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2014年统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26.01.2015  10:16

  市委书记李刚指出,巴中面临脱贫致富、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双重压力,必须树立全域扶贫、统筹扶贫、开放扶贫观念,以更加务实、更加有力的举措,贯彻落实省委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打好扶贫攻坚总体战,在四川新一轮发展中站稳脚跟,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自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正视我市“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体”市情,探索出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培育、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点面结合“1+6”扶贫开发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新路子。

  巍巍大巴山,旧貌换新颜。我市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87.1万人下降到2013年底的54.4万人。2014年,全市再减少贫困人口11.3万人,贫困群众正和全市人民一起,信心满怀地奔向小康……从试点到推广,一路探索,一路实践,一路总结,我市“1+6”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充分肯定并确定为扶贫经典案例。

   基层组织为扶贫提供坚强堡垒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市在点面结合“1+6”扶贫工程实施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结构正悄然发生变化:“巴山新居”聚居点建立起了党委,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外出劳务基地等创建起了党支部……

  与此同时,采取“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的方法,引进在外创业成功人士、下派机关干部、动员离退休干部任职,全市涌现出一批优秀基层班子带头人。截至目前,已新设立“巴山新居”党委9个,建立产业型党支部24个;片区内调整支部书记258名,其中有80名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新发展党员1786名。

  值得一提的是,南江县东榆镇槐树村“两委”大胆探索,成立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化管理、规范化运行、多元化经营的“三化”模式,盘活村内集体资产。

  通过两年努力,公司已拥有集体山林2153亩、代管农户承包经营的集体土地550亩,乡村酒店、休闲山庄等村级企业8家,村集体资产不断壮大,还实现了农民变“产业工人”、旧房变“新居”、农村变“新型社区”的转变。

  长期研究巴中扶贫问题的省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王思铁表示,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具有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服务群众的重要作用。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因此,扶贫工作历来离不开基层组织。巴中明确提出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核心抓扶贫开发,既是创新,也是传承。

  “苟总,你每天来得太早了吧。”“水库建好了,要让它尽快发挥效益,我不早点来,你们就不能早点喝上自来水。”11月10日一大早,苟民霖带着设计员到恩阳区下八庙镇普济宫村勘察自来水管网线路。一进村,村民就与他拉起了家常。

  村民口中的“苟总”,名叫苟民霖,他有两重身份,一是巴中市鑫禹环保建材公司总经理,二是普济宫村村主任。2013年以来,修路、修水库、安装自来水、建养殖场、建“巴山新居”……一年时间,苟民霖捐出个人财产的五分之三,为普济宫村带来了巨大变化。2014年3月,普济宫村改选,通过村民投票选举,苟民霖全票当选为普济宫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没有想到村民这样信任我,我不能辜负全村人民对自己的殷切期望。”苟民霖毅然选择了留下,当起了普济宫村的村主任。

  通过基层组织建设,强化了基层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打消了群众的顾虑,很多具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使群众意愿与政府意愿高度统一,群众投劳筹资热情高涨,真正实现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同时,通过实施扶贫工程,也使基层干部找到了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载体,成就感不断增强,从而激发了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了“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局面。目前,全市所有村均建立了村规民约,新发展各类经济组织4000余个、群团组织75个、社会组织1276个。

   连片扶贫遍地生根全面提升

  如何在1.2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推开全面扶贫?巴中的答案是,在片区层面“组团式”集中连片扶贫,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把全市划分为100个连片扶贫开发区,每县(区)每年建设3个片区,每个连片扶贫开发区覆盖2-5个乡镇15-30个村,一片一片的规划、一片一片推进。2014年,按照贫困优先原则,新启动实施了涵盖26个乡212个村的15个边远贫困片区建设。

  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告诉记者,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坚持点上示范和面上推进相结合,创造性地实施以点面结合“1+6”为载体的连片扶贫模式,即在每个片区内大力开展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扶贫工程”(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农民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新居连块、公路联网、设施联通、产业连片、服务连城等作具体抓手,整村推进。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建一片、成一片,发展一片、致富一片。”在大刀阔斧地推进下,这一目标在大巴山广泛实现。

