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精准实施全域推进打好扶贫攻坚战
巴中市面对区域内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现实,确立了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六大扶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点面结合“1+6”(“1”即建强基层组织,“6”即统筹推进巴山新居、产业培育、乡村道路、技能培训、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扶贫攻坚行动。
一、瞄准贫困户,精准识别,动态监管不疏漏。
创新“十步法”精准识别。 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录入”(村民小组初审—村民(代表)大会评审公示—乡(镇)审核公示—县上录入)的程序,探索建立贫困户精准识别“十步法”(宣传发动、普遍调查、规模控制、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听取意见、深度核查、民主评定、公示公告)。特困户由村委会和村民代表选定直接进入名单,异议对象由村民集体决策,通过畅通诉求渠道、深度核查、竞争性陈述、投票表决及时化解矛盾;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督,每村派驻一名乡(镇)纪检干部和一名志愿者,全程参与、指导、监督。全市共精准识别出699个贫困村,15.9万户,54.4万贫困人口。
建立“四系统”动态监管。 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将贫困户帮扶前的家庭人员构成、财产收入、住房产业、教育医疗等情况录入贫困群众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贫困人口帮扶系统:详实记录帮扶过程中贫困户帮扶需求、帮扶进展和家庭收支情况,逐项复核比对,做到全程监管,并由此反映各级政府和驻村工作队扶贫工作轨迹,精准考核扶贫成效。贫困农户退出评估系统:聘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等为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贫困户脱贫和返贫情况进行评估。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或接近全市平均水平有稳定经济来源的农户确定为脱贫人口,及时退出,未脱贫和返贫的持续实施“挂、包、驻、帮”工程。“民生e站”扶贫资金监管系统:成立村级扶贫资金项目财务监督工作组,每笔到村、到户资金设立明细管理台账,落实扶贫资金信息披露制度及扶贫对象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确保资金不滴不漏。四套系统四级(省、市、县、乡)联网对接并联运行,形成扶贫工作精准管理网格化运行机制。
二、区分“四类型”,差异化实施,点面结合求突破。
在面上: 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按照贫困优先、城乡统筹、均衡发展的原则,将农村全域划分为100个连片扶贫开发区,每片涵盖2—5个乡镇15—30个村,每年每个县(区)新启动实施3个片区,力争用7—10年时间,全面完成减贫任务。同时,着力构建城乡一体、产村相融新型城镇化体系,加快中心村、重点镇和聚居点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市规划建设重点镇41个,中心村80个,居民聚居点2380个。今年启动的15个片区(覆盖212个村)都属高寒边远山区。
在点上: 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将贫困户分为生活环境恶劣型、生产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四类,由基层组织负责落实扶贫政策,驻村工作队落实精准帮扶措施,实行“一户一计划、一户一责任人、一户一跟踪”。并为每户贫困户预留扶贫资金2000元,分批分期、无偿资助、滚动发展。同时针对4.13万生活环境恶劣型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到新建“巴山新居”,集中居住到县城周边、乡镇周边、产业园区周边和资源富集区周边等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并由村社负责把整家外出务工农户闲置、撂荒土地调剂给搬迁贫困户;针对3.22万生产条件落后型贫困户,采取改造、保护性建设“巴山新居”方式,租赁农村廉租房或购买整家外出务工家庭中条件相对较好的住房,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帮助引入龙头企业、发展乡村旅游和有机特色农业;针对3.56万技能缺乏型贫困户,实行点对点技能培训,优先享受就业指导,提升造血功能,通过劳动力转移和再就业实现脱贫;针对4.99万产业滞后型贫困户,采取“五优先两提供”(让贫困户优先选择发展项目,优先进入产业园区,优先加入合作社,优先享受小额信贷互助帮扶资金,优先列为区域性农产品发展对象,提供资金物资支持,提供公益性岗位)的办法,长中短期结合帮助脱贫。
三、落实三个责任,全员发动,精控目标提实效。
政府主导责任。 建立“主要领导揽总、挂联领导包片、职能部门帮村、党员干部联户”的领导机制,每片确定一名市级领导或县级领导、一个牵头县级部门,片区建设成效年终通报,并与领导和部门年终考核考评挂钩。建立“市级主评、县区主管、乡镇主责、驻村干部主帮、村社主抓”的责任落实机制,明确各级的具体责任人、责任时间,限时完成任务。按照“一月一督查、一季一次会议和通报、半年一总结、一年一考评”的要求,每月深入片区实施现场,对规划村个个督查,实施项目个个见面,项目资金笔笔核算。
干部主帮责任。 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牵头负责,按一名(单位)分管领导任队长、一名中层干部与一名乡(镇)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每个驻村工作队不少于3人的要求,选派干部开展脱产驻村扶贫,驻村时间与片区建设时间同步。在驻村工作队组建上,明确选派条件、驻村职务、驻村待遇、时间要求、培训管理、工作纪律“六个明确”;在驻村干部职责上,明确当好宣传员、规划员、指导员、协调员、组织员、济困员、信息员、监管员“八员”;在监督考核上,对驻村干部实行日志管理,按照“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一年一排名、三年一总评”的方式进行督查督办,把驻村干部群众民主测评作为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对考核优秀的,按干部管理权限和相关规定提拔一级使用。今年,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808个、选派驻村干部2602人、帮户党员干部32568名,实现驻村工作队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单位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全市所有贫困户“三个全覆盖”,累计投入精准帮扶资金3.63亿元。
