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得去 发展上得来
——巴中市恩阳区驻村“第一书记”区域全覆盖调查
“王书记,有什么需要请随时给我打电话。”8月6日,烈日高照。在巴中市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启孝刚刚和村里的“第一书记”蒲秀国通完话,结尾时,蒲秀国说出的这句话,让王启孝感觉很不错:“咱们村的这个‘第一书记’,年龄只有20多岁,但是帮我们办事儿可不含糊,真的不错!”
村“第一书记”真不含糊
王启孝说到的村“第一书记”蒲秀国,只是恩阳区下沉到基层村做“第一书记”的437名同志中的一员。
记者在西南村采访的时候,遇到恩阳区摄影家协会的一群发烧友正在拍摄已经成熟的葡萄。紫色的大串葡萄让摄友陈顺东大呼过瘾:“这个园区搞得真不错。”
“为了咱们这个1000多亩的葡萄园,蒲秀国可没有少操心。插苗,请技术员,做资料,还亲自平地,什么活都干。”王启孝说。
去年以来,恩阳区选派437名优秀机关干部到全区437个行政村,担任指导发展和上传下达的驻村“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来做什么?
“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掌握社情民意,建立民生诉求、困难群众和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帮助基层发展。”恩阳区委组织部长何光平向记者介绍。
交通闭塞,如何破除资金难题打开“山门”?海拔落差400米,产业定位怎么符合“胃口”?“第一书记”迅速进入了角色。
恩阳区农发局干部李飞到花丛镇柏林包村仅5天,就通过走村入户,收集到涉及产业、居住、交通、扶困四大类村民诉求愿望。正因为如此,柏林包村有了变化——村两委活用“一事一议”,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8万元,破山开路新修5.2公里泥碎路……
“李娃子”每周都要来看我,就像我自家里的娃儿。”柏林包村瘫痪老人李常英告诉记者。
村民刘含义有自己的认识,“李书记”来村后硬是没摆一句“空话”。他说,李飞自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不但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农业生产,还为村里带来了巨大变化:修通全村泥石路,硬化200米入村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在恩阳区,像李飞这样的驻村的437名“第一书记”,覆盖了辖区内所有村(社区)。他们是村民发家致富的“开拓者”,带领村民调整结构、大兴产业;他们是村民幸福的“引路人”,助力村民修路搭桥、建设新居;他们是村务管理的“操盘手”。
破解村级发展窘境
“第一书记”全覆盖
2013年1月,恩阳新区成立后,面临着“发展底子薄、发展起步晚”的严峻形势,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农村发展明显跟不上城镇发展的“节拍”,城乡统筹工作任重道远。
“农村发展不起来,城乡统筹就是一句空话,同步小康的新区梦也难以实现。抓好农村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影响农村发展的症结,然后才能对症下药。”8月6日晚上十点,恩阳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苟国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2013年上半年,恩阳区在全区24个乡镇拉开了一张摸排大网,对营养不良的边缘化农村现象进行集中会诊。随着调研的深入,一个个问题逐渐浮出了水面。
配套基础设施差。通村主干道未硬化、社道路不通、路线设计不合理;堰塘、微水利工程病害现象较多,部分村社缺乏水利设施,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水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偏高,在干旱面前缺乏“免疫力”;群众居住和生活条件较差,偏远村“巴山新居”还未起步;村级阵地、卫生室等服务阵地普遍条件较差,存在阵地“缺位”和运行不良等现象。
另外,村级产业发展是个老大难。大部分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务工收入,老人和小孩留守农村,土地资源闲置现象较严重。据统计,全区共有耕地面积35.8万亩,撂荒面积就达5.37万亩。传统农业占据主要地位,规模小、效益低,甚至出现亏本现象。现代农村产业总量较少,很多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大规模、高效益、成熟型业主。社会管理水平低。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干事精力不足。上级部门管理能力衰减现象严重,纵向延伸不足,横向辐射不够,部分挂村领导有名无实,存在农民有事不好办,有苦不好诉的现象。
怎么办?
