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火车南站下月亮相 与成绵乐客专同期开通

21.11.2014  12:40

成都南站

自助闸机

内景

共有五个站台

共有五个站台

  火车南站下月光鲜亮相 与成绵乐客专同期开通

  建筑面积1.4万平米,日发客量最高达5万人次

  新南站

  建筑面积1.4万平米

  旅客发送量最高可达5万人次左右

  功能布局无障碍电梯6部

  11部电动扶梯车站功能

  ○成昆铁路、成绵乐客运专线、成都铁路环线停靠

  ○未来还将承担成贵客运专线和成渝客运专线列车的旅客乘降业务

  ■吴正琪 天府早报记者 康祎庭

  随着成绵乐客运专线联调联试工作有序推进,沿途21个车站的新貌也争相亮相。天府早报记者昨日走进扩能改造后的成都南站,揭开这座 “城南门户”的神秘面纱。目前,全新的成都南站正在为 “开张”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并将随着成绵乐客运专线同期开通。

  南站历史

  旅客称“蜗居旅行” 同一时段仅能容纳600余人

  2011年,随着新建成的成都东站正式投用,旧南站的功能也逐步过渡到成都东客站和成都站,“成都南站”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进入封闭改造阶段。

  成都铁路局相关人士介绍,改造前的成都南站修建于1958年,1970年7月正式投用。旧南站建筑面积约为4000平米,每天承担着往来成昆铁路、环城铁路20余对客货列车的运输组织工作。旧南站作为客货站,同时也承担着日均3000人次左右的旅客发送任务。但因站房面积有限,候车室较小,同一时段仅能容纳600余人同时候车,因此不少由成都南站出行的旅客,将其戏称为“蜗居旅行”。

  经过三年时间的建设施工,成都南站主体工程目前已经顺利竣工,内部装饰、声光电和客运服务设施也已陆续安装到位。“蜗居时代”旧貌换新颜指日可待。

  如今南站

  整体焕然一新 日均旅客发送量可达5万人次

  随着成绵乐客专开通时间的日益临近,成都南站配套服务设施的各项施工也渐入尾声。

  昨日,记者在改建后的成都南站候车大厅外看到,市政配套的大型户外广场已经建成,整体焕然一新,在广场二层平台,两台无障碍升降电梯也已安装到位。行动不便人士通过该电梯就可以直接从一层广场到达二层候车大厅入口,方便、快捷、更人性化。

  在候车大厅内部,两层结构的候车区域宽敞明亮,大厅上方采用的无柱拱形的顶棚显得恢弘大气。据了解,新的成都南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预计日均旅客发送量最高可达到5万人次左右,高峰期小时旅客发送量也能达到1万人左右。相比过去日均发送旅客3000人次的流量,这个数据呈现出几何倍数的增长。

  新老对比

  化身枢纽站点 站房面积达1.4万平米

  改建后的成都南站不光站房面积从4000平米不到提升为1.4万平米这一个方面,其功能更齐全、设施更先进、空间更广阔、地位更重要,也形成了鲜明对比。

  见证新老南站变迁的站长李才元深有感触地说,站内仅无障碍电梯就有6部,还有11部电动扶梯供旅客使用。

  同时在车站功能上,老南站以前仅有成昆线客运列车停靠,而新南站将承担起成昆铁路、成绵乐客专、成都铁路环线,未来还将承担成贵客专和成渝客专列车的旅客乘降业务,届时,新成都南站将与成都站、成都东站、成都西站在成都地区组成“两主两辅”新的铁路枢纽格局。

  成绵乐旅客在二楼候车厅候车

  作为成绵乐客运专线上的重要车站,新成都南站将同今年12月运行的成绵乐客运专线同期开通。据了解,车站开通后,整个二楼候车大厅都将给成绵乐客运专线的旅客使用。

  车站根据需要采取“售候同室”、“售候分离”等多种人流管控措施。

  ■一个期待

  “银通卡”将有望在成绵乐投用

  新南站采用的进、出站管理方式与较早前打探的双流机场站等成绵乐沿线车站方式一样,网络或电话订票旅客仅需凭购票身份证件“刷卡”进站。

  此外,为凸显成绵乐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公交化运营特点,目前在京津、京沪等发达地区城际高铁使用的“银通卡”将有望在成绵乐投用。届时旅客仅需在该卡中充值一定金额,便可持该卡往返来回沿线各站,一卡在手通行无忧。

  ■转乘贴士

  1最近的地铁出入口为1号线成都南站C口

  2地下出站口预留有同地铁车站直通的步道

  3站外有公交枢纽站,可以方便转乘公交车

  ■播报

  大安东路至武都路道路改造

  早报讯 (记者 刘睿)据成都市建委的统筹安排,大安东路、大安中路、大安西路、武都路一线将进行路面整治。该项工程预计今日开始施工,施工时间为21时至次日6时。其中,21时至23时占用一条机动车道,23时至次日6时半幅施工,另半幅单向通行(现状通行方式)。成都市交警提醒请广大驾驶员按照施工路段临时交通标志指示谨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