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石头”探索脱贫攻坚之路——记炉霍县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亮点
(陈丽)主动创新思路方法、提升脱贫致富质效,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炉霍县按照“单项有亮点,整体有特色”的脱贫攻坚工作发展思路,立足县情实际,摸着石头,探索走出一条脱贫攻坚发展之路,让全县扶贫干部做工作越来越用心,越来越得法,越来越有效,脱贫攻坚工作渐入“正轨”。
考核问责,精密锻造“问责剑”。因地制宜、精心制定《炉霍县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考核办法》、《炉霍县扶贫攻坚工作考核细则》,建立以考核结果为导向的奖惩机制,建立乡镇联系县级领导交叉检查、精准扶贫专项业务督查、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巡查三个层面的督查机制,按照脱贫攻坚工作专项督查总分为100分,县级领导检查分值30分,专项督查分值30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分值30分,特殊情况家扣分值10分,75分为考评合格分数线,严格落实按月考评、连续两次排名最末两位从严问责追究制度,年内整合力量,开展专题督查30轮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有效推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升增效。
创新管理,精准编织“保障网”。全面落实驻村帮扶机制,为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88名,其中:州直部门选派9名,县级机关及部分省州属驻炉单位选派66名,乡镇(含代部分省州属驻炉企业)选派13名。创新“第一书记”管理方式,将其中63名县级机关下派的“第一书记”人事及工资待遇下放到任职贫困村所在乡镇,落实贫困村“第一书记”属地管理机制,解决“第一书记”管理中可能出现的不便管、管不了、管不动的情况,确保“第一书记”工作在一线、管理在一线、考核任用在一线。同时,建立健全“第一书记”动态管理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建立交流学习机制、请销假的“四项机制”确保做深做细做实驻村帮扶工作,织好帮扶第一“保障网”。
拓展渠道,精心铺设“就业路”。积极思谋,探索建立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办法,拓宽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制定下发《炉霍县村级公益性岗位设置方案》,整合省州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结合实际,每村设立环卫保洁员、村内户外道路管护员、村级文化广电管理员、安全生产管理员等10个岗位,主要由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担任,每岗每月发放500元补助,人均年增收6000元保障脱贫。今年,安置公益性及公益类岗位256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58人,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特别设立384名护林员,有力激发内生动力。
集思广益,探索扶贫“新模式”。召开建立县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机制的研讨会,探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机制,建立完善《炉霍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产业扶持周转金管理使用办法》《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等制度,制发《炉霍县推进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股权量化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将贫困户承包地使用权等量化折价,采取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方式,交给龙头企业、专合社运作,收益按股权进行分成。让 2016年20个贫困村299户109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手中的“权”变成了“钱”,鼓起了贫困户的“钱袋子”,贫困户自主参与的热情高涨。
拓宽渠道,构筑宣传“新氛围”。围绕“感党恩、守法纪、奔小康”主题,以农民夜校为载体,组织贫困户集中学习每周不少于2次,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截至目前,讲课80余堂次,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涉及贫困党员800余人次,有效激发了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利用电视、广播、微信、QQ、手机信息等平台,足额保质推送全县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创新宣传方式,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借助《美篇》软件推送脱贫攻坚信息190余期;同时,30余篇稿件被四川新闻网、康巴传媒网、甘孜日报、四川扶贫移民网、四川经济网、中国西藏网、甘孜新闻网、新华网等媒体采用。
提前谋划,按下脱贫“快捷键”。全县对明年的脱贫工作,立足“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早实施”原则,召开安排部署会、碰头会6次,下发通知10余次,充分征求县乡村意见,梳理项目需求,反复核实明年脱贫村项目建设基础数据,并制定下发《炉霍县2017年贫困村县级领导督导调研工作方案》,由县级联系领导带队深入16个乡镇实地走访调研,明确2017年48个贫困村退出、730户2769人脱贫目标,并按照全州“一优先二有序三加快”产业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核心,采取党政引领、盘活资源、产业扶持方式,推广“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以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支撑,深入推进股权量化,拟建成村集体产权现代蔬菜大棚100个(2017年48个贫困村每村2个),有力带动农户创业热情,有效探索“飞地扶贫脱贫”之路,打造炉霍县飞地扶贫产业园区,夯实农民增收脱贫的根基,确保明年脱贫攻坚工作早启动、早落实。
炉霍在未来的脱贫攻坚道路上,将进一步增强2350户8899名建档立卡复核贫困户脱贫增收厚劲,强化脱贫实践推广,在学以致用和知行合一上下苦功;注重先进典型引领,在示范带动上做文章;深化组织保障,在落实责任和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强化产业培育力度,一手抓县域产业,一手抓飞地产业,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州同步实现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