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脱贫致富一个都不能少
走进平武县平通镇桅杆村、豆叩镇银岭村、白马藏族乡等地,水泥路通到群众家门口,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房错落有致,不少群众家里开起了农家乐,发展起了茶叶、核桃等特色产业……
2014年以来,平武县打出了“摸清贫困对象,实现产业扶贫,推行干部驻村,健全联动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注重旅游扶贫”组合拳,坚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双轮驱动”,全面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想方设法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4年,平武全县有3600余名群众脱贫,今年全县将有4200余名群众脱贫。
“我们将继续开阔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产业扶贫基金’,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平武县委书记周涛表示。
A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实现有力帮扶
平武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属秦巴山区扶贫连片开发县、省生态功能保护重点县。全县有汉、藏、羌、回等20个民族,总人口18.6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65万,占全县总人口的35.8%。1999年,平武被省政府批准享受少数民族比照县待遇。2014年,全县精准识别出73个贫困村,贫困户7363户,贫困人口20581人。
要实现真扶贫,扶持一户、脱贫一户,前提是精准识别出贫困人群。2014年,平武对全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通过深入摸底,公示公告,真正的贫困户被识别了出来。针对扶贫对象具体致贫原因,平武因地制宜寻找脱贫之策,由过去的“漫灌”变成“滴灌”。
平武县委书记周涛、县长李治平带头联系一个贫困村、两户建卡贫困户,县上其他副县级领导、县级各部门党员干部,结合“双联”行动,纷纷结对帮扶贫困户,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关系,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精准帮扶。据了解,2014年以来,该县2800名干部职工与贫困群众实现结对帮扶。
与此同时,平武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建立了精准扶贫台账,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管理,对扶贫资源精确化配置,切实将专项扶贫资金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平武县十分注重分类指导,针对不同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稳定脱贫目标。此外,平武还积极向上争取扶贫项目、资金和政策,加大对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扶持力度,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B
不挖山、不砍树 群众也能致富
平武特色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平武结合当地实际,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之路,通过“公司+贫困户”、“协会+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让贫困户充分参与到产业发展当中。通过引导,贫困户发展茶叶、核桃、中药材、纤维林等四大特色产业和魔芋、马铃薯、中蜂等六大传统产业的热情高涨。
平武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民俗风情。平武充分整合农业观光、乡村美食、养生药材等多种资源,将“一核一线四沟域”(“一核”即以县城为核心;“一线”即九环线;“四沟域”,即火溪河流域、虎牙河流域、磨刀河流域、清漪江流域)串了起来,通过市场化手段,白马王朗风情游、虎牙徒步探险游、老河沟生态休闲游、平通印象梅园游、豆叩采茶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脱颖而出,成为平武扶贫新亮点。
在火溪河流域,平武成功引进成都天友集团投资36亿元,打造白马王朗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目前,该项目直接解决当地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解决6000余人就业,带动白马、木座、木皮3个民族乡群众收入翻两番。2018年,这里的贫困群众将率先迈入小康。
在清漪江流域,羌乡农耕、茶马、饮食等民俗文化十分浓郁。依托民俗文化优势,平武大力发展果梅、茶叶等观光农业及以漂流为重点的休闲旅游,流域内6个乡镇乡村旅游蓬勃发展。
在磨刀河流域,平武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定制农业和定制旅游发展模式,建设生态环保、心灵环保、社会环保相结合的示范区,老河沟生态体验旅游景区开发有序推进,生态保护和扶贫开发实现了融合协调发展。
在虎牙河流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商纷至沓来。该县正全力引进企业对该流域生态资源进行高品质打造,在全面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让这些资源促进藏族群众增收致富。
C
扶贫扶智从根本上拔“穷根”
只有增强群众可持续的产业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拔除“穷根”。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平武坚持既“输血”又“造血”,既“扶贫”又“扶智”,尤其重视对贫困人口的教育投入和技能培训,增强其致富本领。
按“政府统筹、扶贫牵头、部门联动、合力攻坚”的原则,平武优化资金整合方式,打捆政策、项目、资金等要素,重点向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对扶贫重点乡(镇)、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一次投资到位,着力解决贫困乡村吃水难、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问题。
去年以来,平武投资上亿元,新建通村水泥路100公里,解决3.5万余群众行路难题;新建供水工程237处,解决1.1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投资1.85亿元,实施了农网改造等工程建设;投资300多万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30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万人次。
社会各界力量也纷纷加入平武定点扶贫当中。长虹集团对平武180名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工作者每人每月补助200元的生活费,捐资60万元,修建南坝镇苏家河村通村道路;省红十字会投资50万元开展“红十字博爱小餐盒”项目,4所小学的300名贫困走读学生享受到了2年免费午餐。
尽管财力并不宽裕,但平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4000万元以上,平武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平武充分发挥金融服务“造血”功能,大力实施扶贫小额信贷,缓解群众发展产业的资金难题。2014年,平武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川省分行签订了白马王朗旅游项目推进金融扶贫开发工作合作备忘录,完善了贷款贴息政策,有效推进互助资金规范运行。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平武的优势,用市场手段来谋划产业发展,在精准识别基础上,做好项目规划,协调好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精准发展产业。”李治平表示。
□孟贤才 邹俊川/文 向远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