非常简陋。该村是该县有名的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主要是靠劳务收入,在家务农的村民收入只在1000元左右。颜继发是村里的特困户,收入更低。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2013年5月,县扶贫移民局对口帮扶新禾村。在该局的帮助下,颜继发夫妇养了一头牛和两头猪,2013年光卖猪和小牛就有好几千块收入。

        有了帮扶后,颜继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听说县扶贫移民局要把他们村的路修好,帮他们发展产业,还免费为他们提供种苗。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

        去年以来,县扶贫移民局向上级争取后期扶持应急资金538万元,解决了店子乡登高村五组、木马镇梨树湾、北庙乡五星村、鹤龄绿水村、店子乡龙水村相对集中安置点等13个乡镇20个组的道路抢修、山坪塘抢修等急需项目。

        及时开展亭子口移民后期扶持申报工作,按政策兑现移民后扶直发直补资金已累计申报4批,10362人,有2786人已经开始发放,累计发放后期扶持资金346.64万元。

        认真抓好移民后扶整村推进长岭示范片项目建设,通过市县共同努力,该县争取到我市唯一一个移民整村推进示范项目,每年投资1300万元,连续投入3年,累计投入达到3900万元。2013年启动项目实施工作得到省市肯定,今年计划完成投资1300万元,规划新改建组道公路18公里、9口山坪塘、微水池20口、改造民居150户,正在抓紧实施,已经完成工程量的80%。同时,进一步巩固扩大核桃种植,加强管护,扩大土鸡养殖规模,尽快形成优势产业。

        今年县人社局整合300万元创业资金,县扶贫移民局整合300万元后期扶持资金共同用于库区移民创业就业启动工作,以库区江口、张王等4个整体迁建集镇为抓手,将库区移民就业、创业工作与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有机结合,着力做实乡镇劳动保障所,使之发挥作用,开展创业就业引导培训、扶持和培育工作,通过改善创业就业基础条件、培育优势产业、引导特色种养殖业、特色农家渔家旅游和特色商业一条街等形式,实施库区创业培训、积极的财政政策、信贷政策,努力培育新型城镇化,引导移民创业就业,增加移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现已在四个重点移民乡镇启动实施,受到库区人民的拥护和积极参与。

        “县委、县政府先后3次召开亭子口库区规划专题工作会,专题研究库区发展规划工作。确定了库区旅游、交通、农业产业、水利等专题组,确定了木马镇、樵店乡、江口镇3个规划示范片,确保高起点规划;目前已经完成基础数据收集、现场调研等基础工作,正在组织规划编写工作,9月底已进行了规划评审,规划的完成将有利地促进库区后扶项目的争取和后续发展的实施工作开展。”采访中,县扶贫移民局局长郑东方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