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巴中市减少贫困人口达55.3万

16.03.2016  10:55

 

      南江县黑潭乡南鹰村特困户谭元德通过精准扶贫,早在前些年便住进了村里统一规划的“巴山新居”廉租房,不仅如此,通过产业扶贫项目,他还建起了两亩茶园,每年增收8000元以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近五年来,像谭元德这样顺利脱贫的群众达52万。

  一年开好局,五年大发展。5年多以来,“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扶贫新路子,正补齐全市同步小康最大的“短板”。

  截至目前,贫困人口由“十一五”末的87.1万下降至“十二五”末的31.8万,五年时间减少贫困人口55.3万,贫困发生率由27.2%下降到10.48%,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明显加快。

      年均减贫十余万

      高位打造脱贫攻坚起跳平台

  2010年底的一份数据显示,全市还有87.1万贫困人口。

  贫困人口一日不脱贫,构建小康社会无从谈起。

  时间不等人,摆在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面前的问题是: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以及检验和考核干部政绩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究竟应该怎么干?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带着问题和思考,市委书记李刚率先垂范,走村入户,访民生、问需求、谋对策,就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密集调研,足迹遍布贫困区。

  火花在交流中闪现,思路在调研中清晰——经过调研,我市新时期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逐渐成型,即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将全市农村连片规划为100个扶贫开发区,缺啥补啥,大规模重点解决阻碍发展的共性和突出问题,实现公路连通、产业链带、新居连块、基本公共服务连城。

  随后,一场以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逐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的扶贫攻坚战全面打响。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1+N”政策文件出台落地,贫困“政策大礼包”不断落地。

  针对扶持生产和发展就业一批,全市建起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基金,专门为贫困户提供1-5万元的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

  针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全市为无力建房的农村特困户建设廉租房。按照新建、改造、保护三种类型建设,到2020年,全市还要完成21.06万户农村危旧房改造,涉及贫困户12.6万户。

  针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全市对因病、因残致贫、返贫的,正在组建专家医疗队伍进村入户开展免费诊断,后期治疗医院将开绿色通道,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大病救助等将联动解决医疗费用问题。

  针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和生态补偿脱贫一批,贫困家庭孩子读书,上幼儿园的将免除保教费;上普通高中的,按全市平均35%的比例免除学生学费,按资助比例提供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2000元……

  扶贫开发不断加力,财政特惠政策持续跟上。立足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建设平台,争取到中央、省各类财政扶贫资金9亿余元,扎实推进贫困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业、增收产业培育、农户环境改善、公共服务提升和农户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了专项扶贫的主力军作用。

  坐在青瓦白檐的新房前,平昌县元山镇中岭村73岁贫困户谢孝珍这样形容现在的生活:公路修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屋里头,增收致富不再愁。谢孝珍如今的幸福日子,得益于新世纪以来各种惠农政策共同作用、各方力量合力攻坚的大扶贫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大扶贫带来了大变化。

      ——贫困地区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底的3847元增长到2015年底的9140元(预计数),年均增长18.9%,年均增幅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2个百分点(按预计数测算),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4缩小到2015年的2.6,农村人口的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1年以来,新村道通畅率达100%,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3万余处,建沼气池5.7万余口。行政村通电率达100%;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改善了5000余户2万余人的生存条件。

  ——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成了百余个村级综合服务室建设,村卫生站覆盖率达100%。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有线电视覆盖率99.6%,启动实施“宽带乡村”,农村信息化进程加快。

  “从2011年至今,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从87.1万余人减少到31.8万人,年均减贫10万余人。”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表示,扶贫政策给力,贫困人口民生明显改善,制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瓶颈逐步缓解,贫困地区站上了科学发展、发挥后发优势的新“跳台”。

      扶贫机制深入变革

      减贫动能不断凝聚

      扶贫没有终点,改革没有止境。

  确保2020年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仅靠常规措施和手段很难实现,扶贫工作必须添动力、增效率。秉承创新精神,巴中始终在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扶贫之策……

  从试点到推广,从雏形到模式,一路探索、一路实践、一路总结,点面结合“1+6”扶贫模式逐渐成型:以“1”个服务型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同步推进以“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为重点的“6”大扶贫工程。

  巴州区水宁寺镇枇杷村,如今村道公路通到了每个村民小组、村小学成为周边硬件设施最好的学校、核桃产业园、银杏产业园即将形成……谁能想到25年前这个被称为“三不通”(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自来水)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人们羡慕的富裕村。这些变化得益于该村残疾村支书杨斌25年如一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持。

  “没有好支部,就没有带路人。”在外出务工成主流的今天,建设一支“永不撤离的扶贫工作队”成为扶贫攻坚的头号工程。通过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培训提升、后进整顿、下派年轻后备干部挂职等措施,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引导发展经济组织、集体组织、群团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