群众主动责任。 在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推行不办群众不受益的事、不办群众不参与的事、不办群众没能力办的事,村“两委”提议、村民代表审议、村民大会决议,自主决策、自主实施、自主监管的“三不三议三自主”和项目民选、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设民管、资金民审和先建后补的“五民一补”建管机制,使群众真正成为建设主体、投资主体、受益主体,今年群众筹资投劳达11.68亿元。
四、聚合多元要素,精准发力,全域推进促跨越。
财政牵引。 发挥市县乡(镇)政府在规划控制、项目监管、资金统筹、群众发动、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推行“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定在连片区”的资源整合机制,今年整合行业扶贫资金9.2亿元,占片区建设总投资的31%。
组织带动。 创新基层党建设置,打破以村为单位建支部的惯例,在符合条件的中心村建立党总支,“巴山新居”聚居点建立党小组;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外出劳务基地等创建党支部。采取“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支部书记”的方法,选优配强党员队伍,并在每个支部设立纪检小组或民主议事理财小组,加强党员对象的扶贫政策、知识培训。新设立村(社区)党委6个,党总支20个,产业型党支部24个,片区内调整支部书记258名,其中有80名成为脱贫致富带头人。采取“培育一个特色支柱产业、对接一个龙头企业、成立一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带动一批贫困户”的办法,培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产业专业合作社,新增各类经济组织4000余个,群团组织75个、社会组织1276个。
社会帮扶。 市、县(区)两级成立扶贫开发协会、老区建设促进会,建立社会扶贫援需信息库,开展“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扶贫志愿者”“扶贫助学千人工程”活动。今年,新增6家省级以上知名企业与50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156名扶贫志愿者驻县到片进村入户开展志愿服务,200余名爱心人士结对帮扶300余贫困户。全年1010个单位和社团组织参与扶贫,完成投引资4.93亿元,引进项目380个,帮助3.2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金融扶持。 每年新增投放贷款不低于100亿元,并与四川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等签订《金融扶贫试点合作框架协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贷款增幅高于同期贷款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按照不低于贷款基准利率的50%对扶贫项目和建卡贫困户贷款给予贴息或免息;各县(区)设立不少于500万元的风险补偿基金。开发“巴山新居贷”、“乡村旅游贷”等金融产品10余个;探索金融与扶贫资金互助社合作,发展扶贫资金互助社186个,吸纳贫困户8462户,资金总额达3748万元,发放扶贫贴息资金1600万元,撬动金融资金5.3亿元直接参与扶贫开发。探索建立商业保险与小额信贷相结合的扶贫模式,通过项目入保分担信用风险;探索产权抵押等投融资方式,全年新增农村产权抵押贷款7.1亿元。在中心乡镇、街道(社区)设立多网点自助银行,边远乡村推出“流动银行服务车”,现场审批扶贫项目、投放贷款。
市场激活。 采取先股后转、整村流转、产权信托流转、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资本化、资产经营公司等方式将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通过引进乡村旅游开发公司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盘活贫困户资产,推进农村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在经营方式上,实行“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龙头企业+联合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户+基地”等合作共赢的模式;在利益联结上,实行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利润返成、返租返包、股份合作,使原来单一的种养收入变为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推进户籍制度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把居住到中心村、聚居点的农户登记为城镇居民,在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同时享受的强农惠农政策不变。目前,全市已基本完成“八权一股”确权颁证工作,培育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18家、农民合作组织1535个、家庭农场578个、专业大户5600个,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等264例,流转耕地50.3万亩、林地面积68.2万亩,使5.6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9.79亿元,建巴山新居7682套,农村廉租房140套,完成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4.69万户、易地扶贫搬迁3365户,完成技能培训4.3万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3.05万亩,新修硬化道路480.2公里。减少贫困人口11.3万,超目标任务5.27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5207元,同比增长13.6%,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27.2 %,降低到目前的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