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十条政策支持成都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新华网四川频道9月5日电(许凤婷 汪昕)9月5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四川省政府日前印发《支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条政策》(以下简称《十条政策》),明确支持成都高新区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其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全国高端产业发展聚集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
据了解,《十条政策》涉及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等10方面,其中包括允许科研人员保留身份、职称到成都高新区创业,支持“首购首用”新技术新产品等内容,在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松绑”与激励方面实现多项突破,受到科研院所、企业和行业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成都高新区正在加紧制订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加快高端人才集聚区建设的三大政策,着力完善顶层设计,全力促进自主创新进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努力为四川省、成都市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支撑和带动作用。
“保留身份” 解除科研人员创业后顾之忧
“十分‘给力’。”在成都高新区移动互联网大厦,创业者王鹏对记者说。作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的教授,王鹏于2010年创办了成都静水飞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并开发出被称为“首款中国云计算核心系统”的“盘古云”。在王鹏看来,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既可以减少技术和市场的距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也可以反过来推动教学和科研。
《十条政策》涉及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激励成果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等10方面,其中第一条即提出,“允许和鼓励在川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经单位批准后到成都高新区自主创业,在3年到5年内保留其身份和职称”,并明确“创业所得归个人所有,经考核合格后,薪级工资按照有关规定晋升”。同时,支持各类科技人员到成都高新区兼职创业,鼓励在川高校毕业生到成都高新区创业。
据了解,成都具有很强的科技资源优势,目前在蓉高校达50多所,其中部属高校4所;仅电子科大、西南交大、四川大学三校就拥有两院院士33名,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专家200余人,国家级科研平台23个。允许科研人员保留身份和职称“下海”,将极大刺激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此外,为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政策》不仅提出“一年内未实施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拥有成果转化处置权,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团队所有”等,为科研人员政策“松绑”,进一步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政策激励,即“允许将省级及省级以下所投资的成都高新区内科技型企业中的国有股份3年内分红,以及按投入时约定的固定回报方式退出的超出部分,用于奖励科技领军型人才和团队。”
在创新创业环境营造方面,《十条政策》还首次提出,支持建立重大技术装备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对首购、首用单位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支持成都高新区率先开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试点,鼓励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新型创新组织登记为公司制法人,成为市场化的创新主体等。
“‘首购首用’对我们‘闯市场’将有很大帮助。”四川华盛强公司财务经理杨敏告诉记者,该公司主营航空地面制冷设备,拥有5项发明专利、2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但知名度还不高。“首购首用”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该公司加速将新产品推向市场。
据了解,《十条政策》中的“首购首用”,是指将支持省内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平台公司通过首购、订购、实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实验和示范项目等措施,推广应用成都高新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建立首购首用风险补偿机制,对首购首用单位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助。
“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政府采购方式及风险补偿机制,鼓励优先购买和使用本国、本地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首次投向市场、暂时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创新产品。”省科技厅高新处相关负责人解释。
据悉,此前,南京市率先采用了“首购首用”措施促企业创新。根据不完全统计,两年间,当地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搭建的“首购首用”对接平台,促成15家部门、41家单位首购订购或洽谈合作18家科技创业企业的产品,完成采购1.8亿元、意向采购1.3亿元。
瞄准一流 成都高新区加速自主创新进程
“西部地区作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职责。”四川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于西部内陆地区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做出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20多年的发展中,成都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成功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靠自主创新为核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特色道路,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在中国国家级高新区中长期排名前列,成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人才聚集培养基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6个试点园区之一,成都高新区在去年成为四川首个GDP破千亿的园区。而在科技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成都高新区连续5年位居第四,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先后发布《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展规划》,将通过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科技金融支撑、加快科技人才聚集等工作,到202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为其实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截至2013年底,成都高新区建成各类孵化器130万平方米,孵化企业超过3000家;建成以天府软件园为代表的4家产业园,总面积156.5万平方米;经认定的公共技术平台4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研发机构40个;打造以“盈创动力”为代表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为区内2500多家(次)企业提供各类融资帮扶;人才总量达到25万人,聚集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53人。
新闻链接 :《支持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十条政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