  搬把躺椅,在自家新居院里尽情享受着柔柔的阳光,空山乡中坝村74岁的老人张明光脸上满是惬意。

  “以前的土墙房,阴暗潮湿,墙壁被烟火熏得黢黑。一到下雨天,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谈起以前的住房,张明光感觉有些“不堪回首”。2012年,中坝村开始建设“巴山新居”聚居点。通过政策项目打捆,张明光住进了宽敞明亮三居室。

  “年年灾害年年救、年年倒房年年修,一代人修几次房、代代人为修房忙”,这是巴中因房致贫的真实写照。2010年末,全市像张明光老人这样居住土坯房(危旧房)的贫困群众有31.89万户。

  一定要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围绕同步全面小康目标,坚持“先难后易”,以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为突破口,把“巴山新居”纳入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和聚居点四级城镇体系,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洪水淹没区、地质灾害隐患区等的贫困户实行易地扶贫搬迁,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场体系、社会管理,实现城乡同发展、共繁荣。

  按照“巴山新居+特色农业+生态旅游”大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茶叶、巴药“三百工程”和有机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全市特色种植业基地达107余万亩。“巴中云顶”茶成为“千亿川茶产业战略基地”,米仓山核桃、通江银耳被评选为“天府七珍”,“巴食巴适”区域性农产品公用品牌走俏市场。

  完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让扶贫救穷的钱花在刀刃上;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形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特惠服务;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广泛动员汇集更多扶贫资源……一系列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创新机制相继出炉,成为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的根本动力。

  “一系列改革让基层扶贫更有干头,我们一定甩开膀子好好干,不拖全面小康的后腿。”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说。

      全面摸清贫困“家底

      精准扶贫深入推进

  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常规招数无法奏效,脱贫攻坚更需要一个好思路。

  脱贫,扶贫,巴中不搞“一刀切”,小康不喊“齐步走”。

  因户施策,户户建有脱贫台账。近年来巴中坚持在片区脱贫攻坚中突出精准扶贫,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扶贫,就是要准确找出贫困人口,搞清楚致贫原因,再逐户对症开方,制定帮扶措施,针对性扶持直至脱贫。

  精准扶贫,精准实施是关键。运用精准扶贫数字管理系统,动态管理监测扶贫对象,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因户因人分析致贫原因,结合贫困群众意愿制定个性化帮扶措施,确保措施到户精准。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基础。为力争扶贫对象精准,各地严格按照标准、程序阳光操作,增加群众知情权和参与度;组织各级督查,开展“回头看”,挤出“水分”。在此基础上,脱贫的出去,返贫的进入,动态调整管理。

  找准贫困户后,干部驻村帮扶及时跟进,架设起精准扶贫的“管道”。目前,基本上每个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为进一步做实“挂包驻帮”,加大驻村工作督查与考核,确保因村派人精准,我市还探索制定《巴中市贫困对象退出办法》,分年下达脱贫目标,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减贫评估,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因人因地精准施策,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工程。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同时因地制宜采取多渠道、多样化的路径,尽快让扶贫对象精准脱贫。

  通江县诺水河镇梓潼庙村村民朱学军清楚地记得,为了帮助他发展银耳产业,镇政府的驻村干部和村里银耳种植公司的技术员就到他家来了5次。种多少、用哪里的地、如何选种等,驻村干部和技术人员亲自上门指导。

  “我们坚持因户施策的精准扶贫模式,为每户贫困户找到适合他们的脱贫发展路子。”通江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万学成说。

  恩阳区关公乡西南村村民周太福被识别为“产业滞后型”,帮扶干部帮他制定脱贫计划是发展生态葡萄产业。协调贷款起步、技术培训指导、联系渠道外销……去年周太福家仅靠葡萄就收入6万多。

  精准不仅体现在“”上,也体现在“”上。对基础条件较好的片区,规划建设中心村和聚居点,加快推进“五化、五通、五有”(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讯,有活动广场、购物中心、卫生室、文化站、垃圾收运点),借助市场力量跨越式扶贫;对一般条件的区域,突出解决“改善生产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升造血功能”三个基本问题,实行渐进式扶贫;对条件较差和不宜人居的区域,采取易地扶贫搬迁,重点解决好路、水、电等基本设施配套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实行保障式扶贫。

  时不我待。即将过去的“十二五”,注定要在我市扶贫开发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对新的起点,巴中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7月中旬再次开出全新的决战扶贫攻坚“施工图”:集中连片实施“1+6”扶贫工程,突出抓好“五个一批”,推进产业园区、新型社区、田园景区“三区同建”。力争到2018年末,五县(区)和69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1.8万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到2020年末,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

  “决不能让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把钱用在刀刃上,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王伟说。(巴中日报)

      原标题:脱贫攻坚的“巴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