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常态下把握民生需求新变化

06.02.2015  11:09

  年末之时,亦是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时间的年轮不停向前,民生事业的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2015年,成都将坚定不移地遵循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民生工作总方针。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成都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将惠民生作为稳增长、促改革的着力点,谋划安排好新一轮民生实事,准确把握民生需求新变化,强化“大民生、细服务”的工作理念,组织实施好新一轮民生项目。
        兜住底线,扩面提标——今年,成都将坚持民生支出做“加法”,加大公共财政的民生支出,优先安排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基础性民生项目,抬高底线、提高标准,不断夯实民生本底。经过近2个月的公开征集和研究论证,成都初步拟定了10个方面204个具体项目,比2014年增加30个。
        群众参与、共建共享——成都将坚持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继续实行民生工程市民代表监督检查机制,把人民群众的建议作为民生工程的实施方向,并通过落实群众意见,回应群众诉求,增强各级部门服务民生的主动性。
        完善机制、确保质量——成都将继续把民生工程作为全市目标绩效管理的工作重点,并探索建立民生工程“在线监控”信息平台。合力确保新一轮民生实事顺利实施,再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黄泽君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国税篇
【完成情况】
        全市享受未达增值税起征点免税政策和暂免征收部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政策的个体工商户达11万户,占登记总数的77.17%,全年免征增值税11.88亿元。
        全市享受部分小规模纳税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优惠政策的小规模纳税企业达3.33万户,全年免征增值税3.59亿元。
        全市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达7万余户,全年减免税收1.8亿元。
        对吸纳5411名残疾人就业的226户企业办理即征即退增值税5035万元。
【亮点扫描】
        成都市国税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业宣传咨询团队,打造了可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获知、查询、咨询税收优惠政策的“蓉税通”移动服务平台,切实提升了纳税人对税收优惠政策的知晓度。
【扶持小微企业】
去年我们公司的所得税税负从以前的25%下降到了10%,大大减轻了负担,对于我们这类正在初创发展期的小微企业,是特别大的支持!”成都羿明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赵良。
        赵良介绍,国家自2014年年初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以来,成都市国税局不折不扣地落实政策,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税收优惠。“所得税税负减少了15个百分点,节约的税费我们直接投入了生产!”赵良笑着说,这样的政策,极大地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扶持政策。国家有了政策,地方重在落实与执行。成都市国税局在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的同时,还多次开展专项检查,将政策落实情况的满意度测评作为纳税服务满意度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及时督促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或满意度不高的地区进行整改。
        此外,成都市国税局还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政务服务。成都市国税局切实简化办税流程,提高办税效率,针对前来办理备案手续的小微企业,只要申报资料符合条件,当场受理完毕。
        成效不小:去年,成都国税累计为小微企业减免税收20.51亿元,惠及24.33万户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减轻了税负负担,支持了小微企业加快发展。
        下一步,成都市国税局将继续利用“蓉税通”移动服务平台,及时向纳税人推送最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纳税人实实在在享受税收优惠,并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减少资料报送,让纳税人轻松享受税收优惠。


