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助力脱贫攻坚
近日,记者在平昌县驷马镇创举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看到: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的一栋栋“小洋楼”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广场两旁,绿化带、路灯、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新颖别致的巴山新居与房后的青山翠柏,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村民苟兴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家五口人,原来住在后山顶上,不通公路,吃水困难,政府非常关心我们,在交通便利、风景优美的地方给我们划了宅基地,鼓励我们建新房谋发展。如今我依托驷马水乡搞起了具有特色的餐饮和娱乐产业,游客来休闲观光时,也能感受新村建设带来的变化。”
面对农村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的问题,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扶贫开发为统揽,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来抓,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在“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搬迁贫困人口8315户33501人,较“十一五”增加22901人;完成总投资60852.7万元,是“十一五”的7.2倍;建设住房和附属设施119.5万平方米,新建乡村公路653.1公里,开发和调整基本农田2462亩,新建农田水池(塘、堰)27.19万立方米、灌溉渠(管)127.4公里,新建人畜饮水井180口、人畜蓄水池2.51万立方米、饮水渠(管)219公里。
规划引领统筹 5年将搬迁37万人
巴中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属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幅员约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6万,所辖三县两区均为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区),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
据2010年底的摸底排查显示,全市有41.39万户152万人长期生活在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隐患区和洪水淹没区的危旧土坯房内,生活环境、生存条件极差,旱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每年因灾返贫约2万人,占农业人口的5‰左右。
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无疑成为巴中实现全域脱贫的关键。
通过以建“巴山新居”为载体,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巴山新居”建设、现代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我市编制了《巴中市“巴山新居”十年规划》《巴中市“巴山新居”规划修编》(2014-2020)《巴中市渠江流域灾后重建规划》《巴中市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规划》(2011-2020),注重原住户与移民户、贫困户与非贫困户有机融合,推动“三靠”(靠园区、靠景区、靠社区)、“五进”(进产业园区、进文旅景区、进县城、进集镇、进中心村和聚居点)、“两治理”(加强搬离区域治理,进行生态修复;加强安置区域治理,进行生态保护),让群众搬到好地方、住进新家园。
自2011年全市开始启动实施以“巴山新居”建设为首的六大扶贫工程以来,通过几年的发展,全市贫困人口从87.1万人减少到31.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7.2%下降到10.5%。目前,全市已建成中心村60个、聚居点1248个,12.8万户贫困户住进了“小洋楼”,实现了“一步跨千年”的愿景。
中营村位于巴中经济开发区兴文街道办事处,辖8个村民小组445户1765人,属贫困村。该村八社佛爷梁59户245人处在滑坡点。为改变贫困群众恶劣的生存条件,去年3月底,经开区在中营村规划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拟建47栋94套川东北民居,彻底解决佛爷梁滑坡地质灾害问题,已妥善安置受威胁群众28户100人。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市易地扶贫搬迁将遍及全部201个乡镇2266个村,计划搬迁105101户372772人(2016年度将涉及178个乡镇500个村,计划搬迁21962户78358人),搬迁人口是“十二五”期间的11.3倍,计划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易地搬迁任务。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52514户182479人,同步搬迁52587户190293人。
坚持政府主导 突出群众主体
“故土难离,让村民搬迁哪有那么容易哦。”恩阳区高店子村村支部书记董世勇回忆,当地的干部挨家挨户讲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把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一条条念给大家听,再带着村民到邻村参观新居,算对比账……终于,大家开始主动搬、自愿搬了。
易地扶贫搬迁是一项大工程,怎么搬、谁说了算?“既要有政府的主导作用,也离不开群众的主体作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我市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始终坚持“政策公开、对象公开、补助标准公开、申报程序公开”原则,突出群众是搬迁的主体,在迁、建、管各个环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易地扶贫搬迁前期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强化政策宣传,重点就易地扶贫搬迁的安置方式、搬迁对象、补助标准、认定程序、房屋标准、建设方式、配套设施等内容进行宣传,针对群众关心的搬迁后土地、山林、户籍等问题进行回应。在搬迁方案的制定上,充分尊重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特点,合理确定安置方式,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在决定是否搬迁的问题上,各级党政不搞大包大揽、不搞行政命令,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由真正符合搬迁条件的贫困群众说了算。
为保证住房建设质量,让搬迁农户住上“放心房”,我市编制《乡镇和村庄房屋建造技术及管理导则》《农房建设标准图案》用以指导住房建设,在全市所有乡镇设立建管站,配备乡村规划员、建管员,组织市县工程技术人员、质量安全监管人员挂包中心村、聚居点建设,确保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全覆盖。项目竣工时,组织村民代表测评验收,测评未通过的由施工单位整改,直至复查验收通过为止;项目建成后,全面公开财务收支情况,通过“一事一议”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建得成、管得住、用得好。
南江县沙河镇上营村村民陈敬友从干旱缺水、容易滑坡的山上搬到平坦的聚居点,最大的感受就是住得放心。“我以前住在山坡上,下雨天老担心山体滑坡,现在住的房子从建筑材料到打地基,每一步我都牢牢盯着,能住进这么结实的房子,天天都能睡上安稳觉了。”陈敬友满足地说。
激发各方活力 保障资金投入
