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代表团建议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扶贫攻坚
( 川网集团两会报道组记者贾强) 3月9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四川代表团举行第四次全团会议,审议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团会议上,代表们通过了以四川代表团名义提出的六件建议,并将这六件建议按法定程序和大会要求报大会秘书处。这六件建议分别是《关于将天府新区尽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的建议》、《关于依托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关于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建议》、《关于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国家实施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关于将川西藏区纳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议》。
打造西部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经济增长极
建议尽快批准天府新区为国家级新区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国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赋予四川的重大任务,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完善西部地区发展新格局、探索内陆发展新途径、深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新理念、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于将天府新区尽快批准为国家级新区的建议》表明,根据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四川省组织编制了《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天府新区主要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简称“两湖一山”)为主体,规划范围包括成都、眉山、资阳3市的7个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部分1293平方公里,眉山部分94平方公里,资阳部分191平方公里。发展定位是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建成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力争再造一个产业成都,实现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形成四川乃至西部地区最为强劲、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有力支撑。天府新区规划建设以来,我省已完成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重要区域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以及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等相关专项规划,启动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绿地、公共服务和产业项目建设。2013年天府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60亿元,增长25%左右,地区生产总值1340亿元,增长16%左右。
截至目前,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确定建设的“五大城市新区”中的两江新区、兰州新区、西咸新区和贵安新区已先后获得国务院批复,为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建议国务院尽快将天府新区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新区。
推进自主创新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议依托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目前,国家已先后在北京、武汉和上海等中东部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地区尚未布局。尽快在以四川省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布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广大西部地区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意义。
《关于依托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议》表明,从整个西部地区来看,四川省具有以成都高新区为基础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良好条件。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将成都高新区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加快推动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发展,建成中国西部高端产业基地,促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跨越”和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创新型国家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西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自主创新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有利于推进科技机制创新和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
把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生产力
建议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
绵阳科技城是我国唯一国家科技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绵阳定位为“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成渝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城”。把绵阳市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促进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的建议》表明,近年来绵阳科技城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新城建设顺利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党中央、国务院对绵阳科技城建设高度重视,各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四川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城建设空前重视和强力支持,作出了全新战略部署,努力推进科技城建设取得更大突破,把绵阳科技城建设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汇聚地、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带动四川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探索在西部内陆省份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议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
支持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扶贫攻坚
建议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国家实施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
四川省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革命老区于一体,“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基本省情目前还没有根本改变,是西部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四川是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
《关于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国家实施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比例的建议》表明,目前,我省178个扶贫任务县仅有67个县200万人纳入集中连片政策扶贫范围,还有111个县400万人尚未纳入,建议拓宽国家扶贫政策扶贫范围。恳请国家在加大藏区、秦巴、乌蒙等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支持的同时,适当扩大扶贫政策覆盖面,重视解决非国定片区县扶贫开发问题,将更多的贫困人口纳入扶贫政策扶持范围。恳请国家及相关部委按照政策,取消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市(州)、县两级政府投资配套,并适当降低省级配套投资比例,提高中央投资比例标准。
带动西部地区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
建议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将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于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的建议》表明,恳请尽快出台将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政策拓展到成渝经济区全域的意见,恳请国家支持将成渝经济区四川部分纳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统筹城乡这项国家层面的重大改革试点,从成都、重庆试验区拓展到成渝经济区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地理条件的其他地区,以加快成渝经济区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和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更好、更全面地为全国各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做法、提供经验。恳请尽快批复《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规划》。
构筑长江黄河上游坚实的生态屏障
建议将川西藏区纳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
川西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属我国长江、黄河源头,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生态区位重要,是长江、黄河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区内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在水源涵养、水资源补给、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域气候调节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将川西藏区纳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建议》表明,2011年11月,国务院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并确定了试验区的主要范围、基本功能、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主要措施,全面推进综合实验区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川西藏区毗邻青海三江源,是长江、黄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之一,也是“中华水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川西藏区与青海三江源一样,是我国淡水资源重要补给地。建议将川西藏区整体纳入“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范围,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的“大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全面实施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的相应政策,进行同等的政策资金支持,从根本上构筑起长江、黄河上游坚实的生态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