建设篇
【完成情况】
        2014年全市重大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共16个,其中续建10个,新建6个,项目总投资约72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214.8亿元。
        地铁新开工5个项目约95公里,达到在建6条线115公里。地铁2号线东延线通车运营,地铁运营里程增加到61公里,运营里程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第六位。
【民生实事盘点】
        2014年全市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共计4667户,圆满完成目标任务。
【让农民住得安全】
        顺着乡村公路一路前行,来到金堂县栖贤乡盐井社区向远芳的新家——80平方米的屋子,虽然没有太多的装饰,却宽宽敞敞,干净整洁。家门口放着向远芳的轮椅,走进去瞧,屋子里陈设不多,一个四方的桌子,两张床,还有一些必备的家具。
        然而,相比于以往,这样的条件好了太多:以前,向远芳和老伴儿易启周住在自家修建的土坯房里,由于年代久远,每逢下雨天,屋子总会漏雨,腿脚有残疾的向远芳疼痛难耐。“用水要去井里打,用电也不方便。”向远芳说。
        盼望能住上新居,成了向远芳心里一个奢侈的梦。不过,这个梦,却真的实现了:村里迎来了危房改造的机会,通过专家们的评审,向远芳的屋子被认定为危房,应当拆除迁居。
        搬新居,得花多少钱?向远芳心里打鼓。不过这样的担忧似乎有些多余,金堂县考虑到农村困难群众的经济条件,将涉及建设口的农村危房改造与民政的土坯房改造项目进行结合,这样一户居民就同享两项政策,几乎不用花钱就可以搬新家!
        “现在用水拧开水龙头就行,电也通了,关键的是离场镇近了,离卫生院也近,我看病方便多了!”向远芳笑着说。
        与向远芳拆除老屋子,异地搬迁不一样,金堂县官仓镇中孚社区张祖江,就是通过原址修葺、重建的方式,改善着自己的居住条件。
        “以前睡觉的屋子总漏雨,一到夏天我们都是到堂屋搭床睡觉,现在好了,房子重新修起来,牢固又暖和!”张祖江笑着说,自己修房子,政府还补贴了7500元,减轻了负担,心里感觉很是温暖。
        在成都的农村危房改造中,本着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各地探索出了“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原址翻建”以及拆迁互换、置换权限、农村廉租房和场镇经济适用房等一系列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满足群众的不同选择。
        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正搭着危房改造带来的机遇,住进新居,圆了自己的安居梦。


水务篇
【完成情况】
        2014年全面完成了邛崃市、大邑县等12个县(市)区79处水毁灌溉工程的加固修复工作,其中,列入市级补助重点水毁引水枢纽工程30处、重点支斗渠30公里,完成投资1.3亿元。
        已完成洗瓦堰、方家河等96条汇入沙河、府河的河道及沙河、府河部分河段的清淤疏掏工作,完成清淤41万立方米。
【民生实事盘点】
        2011年以来,实施大规模的县域城乡居民饮水保障提升工程建设,建成投产了新都区大丰水厂等12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骨干自来水厂,敷设供水干、支管网9000余公里,解决了农村150.86万人、学校师生11.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黑臭河治理显成效】
        “黄忠渠终于又干净了,以前走过旁边总能闻到一股臭味,现在没有了,河底还能看见青苔!”住在成都市金牛区黄忠街道的居民杨天华说。
        来到黄忠渠,清清的河水从渠道缓缓流过,阳光照在河面上,泛起金色的波光,河底绿油油的青苔随着水流荡漾……
        2014年,成都下大力气对黑臭河渠进行治理。排查污水源、拦截污水源、清淤、河道景观布置……实际上,不少市民都能感受到身边的河渠换了“新装”。以黄忠渠为例,现在不仅河渠有了改观,连河渠沿岸的河道景观也进行了改善,道路整洁清爽,两边栽满了树,从这里走过,很是惬意。“以前总能接到老百姓的投诉,特别到了夏天,住在黄忠渠边上的百姓都为河渠散发出的臭味苦恼不已。”金牛区建设局建设科相关负责人说,然而经过整治,黄忠渠一改往日“臭、脏、乱”的面貌,自从整治后,再没接到百姓的任何投诉,相反,不少百姓都为这条换了新装的河渠竖起大拇指。
        “不少河渠都在居住区,我们希望能通过治理,改善就在百姓身边的水环境,将碧水蓝天还给群众!”成都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4年,成都完成了183条黑臭河渠的治理。然而更好的消息是,根据河渠污染治理专项行动计划,成都今年将治理200条中小河渠,其中七成以上河渠的治理方案已经通过审查,将尽快进入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据了解,200条河渠按照流域所在地,被“”到了各区(市)县。按照“全域截污”的理念,各区(市)县已对域内的河渠进行了摸排,查清污水来源,并根据每一个排污下河口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治理方案,交由成都市水务局牵头组织的专家组统一审查。目前,新都区、郫县、蒲江县等地的方案都通过了审查。
        到2016年,成都将完成413条中小河渠的综合治理,这些河渠将褪去黑臭外衣,实现“全线截污,水质明显改善”,提升成都的水域环境质量。

