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半夜喇叭声卸货声 声声刺耳

20.10.2014  12:47

10月18日凌晨2点半,青石桥水产市场附近的街道被前来送货的车辆堵得水泄不通。

街头堆满货物。

12年前的青石桥市场还是沿街摆难。

  原标题:半夜喇叭声卸货声 声声刺耳

  近5年投诉不断,多部门开展“史上最严”整治,噪音臭味有所改善

  华西都市报记者崔燃实习记者杨雪摄影陈羽啸郝飞刘陈平

  近期,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又被投诉扰民了。一位成都市民在四川日报网“问政四川”栏目留言说,每天半夜两点,青石桥海鲜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路面停满各类卸货、进货的车辆,推车在地面推得哗哗响,污水和腥臭味也长期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在接到投诉后,成都多部门开始了对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新一轮整治,甚至昼夜不间断执法。

  从开始较大面积出售海鲜计算,青石桥市场存在已整整20年。除了长期被投诉扰民之外,这里也给众多的成都人留下过美好回忆。在成都这个内陆城市,青石桥最早将海鲜带上了普通市民的餐桌,甚至到现在都是成都海鲜的符号。而青石桥海鲜市场的扰民,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简单故事。扰民与便民的纠结,在这20年中一直纠缠不清。

  症结

  车多人杂

  凌晨3点司机狂按喇叭

  针对市民反映的青石桥海鲜市场噪音扰民、臭味难闻和占道经营等情况,从今年9月开始,锦江区督院街街道办事处联合成都交警三分局,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整治行动。

  为了减少噪音,成都交警三分局的夜间巡查组每天凌晨3点都会到青石桥北街和南街一带进行清理工作。交警三分局二大队副大队长胡斌说:“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道路堵塞后有的司机狂按喇叭,只要道路问题解决了,噪音问题也会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也24小时不间断对商家进行劝导和规范。只要看到有商家上下货物和日常经营的过程中声音太大,执法队员都会上前进行纠正。督院街街道办城管执法中队队长赵洋说,经过近两个月的整治,问题已经有所改善。同时,街道办安排清运公司每天早上5点开始进行清扫作业,增加冲洗、清扫频率,定期对该区域进行消杀,减少海鲜异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现在,根据街道办的要求,商家自备3个大垃圾桶,方便清运公司进行垃圾清运。“目前觉得3个桶依然不够装,下一步准备加大垃圾收运的频率。”赵洋说,在近两个月的整治活动中,文明经营的观念已经对一些商家产生了影响:“除了市民反映的噪音、臭味都有所改善外,一部分商家也开始慢慢接受了。

  记忆

  那些味道

  吃海鲜曾是最“”谈资

  在青石桥附近一个老小区居住的陈大爷今年已经65岁了。他说,投诉与整治,是青石桥海鲜市场近5年来每年都要经历的一个主题。海鲜市场所在的区域是成都不折不扣的市中心,周围商圈林立,附近就是成都最传统的交通干道人民南路。在和成都同样规模的大型城市中,如今已经难见一个建在城中心的海鲜市场。

  陈大爷在青石桥已经生活了40多年,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海鲜城响起的卸货声、运输车汽笛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都会形成一股刺耳的噪音合奏,不时令他惊醒,有时甚至也会忍不住骂上两句。但在和记者聊天时,他还是首先提到青石桥给他留下的美好记忆。

  陈大爷是成都第一批吃海鲜的人。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到沿海地区工作的四川人越来越多,广东等地的海鲜烹调方式逐渐在成都流行开来。在他的记忆中,当时在岷山饭店附近开起了成都第一家大型海鲜餐馆。

  “吃一顿海鲜,人均消费100元。”他说,花上一个月工资,吃上一顿海鲜,抹一抹嘴,和同事摆上两句龙门阵,是办公室最“”的谈资。甚至朋友到成都后,主人宴请也不再招待川菜,而是到更有面子的海鲜馆去吃。“为了一个好吃嘴,花多少钱都愿意,这就是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浙闽商人是最早开拓者

  上世纪90年代初,青石桥的农贸市场是成都的四大菜市之一,老成都还记得,当时华西都市报上每天都有青石桥菜市场的菜价信息。青石桥水产价格的变化都是老百姓关心的新闻。因为买菜方便,青石桥附近的餐馆也不少,一些给海鲜馆供货的沿海城市的商人,就在青石桥菜市场试水零售。

  “摆上一个大的塑料洗脸盆,商贩们都比谁的螃蟹大,菜市场长期都有人围观。”陈大爷说,青石桥附近的居民,因为地理优势,成为了成都第一批吃海鲜的人。

  因为海鲜属于高消费,生意又火爆,越来越多浙江、福建商人都来青石桥卖海鲜,自发形成了最早的海鲜市场。最开始,商贩们都是沿街搭棚叫卖,到了2000年后,又搬进了现在的青石桥海鲜市场。正是这样的历史渊源,青石桥海鲜市场才成了建在城中心的一个市场。

  黄金时代赚钱就像地上捡

  福建人黄涛(化名)今年35岁,是青石桥海鲜市场的一名商贩。在黄涛的记忆里,青石桥甚至在他的老家福建都十分有名,他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说,只要在青石桥摆上一个摊子,赚钱就像在地上捡一样。现在想想,不知道是不是同乡有些夸张,但对于福建人来说,上世纪90年代成都人对于海鲜的热情,让人难以想象,“听老辈讲,那时候海鲜的价格从福州到成都能翻上10倍,但大家还是争着买。”当时对于成都人来说,吃海鲜是一种庆祝,有喜事时才吃。

  福建人以能吃苦著称,他们是青石桥市场最早的“探索者”。夜里上货,早上赶早市批发,白天还做零售。黄涛自豪地说,“这就是福建人创造的经营模式,赚的都是辛苦钱。”不夸张的说,青石桥海鲜市场存在的20年中,至少成就过100个百万富翁。

  黄涛却叹息,自己错过了青石桥的黄金年代,当他怀揣梦想来到这里批发水产时,钱明显已经不那么好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