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寻亲会上与“姐姐”相遇 他们真是姐弟吗?

30.05.2016  13:46

  周女士在成都与疑似自己失散30余年的弟弟相见。

  寻找弟弟是周女士母亲的心病。

  周菊芳

 

  8岁时与弟弟分离,从此杳无音信。三十多年来,她曾陪着母亲沿着铁轨线,挨家挨户寻找弟弟的下落;

  杨海军

  6岁时与姐姐分离,被拐卖到安徽,流浪街头,靠在火车上捡酒瓶为生,却从未忘记寻找四川的家。三十多年来,他十几次扒火车来到四川打探家人,但没有一点家人的线索。

  他们的命运轨迹在成都交织在了一起。5月28日,在一次寻亲活动上,周菊芳和杨海军坐在了同一张饭桌上,彼此打量起对方的长相,“就是觉得亲切”。当彼此讲述着离散前的儿时记忆,有很多相似和巧合。他们都惊叹:难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自己寻找了30多年的亲人吗?

  A 寻亲会

  “当她向我走来,我不敢看她

  5月28日晚上,宽窄巷子一个饭店里,一个寻亲聚会即将开始。杨海军站在走廊上,迎接失孤家庭和志愿者们一一到来。这种活动,对于参加数十次类似活动的他,已习以为常。突然,一位中年妇女出现在眼前,不停打听着聚会的地方。

  杨海军仔细观察着这位女士的面容和举止,“突然涌来一阵莫名的亲切感”。他欲上前相迎,可当她走近,却转身离开不敢直视,“这个女人和我长得有点像,难道是自己的错觉?

  聚会上有十多个家庭,杨海军恰好和她坐在一桌。谈话间,每个人都讲述着各自寻亲的故事。这时,一个人突然说:“你看,杨海军和周菊芳的样子是不是有点像?”所有人仔细打量,都笑着说,“你们是不是就是各自要找的姐弟?”周菊芳外表平静,“其实内心很激动”。她忍不住把杨海军的照片发给家人辨认,表叔和表嫂都激动地说,“和你弟弟好像”。同样故作镇定的杨海军也不断想着,“难道真是我苦苦找了30年的姐姐?

  B 姐寻弟

  父母离异弟被爸抱走后失踪

  周菊芳的背包里,揣着一张过塑的寻人启事,照片上是年迈的老母,下面写着弟弟的名字和失踪日期:周继银,1981年8月5日。

  周菊芳的老家在资中太平区一个山村里,本是幸福的一家四口。7岁那年,父母离异,母亲搬出了家,父亲长期在外,十几天才拿点粮食回来。她时常自己搭起灶头生火做饭,挖田里的红苕和弟弟一起吃。冬天山里下起鹅毛大雪,姐弟俩经常挨饿受冻。母亲不忍,偷偷将两人接走。

  后来,母亲改嫁至安岳县一户人家,1年后生了妹妹。此时,父亲找上门来,用身上仅有的呢子大衣作抵,将姐弟俩接走,“我和弟弟拽着妈妈不肯走,妈妈舍不得,偷偷把呢子大衣退给了父亲,赎回了我。弟弟跟父亲回了老家。”周菊芳说,这一别就是30多年。

  虽然老家离安岳只有几十公里路,但父亲和弟弟一去如同石沉大海。十多年来,只听到过关于弟弟失踪的只言片语,“听爸爸对别人说,弟弟丢到朋友家里。后来,朋友家里的人死的死,走的走,早就找不到人了。”寻找弟弟成了母亲的心病

  分散后不久,母亲得了脑膜炎,但梦里时常喊着“二娃子”(弟弟昵称),平日一说起弟弟便黯然泪下。“一定要找到你弟弟”,母亲将此生最大的心愿托付于她,但儿时残缺的记忆根本无法拼凑出弟弟的详细信息。

  19岁,周菊芳来到成都打工。这期间,只要趁人不在,母亲就会溜出家去找弟弟,几天几夜在外流浪,找不到回家的路就风餐露宿,甚至捡垃圾吃。有一次,舅舅打来电话,说母亲离家好几天了。她赶回家,拿着母亲的照片,沿着铁轨线,挨家挨户寻找,从简阳、资阳到内江,寻找了足足十多天,终于在一户人家找到了她。“我不愿看见母亲每天以泪洗面,但自愧有心无力……”周菊芳说。

  C 弟寻姐

  被卖三次 靠火车上捡酒瓶长大

  黝黑面庞,一脸胡渣,破旧的帽子下是一双充满血丝的眼睛。杨海军说,这段时间他几乎没合过眼,心情难以平静。

  他依稀记得,小时,因为贪玩上了一辆车,下车后已是天黑,一男一女将他带上了火车“找妈妈”,后来就到了安徽蚌埠。一年之内,他被转送了三次人家。每一次他都会跑,但被追回来后他都会遭遇一顿暴打。一个下雪天,他挨打后被绑在外面冻了一夜。那家人一怒之下扔下一句话:“找家就去四川找!

  杨海军被逐出家门,成了流浪的孩子。白天靠在火车上捡酒瓶换馍吃,晚上就窝在公园的长凳上睡觉。长大后,他四处打工,当过帮厨,做过包装工,给人放过牛,还在新疆摘过棉花。扒火车回川 寻找“蘸辣椒的豆腐

  寻家是杨海军一生的愿望。在他关于家的记忆里,那是一间坐落在三面环山的农房,一口装满井水的石缸,邻居曾被牛顶瞎眼睛。还有,最爱吃的是蘸辣椒的豆腐。

  “家附近,有个带‘阳’字的城市。”12岁时,他便扒火车到了四川绵阳,下车后满大街瞎找,钱花光了,又有回安徽。后来,他每次打工凑够几十元钱,就坐火车到广东、福建、新疆、上海、南京、厦门、云南寻找线索,但很快都被他排除,“那里根本没有蘸辣椒的豆腐,吃穿更和我记忆中的不一样。

  杨海军说,小时候养父母家没有给他上过户口,30年来,他一直没有户口本、身份证,外出只能扒火车,找不到正式工作。2008年,杨海军带着女朋友到江油定居,在乡下租房,靠走乡串村卖些二手衣服为生,月收入仅为1000多元,但他并未停止寻家的脚步。

  D 等鉴定

  做了DNA比对才能确定

  即使不是姐弟也以姐弟相待

  30多年的寻找,因为一次偶然,周菊芳和杨海军走到了一起。

  去年夏天,志愿者告诉周菊芳,杨海军的情况和他弟弟的有些相符,周菊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与杨海军通了电话。杨海军说,自己有个姐姐,母亲患病,后来改嫁,还生了个妹妹,家里有口大水缸和四方桌,一个男娃娃经常到家里来吃饭……

  “这些细节很多都一样,尤其是母亲改嫁生了女儿这一点,有太多巧合。”那晚,周菊芳一夜没合眼,她恨不得马上拿起电话把喜讯告诉给母亲,带着她去江油找杨海军,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万一不是,岂不是让妈更加悲伤。”周菊芳说,现在只有作了DNA,才能最终确定关系。

  28日,寻亲活动结束后,周菊芳和杨海军到一间铺子里吃了炒饭,谈笑如朋友一般。杨海军说,虽然迫不及待,但始终隔着一层“”,为了尽快确认关系,他将尽快联系当地公安机关做DNA比对,“如果成功,我的心愿算圆满,如果不成功,日后也会对周菊芳以姐姐相待。

  华西都市报记者 李天宇 摄影雷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