转机出现在“第一书记”进村。
“查出了病因,还得找到治病“良方”。恩阳区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到了灵感——要做好群众工作,就得走到群众中去。如何走?这是摆在面前的最大难题,如果机制不科学,走基层就会落到走过场、走秀、走马观花的下场,事与愿违。”苟国说。
接下来,恩阳区委、组织部、群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晚上灯火通明,经过半个月的反复研究、论证、修订,“第一书记”方案终于出炉。经过精心挑选437名机关干部到全区437个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实现全覆盖。
“当初有没有担心这个活动成为花架子?”记者问苟国。
“为保证“第一书记”工作不流于形式,各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一个合格的“第一书记”必须过好“三关”。”苟国说。
苟国介绍说,“第一书记”首先要过能力关。层层筛选,多点考核,业务能力强、政治素养过硬、乐于吃苦耐劳的干部才能入围,同时把干部个人特点、部门职能优势与村情结合,把祖籍在恩阳的干部派回本村任职,把党群部门干部派到党务工作薄弱村,把政法部门干部派到信访矛盾突出村,把经济部门干部派到产业发展滞后村。437名“第一书记”中,党务干部86名、政法干部142名、经济部门干部179名,其中回祖籍地任职干部127名。
上任前明确工作目标,过好“任务关”。恩阳区制定了《机关干部到村挂任“第一书记”工作细则》,明确了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即“建一个功能齐全的活动场所,发展一个符合群众意愿的产业化组织,培养一批农村党员经济示范大户,开展一项特色文化协调活动。”
任务完成得怎么样,最后还得过“考核关”。每半年邀请部分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挂职干部工作情况进行一次测评打分,对低于80分的干部进行个别谈话,促其整改;年底进行“双述双评”,挂职干部向乡镇党委、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乡镇党委、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挂职干部任务完成情况。同时,考核结果也是干部评优评先、提拔重用的依据,目前,42名挂职优秀干部得到重用,216名挂职干部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
“第一书记”不但要干好村务工作,还得做好原单位工作。如何处理好两者矛盾,形成常态机制。恩阳区确定了“3+2”规定动作,每周下村开展工作至少2天,原单位工作3天,周末和8小时外工作时间,根据工作需求开展自选动作,各单位不得随意抽调“第一书记”,确保双边工作齐头并进。
几关过下来,带来的是各村明显的进步。
业兴人和村更美
关公乡西南村支书王启孝告诉记者,今年全村种植葡萄1000亩,葡萄合作社的总面积达到了2000多亩,一亩葡萄今年能收入1.6万元左右。关公乡干部蒲秀国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三天两头为村民送技术、送观念,村里葡萄产业越做越强。
“去年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加起来有3万多元,村里来了新书记,我们的致富门路更宽了。”村民李树前说。
王启孝有自己更多的体会:“‘第一书记’的到来,我们学到了更多的解决老百姓民生问题的办法、发家致富的理念和工作方法的深度转型,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柳林镇玉金村的“第一书记”王斌来自区扶贫局,他动用了“娘家”的一切资源,帮助村民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争取10万元扶贫资金整治三社泥碎路;组织原单位职工“一对一”帮扶了18户贫困户,送去了300~500元慰问金;春耕时节,单位筹资分别为50户贫困户送去两包化肥;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帮助村民发展产业……
恩阳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程乃文,担任恩阳镇高店子村“第一书记”以来,把自己当成群众的“自家人”。用20天时间走遍了全村6个社300余户农家,渴了就喝山泉水,饿了就吃农家饭,晚了就住在农户家,从“白面书生”变成了“黑铁疙瘩”,从“机关领导”变成了“泥巴干部”。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的发展日新月异,已建成“巴山新居”83套,现在又启动了二期工程,将新增70套住房;组建红叶黄连木专业合作社,建成红叶黄连木母本园500亩;与渔溪咸菜、茂鑫泡菜签订合同,订单种植大地蔬菜1000亩;引进成都中盟企业启动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后将辐射带动明扬村和新寺村,1000余名农民正变身成为产业工人。
恩阳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苟国告诉记者,恩阳区实行机关干部到村挂任“第一书记”,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反响。坐在凳子上,他掰着指头给记者数起来:“首先是加速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一书记’借助部门力量,利用自身优势,根据各村特点,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发展产业,有效解决了村民盲目、分散、随性的产业发展,形成了产业发展规模效应,丰富了干部的能力储备。‘第一书记’在发挥自己学历高、头脑活、信息广的优势的同时,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民事纠纷调解,大力提高做好新形势群众工作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一书记’下沉到村,给村里的干部带来了很多紧迫感,改变了原有的惰政思想,促进了更多干部的成长和积极向上。总的来讲,干部下得去发展上得来。”
关公乡党委副书记李春梅在河记者谈到自己乡里的23个驻村“第一书记”时认为,活动开展的确不错,但是还要看长远一点。“现有的村级干部普遍存在年龄偏大,市场经济意识不强、思想解放不足等硬性的软问题,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得过且过,不少干部认为本村只要稳定做得好,不出乱子就可以了。‘第一书记’进村带来的转变是明显的,但是这个活动本身不能无限期搞下去,区里的资源是有限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在短暂的明显改变之后,更多需要考虑‘后第一书记’村里的发展机制建设。”李春梅一口气说了一长串。
李春梅建议,区上要出台政策,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成功人员回乡创业,带回来先进的理念,发展思路,充足的资金,并在基层组织建设框架内充分发展这些人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村里的造血功能才能逐步完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