  2014年9月20日,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记者到新启动的化成镇白庙村“巴山新居”建设聚居点。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整齐排列,已经完成主体施工。在聚居点周围,一串串瓜果挂满枝头。远处是春天刚种植的上千亩珍贵苗木,村民开着小轿车、骑着摩托不时出入村子。在还没有完工的社区健身广场上,村民一边嬉笑着聊天,一边搅拌混凝土、铺设地板。绿树环绕的白庙村显得静谧优美,走在村里花卉苗圃园区道路上,绕着村中漫步一圈,一幅山水田园画卷徐徐展开。

  家住巴州区凌云乡印山坪村“巴山新居”里的郭安材由衷感到生活的滋润:“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住在新居里,房屋大了,环境改善了,村里有休闲广场、文化屋,家家户户还通了连户路,居住环境比城里人还好。

  生活条件好了,钱包还得鼓起来。“连片推进的重点是解决发展问题。”王伟说。

      2014年启动实施的通江县唱歌乡——至诚镇片区,采取“果(核桃)荞(苦荞)薯(土豆)套种”的产业长中短结合模式,目前已发展套种产业5000亩,每亩收益可达5000多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2014年9月的云台镇龙尾村,30多台微耕机、割草机在田间地头忙碌,500多名镇、村干部和群众,忙着划线、理厢、盖膜、栽植茶树。3组农民刘少林停下手中的活儿,指着一塝一岭的茶叶,高兴地说:“这些荒地都栽上了茶叶,是给我们送来发财的活宝,我心里高兴闲不住,也想出把力啊!

      2013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茶叶生产“双百”工程,平昌县积极响应。可推行之初,百姓顾虑重重。“三至五年,栽的茶树才有收成。种茶,我们吃啥!”“几年才见效益,太慢了。”“茶叶滞销,哪个来买单?”……通过市、县相关部门的努力,终于在2014年5月促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云台镇共建2000亩面积的“巴中现代茶业科技示范园”。

  “有茶研所作后盾,就不愁茶叶销路了。”村民知道后,无不欢欣鼓舞。

  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去年统计数据显示,15个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共完成投资29.79亿元,建成“巴山新居”7682套,近3万人搬进新房子;新发展了核桃、茶叶等特色产业13.05万亩,新修硬化道路480.2公里。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的“巴山新居”正日益成为村民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乐园。

   精准扶贫因户施策分类扶持

  连片扶贫改善了生产和发展环境,脱贫致富关键还要进村入户精准实施。

  通江县诺水河镇梓潼村民朱学军已记不清,为了帮助他发展银耳产业,驻村干部和村里银耳种植公司的技术员到他家来了多少次,手把手教他如何选种、如何适时调节银耳棚湿度。

  “因户施策,要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的脱贫发展路子。”王伟说。

  精准扶贫首先得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出来。2014年,全市通过严明纪律、严格程序、严把政策,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99个、54.4万人,并建档立卡精准管理。

  贫困人口识别出来后被划分为四种类型: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然后根据贫困类型针对性帮扶。

  朱学军就是这样被识别出来,划分为产业滞后型贫困并得到了有效帮扶。“有技术人员的帮助和稳定的销售渠道,顺利的话,全年银耳收入6万元没问题。”朱学军信心满满地说。

  “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科学划分贫困类型——驻村干部针对性帮扶。”这种方式铺设了精准扶贫的“管道”,有效解决“扶谁”、“谁扶”和“怎么扶”三大问题。去年,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08个、选派驻村干部2602人、落实帮户党员干部32568名,实现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单位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通江县梓潼村69岁的张志秀大娘,去年正月里搬进了廉租房,如今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利用一楼铺面开起了小卖部。沙溪镇王坪村村民汪桂昌和他老伴一同进入七彩工厂快繁育苗中心务工,每月能挣2000元左右的工资。