“十三五”时期,我市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总投资184.24亿元(2016年度计划总投资38.41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30.25倍。
项目资金从哪里来?为了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有效实施,政府进行统筹协调,整合交通、水利、农业、畜牧、教育、卫生等项目资金,捆绑投入工程建设。同时,采取农民自筹、银行信贷、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工程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以前是外边下大雨,屋里下小雨。”通江县方山村贫困户李文生从漏雨的土坯房搬进两层小楼感叹不已,“没想到活到70多岁了,还能住进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里!”李文生告诉记者,他现在住的房子有136平方米,自己只付了2万元,其他建房子的钱来自当地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
李文生所在的原方山村海拔跨度大,属于通江县典型的贫困村,当地政府根据方山村的实际情况,实施易地搬迁政策,农发行通江县支行作为四川省首家“易地扶贫搬迁贷款”试点机构,2015年通过政府投融资公司向该村注入贷款资金3944万元,新建农房56套,全部用于安置贫困户。农发行通江县支行行长张芳说,根据农发行出台的易地搬迁贷款信贷政策,通江支行率先发放了四川省农发行系统第一笔易地搬迁扶贫贷款8亿元,资金注入为政府及时解决了易地搬迁资金瓶颈,加快了项目进展。
“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据国开行四川分行高级客户经理马长有介绍,国开行四川分行已经向四川省授信485余亿元,覆盖116万余人。
在中央、省预算内资金下达前,我市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对接银行信贷支持,提前启动“十三五”开局之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目前,由农发行投放“十三五”首批易地扶贫搬迁贷款的项目已全部开工,计划总投资54.6亿元,其中农发行贷款39.99亿元,项目资金14.61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3.41亿元,超时序进度28.6个百分点。已建设安置点69个、道路921公里、集中供水点100处、电网82处、网络93处;建设卫生院、幼儿园、文化室、综合服务社区等11.05万平方米;复垦宅基地3030亩。
我市还通过采取多元政策配套、多种措施确保在易地扶贫搬迁中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原住户与迁入户基本趋于平衡,避免新的矛盾,对搬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落实国家、省资金补助政策,捆绑使用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资金、省级政府偿还的地方政府债务资本金、由地方政府偿还的固定回报率为1.2%的专项建设基金和国家财政贴息90%的长期低息贷款,按人均5.775万元(其中住房建设补助资金约3.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助。
灵活用好用活国土资源部支持巴中脱贫攻坚、允许扩大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范围的政策,尽量争取将贫困村和移民区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区,坚持建新必须拆旧,按拆除建筑面积给予补助,节余的土地面积另按50元/平方米给予奖励,户均可获得8万元资金补助。同时,整合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危旧房改造、倒房重建等政策,分别按条件纳入补助范围。今年2月,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积极支持扶贫开发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后,我市与成都高新区达成了4500亩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协议,每亩指标使用价格达29.5万元,可为我市筹集超过13亿元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群众易地搬迁。
完善配套建设 培育产业发展
春风拂面杨柳青,蜿蜒的青石板路串起漫山遍野姹紫嫣红。
“谁会想到一个荒坡地会变成‘聚宝盆’。”平昌县中岭村村主任郭飞介绍,村里通过聚居点建设,将腾出的宅基地与原来的承包地进行规模化整理后,建成农业科技观光示范园,成立草莓、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以“农家乐”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人均增收逾2000元。
“持续推进‘1+6’扶贫模式,坚持成片推进、整村实施、精准到人的推进机制,将生存在北部高寒山区、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的农户向浅丘坪坝地区搬迁,做到群众搬迁到哪里,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公共服务布点到哪里,现代产业发展到哪里。”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王伟介绍,易地扶贫搬迁只能解群众住房之困,增加群众收入才是搬迁的最终目标。
一手抓搬迁安置,一手抓产业建设,我市把搬迁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在各县(区)的乡村旅游环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巴药产业基地、食品工业园区、小微创业园区、物流园区等地,与城镇社区建设统筹规划实施,组织搬迁群众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引导搬迁群众就近在产业园区就业,使其逐步由传统农民向生产工人转变,让群众在直接获得建房补助的同时增加劳务收入。同时,引导搬迁群众将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源向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流转,促进群众增加经营性收入,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促进群众增收。
据悉,“十三五”时期,我市计划依托1273个新建或已有的安置区集中安置97218人。其中,仅依托产业发展的安置区将达1117个,可安置87926人,占集中安置总人数的90.44%。
为提高搬迁户的生活质量,所有安置点将全部实现“五化五通五有”,即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通讯,有活动广场、有购物中心、有卫生室、有文化站、有垃圾收运点。凡是片区或村引进的业主、回引创业的企业,均将该区域内的贫困户、移民搬迁户全部纳入产业链条,带动发展。对搬迁户和贫困户,逐户制定产业发展计划,实施产权入股、园区务工、经商开店、互助合作、提供公益性岗位“五个帮扶”,确保每户有1个以上增收致富项目。将贫困户、移民搬迁户纳入技能型人才、创业型人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实用技术和再就业“五大培训工程”,做到搬迁户中劳动力当年培训全覆盖,确保每人掌握1至2项职业技能或农村实用技术,真正实现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使巴中的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产业逐渐兴起,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如今走进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让人感觉城即是村,村又是城,城乡一体,村镇一体,一幅美丽富裕的新村画卷由此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