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人活得巴适:1954年仅160可花 60年后变187倍29968

04.10.2014  13:36

  1954年,成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每年可支配收入仅为160元,相当于每月只有13元能花。19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365元,1987年突破千元大关,1991年突破2000元,1994年突破4000元……到去年为止,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29968元。60年间,成都人手里的钱已是当初的187倍。经济的宽裕直接带来生活的变化,成都人在衣食住行上,都有了自由而丰富的选择。

   吃

  90年代

  广式夜宵经营到天亮

  “走,吃宵夜去!”现在下了晚班,很多年轻白领都会相约“搓一顿”,欢闹到深夜才结束。你知道吗,新中国成立前,“宵夜”可是个奢侈品,因为那时成都多数家庭一天只吃两顿,只有极少数的富裕人家才在晚上加餐一顿,称为“宵夜”。

  在计划经济时代,食物都有严格的供应标准。1955年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成都城镇人口成人每月粮食定量12~15公斤,小孩3.5~11公斤;每人每月菜油300克。早餐则俗称“二白一黄一黑”,即稀饭、馒头、窝头和咸菜。上世纪70年代初,副食品也按计划供应,有城镇户口才给发票号,除了肉等必需品,每月还有100克酒,一张票号还能换3包香烟。

  虽然成都小吃名扬全国,但这里也从不排斥外地美食。上世纪90年代初,广式夜宵进入蓉城,滨江路的银杏、人民公园旁的大海湾、沙洛克等热闹非凡,它们从夜半开始,要一直经营到天亮。

  随着经济发展,成都人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上世纪90年代以前,以米面为主食。比如1983年,成都城市居民人均月消耗粮食10余公斤,肉禽蛋鱼的消耗仅1.5公斤。但到了2000年,人均月粮食消耗下降到5公斤,其余的则增加到6.2公斤。

   住

  80年代末

  市区98%住户用自来水

  “一五”时期,成都东郊工业区开始建设,1955年初建成砖混职工住宅。就像大家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外墙抹水泥沙浆,面刷烟灰色,屋顶红平瓦,内廊式,一套住房建筑面积60~80平方米,还要2~3户人合住一套。因为没有专用厨房,人们只能在过道烧蜂窝煤,时间一长,油烟钻进屋子,墙壁和顶棚就会被熏得很脏。

  当时,住房还没有“装修”的概念,最多是在客堂或卧室贴领袖像或风景画。到了上世纪60年代,成都人开始用废报纸和白纸来糊墙壁和顶棚。从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间,成都人均居住面积由3.1平方米增加至10.4平方米。除了房子大,人们对专用厕所、厨房、自来水和天然气的需求也越来越突出。到1987年,成都市区已有98%以上住户用上自来水,52%住户有独用厨房、厕所或浴室,51.3%的住户用电、气。

  

  1978~1988

  3次耐用消费品狂潮

  新中国刚成立时,手表、自行车等今天很多人都不再必须使用的东西,还是奢侈品。1949年,成都市区每百户居民仅有手表4.4只,1957年每百户居民仅有自行车10.1辆。随着社会发展,每个年代的成都人对家庭耐用消费品的需要都不同。

  上世纪50~70年代是“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80年代是“新六件”: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电风扇、照相机;90年代则是电话、空调、家用电脑、轿车和商品房。这些商品是家庭生活风向标,所以1978年~1988年,成都曾掀起3次购买耐用消费品的狂潮———1981年,目标是黑白电视、自行车、电风扇;1985年,目标是双缸洗衣机、录音机、落地式风扇;1987年~1988年,目标是彩电、电冰箱、组合家具、组合音响和全自动洗衣机。

  到1998年底,彩电、沙发、电风扇、和电冰箱已基本走入成都市区的每个家庭,但根据对市区每百户家庭的统计,电话、席梦思、照相机、空调仍是奢侈品。

   穿

  90年代露脐装

  “亮出腰间肉一圈

  上世纪50年代,中山装、工作服、夹克衫和军便服很受男士们欢迎,布料主要是阴丹士林、水月工农蓝和芦雁灰布。50年代中期,因为向前苏联学习,花衬衣流行,还要用皮带外扎裤腰。

  70年代初,出现了“操哥”款式———身穿黑夹克、小管裤、脚穿白网或蓝网鞋,还要烫头打油,内穿海魂衫。70年代中期,涤纶、尼龙、维尼龙布料先后面世,因为特别耐磨,经常卖断货。改革开放后,成都曾掀起过小管裤热、风衣热、太空服热、皮夹克热、萝卜裤热等。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市面上的护肤品极少,基本就四种:百雀灵、雪花膏、蚌壳油和甘油。80年代,女性流行烫发,尤其要烫爆炸式,弄得满头都是小卷儿。90年代有了露脐装,当时有民谣打趣说,“异服奇装竞斗妍,时髦又说肚脐衫。新潮小姐风流甚,亮出腰间肉一圈。” 成都商报记者 江浪莎

  参考《成都市居民生活与物价史料(1949-1988)》 《成都市志·总志》《成都人民生活与物价50年(1949-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