  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村民周太福被识别为“产业滞后型”,帮扶干部帮他制定脱贫计划是发展生态葡萄产业。协调贷款起步、技术培训指导、联系渠道外销……去年周太福家仅靠葡萄就收入6万多。

  精准不仅体现在“”上,也体现在“”上。对基础条件较好的片区,规划建设中心村和聚居点,加快推进“五化、五通、五有”(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讯,有活动广场、购物中心、卫生室、文化站、垃圾收运点),借助市场力量跨越式扶贫;对一般条件的区域,突出解决“改善生产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升造血功能”三个基本问题,实行渐进式扶贫;对条件较差和不宜人居的区域,采取易地扶贫搬迁,重点解决好路、水、电等基本设施配套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实行保障式扶贫。

  去年,全市新建农村廉租房140套,易地扶贫搬迁3365户,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12.1万亩,完成技能培训4.3万人,扶贫开发真正实现了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质变。

   多元主体大扶贫实现大合唱

  全域扶贫,凝聚力量,共同推进。近年来,我市坚持公益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以整合行业部门和社会组织投入为主,经营性项目建设以受益业主投入为主,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和受益农户投入为主,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

  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市、县、乡三级政府在规划控制、项目监管、资金统筹、群众发动、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连片区”的资源整合机制,去年全年共整合行业资金9.2亿元,占片区建设总投入的31.1%。

  在开展的“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中,已有6家省级以上知名企业与5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投入帮扶资金50万元;“扶贫志愿者”活动已有156名扶贫志愿者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扶贫助学千人工程”已有180名爱心人士与结对帮扶530户贫困学生,参与扶贫的单位和社团组织共1010个,整合社会帮扶资金4.93亿元。

  构建大扶贫格局,离不开机制创新。我市正全面深化以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山林等资源资产入股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财产性收入。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八权一股”确权颁证工作,培育专业协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2000多家,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264例,流转耕地50.3万亩、林地68.2万亩,使5.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2014年9月23日下午,南江县沙河镇上营村一组村民熊晓玲正在大棚里查看茄子长势,并把达到采摘标准的茄子小心摘下来。2013年底,熊晓玲家拿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以每亩430元的价格把2亩多土地流转给德健蔬菜产业园,一家4口又就近在蔬菜园打工。“一周干3天,每天给80元,今年已经赚了3万多了。”提起收入,熊晓玲咧开嘴笑了。和熊晓玲一样,许多村民都拿到了属于自家的“产权证”。有了这些“小本本”,农村的土地可以流转变现金,农民还可以当“股东”分红。

  “企业和政府担保,银行放贷,农户便可实现零押便贷款。”2014年9月22日,巴中国开村镇银行支农再贷款支持“公司+农户”现场签约活动在南江县正直镇七彩林业基地举行。而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也开启了支农再贷款新模式,巴中国开村镇银行现场为其授信4000万,为农户增收致富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为带动周围百姓致富,打造中国西部最大彩林基地,巴中七彩林业基地尝试“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模式,让农户实现零风险“创业”,一亩地便可贷款2万元。

  像这样政府大力协调、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群众大范围受益的金融贷款项目,在我市并不鲜见。因为,市委、市政府与金融机构签订了《金融扶贫合作协议》,开发“巴山新居贷”、“特色产业贷”等金融产品,进一步创新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运用市场化手段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办学办文化,进入基础设施、农村公用事业等扶贫开发领域,充分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2014年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1亿元,建立扶贫资金互助社186个,吸纳贫困户8462户,互助资金总额达3748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资金16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5.3亿元直接参与扶贫开发。

  行车在巴中境内的盘山公路上,无论在哪个乡镇,都能看到一座座风格别致的川北民居,青瓦白墙、斗拱飞檐、亭台楼榭……在朝阳的映射下,泛着金辉。而在乡村广场上,村民或晨练、或休闲,昭示着他们从贫困走向富裕的生活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