团委篇
【完成情况】
        全市新征集创业项目424个,新增入园项目168个。
        培育重点创业项目98个,实现青年(大学生)创业1324人,全面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亮点扫描】
        全市已在18个区(市)县建立了配套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的青年(大学生)创业园区,共落实场地21.58万平方米,农业园区127.16万平方米。
        武侯区西部智谷青年(大学生)创业园、成都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成为首批“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40家单位之一。
【为青年创业提供帮助】
        张超在办公室里盘点着新到的婴儿用品,并将这些物品拍照上传到网上,作为宝贝淘的负责人,他要做的是架起妈妈之间的桥梁,让每个家庭里闲置的婴幼儿物品实现更大的价值。
        这个创意听起来还不错,从合伙人在火车上萌发这个想法,到建立微博账号架起妈妈们的沟通平台,再到如今,实实在在地创业,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去年3月,宝贝淘正式成立,3个年轻人,带着热情,凭着积累的一点经验,开始了创业之路。正愁在哪儿租办公室以及渴求专业知识的时候,张超了解到了锦江区正在开展的创业项目征集活动。“报了名,再参加了评审,1个多星期后,我们就有了立足之地!”在成都锦江·四川高校大学生创业基地18楼,张超兴奋地比划着。约4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布置得挺温馨,有妈妈们需要寄售的货物,还有拍照台……“省了房租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这儿能时常接受到关于创业方面的培训,有关于创业的政策和补贴资金,还有导师来提醒我们申请,很方便!”张超说。
        让张超受益的,正是成都市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征集大赛。“创业基地就是一个孵化器,有孵化出去的企业,也有需要进入基地进行孵化的项目,我们会筛选一些优秀项目进驻其中,为团队提供免费办公场所以及创业指导。”共青团成都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以锦江区为例,去年一共有20余个新团队入驻,开始创业孵化。“第一年租金全免费,还给予符合政策的团队一次性创业补贴,并进行创业诊断和成长培训。
        硕果累累——2014年,成都共征集大学生创业项目400余个。开展了第八届成都青年创业大赛、成都第八届国际软件设计大赛、寻找中国创业榜样成都站、创业故事会、创业投融资沙龙等品牌赛事活动。并深入各高校开展创业园宣讲50余期,充分了解创业企业诉求与建议,推动园区及时处理、反馈。准确掌握项目的运营情况和实际需求,提升项目服务水平,完善项目孵化、培育等管理制度体系。


文化篇
【完成情况】
        2014年,全年共完成89处文化地标建设及展示工程,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新增免费开放蒲江县博物馆、青白江彭家珍大将军专祠纪念馆和崇州市博物馆3家博物馆。
        实现成都数字化文化文物信息平台对公众免费开放。
        组织文化惠民演出活动1633场,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亮点扫描】
        策划设计了在全市组织开展“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主题的“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全年共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109场。
【文化四季风】
        成都市民的文化生活,似乎格外精彩。说起这个,蒲江县居民徐锦滔滔不绝:“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节目,常常在县文化广场看到有表演,可精彩了!
        这或许是一场永不谢幕的群众文化舞台——
        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成都市文化局依托各级基层文化阵地,围绕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策划设计了每年在全市组织开展的“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主题的“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2014年,持续开展“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109场,全市近5万基层文化骨干参与其中,约40万人现场观看了活动节目演出,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食粮。
        “最大的活动就是民俗闹春了,整个活动要从除夕一直持续到元宵节,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各类民俗文化表演以及活动都会举行,元宵那天还会举行龙腾狮舞表演,非常热闹,让年味很足!”徐锦说。
        如何提高百姓的参与度?成都不仅让群众成为观众,而且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参与者、表演者、鉴赏者。“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活动不设门槛,广大群众均可报名参加。
        此外,成都还利用文化馆、文化站舞蹈教室和各级文化广场,在8小时外和双休日时段组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全免费对群众开放。“把每一个基层文化设施和每一个文化广场变成一个宣传站、一个报名点、一个群众舞台。哪里有市民,哪里就有‘四季风’活动。”成都市文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为全面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成都在市文化馆设立“成都市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在各区(市)县文化馆成立了“市民文化艺术学校”分校,在部分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设立培训点,组织专业师资面向市民开展多专业全免费培训。
        已有成效——群众表演节目艺术水准正向专业水准靠拢看齐,这样的文化活动形式也得到了肯定,成都开展的“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主题的“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获得了2013年文化部“群星奖”的项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