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夏对口协作十七载 创造扶贫攻坚“闽宁模式”

24.10.2013  16:32

苦瘠甲天下,自古西海固。

  1996年国务院扶贫协作会议决定,福建对口扶贫宁夏回族自治区。由此,福建把帮扶重点落在了穷出了名的西海固。

  市县结对、选派挂职干部、召开联席会议、产业帮扶……17年来,闽宁各级党委、政府携手,积极探索一条东西结合、扶贫攻坚的科学发展之路,誓为西海固拔穷根。

  搬出大山,130多个闽宁示范村遍布宁夏

  贺兰山脚下的银川市闽宁镇,是闽宁协作共建生态移民村的起点。福宁村老支书谢兴昌,就是一本闽宁镇的“镇志”。17年前,谢兴昌带领乡亲们从西吉县兴隆镇移民搬迁到这里,见证了闽宁镇的发展。“那时的闽宁镇叫玉泉营,一片戈壁荒滩。天上不飞雀雀,地上不长草草,风吹砂石满地跑。很多村民找我诉苦。老谢,这里跟咱山沟沟有啥区别啊?我说,等着吧,国家的好政策要在咱这里开花呐!

  不出所料,1997年,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决定,连续三年,福建省每年从财政拿出1500万元,用于双方议定的扶贫协作项目,共同建设“闽宁村”。

  按照“两年建成,三年解决温饱,五年脱贫”的发展目标,提前一年完成道路、学校、村部、卫生院、邮电、市场和一二级扬水灌溉及井灌工程等基础建设。

  同年7月15日,玉泉营吊庄更名“闽宁村”,移民们的好日子从此起步。种蘑菇、种葡萄、养黄牛,福建人过来手把手教技术。16年,原本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元的穷村子,华丽转身,人均纯收入增加到4685元,增长8倍多。

  “苦咸水、没有电、不通路……这就是老家。”谢兴昌想到老家的穷,脸上仍然会露出苦相。如今,“乡亲们都住上了新房,100多户开上了小汽车。”老谢笑得很灿烂。

  “闽宁村”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个缩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心县惠安新村,盐池县南苑新村、北塘新村,原州区团结新村、利民村……17年,130多个“闽宁示范村”遍布宁夏大地。17年,福建省财政援助资金总额近3.54亿元,各对口扶贫协作市县(区)对口帮扶市县区援助4.15亿元,社会各界援助折款1.72亿元。仅2012年,福建省对口市县(区)帮助宁夏建成20个生态移民新村,搬迁移民19202人。

  泾源县六盘山镇集美村,是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子不大,村广场却格外气派,文化墙、卫生室、村小学一应俱全,按标准建造的每户80平方米小院整齐划一。

  “我家原来在那边的山沟沟里。”指着远处山峰,新搬迁来的回族老汉马成虎告诉记者,自己在山谷中过了近70年,喝了70年的雨水。去年,厦门市集美区对口帮扶,拿出百万资金,让生活在大山中五个村360户居民搬迁出来。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每天洗上热水澡。”马成虎激动地说。

  而在村支书王为宁看来,集美区的对口帮扶,不仅仅是几百万的资金,更是一种来自发达地区的观念。在集美区的建议和支持下,集美村率先在全县推开了网格化管理,用赠送的电脑实现了村务信息化覆盖,还推动了村级文化建设。

  今年春节,在集美村第一届“村晚”上,马成虎毛遂自荐,高歌一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发了乡亲们一场大合唱。

  从只懂农活到搞产业,致富有了新动力

  “搬出来,只是第一步。”宁夏扶贫办主任董玲说,“1998年第三次闽宁协作联席会议决定,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发展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和能带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在这一背景下,福建的菌草产业来宁夏安家。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先后派出15批205名技术人员到宁夏传授技术,在闽宁镇及彭阳等8个县的移民村建立食用菌示范点。

  彭阳县长城塬村,由福建省投资245万,带动投资1600万元的“闽宁现代食用菌产业示范园”规模初显,200多个智能温控室里的各种食用菇,长势喜人。

  “培育菌菇,提供菌种,传授技术,帮助销售。仅此一项便能为每户农民平均增收3000元。”福建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林戎斌主任说。

  从土棚到日光温棚再到彩钢板恒温室,2007年,林戎斌从福建到宁夏6年来,不断探索着如何让移民告别看天吃饭的古老种植方法,越干越起劲。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过去老百姓不要的玉米芯、麸皮、玉米粉,都成为制菌种的好原料。今年我们还开发出在移民废弃的窑洞里培养菌种的技术,研发了菌菇生产废渣转换为牲畜优质饲料技术。最近已有福建企业准备在附近投资3000万建生物饲料厂。

  移民翁海礼,成为窑洞育菌技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3年前他搬来村子后一直在示范园打工,认准了菌菇产业的前景。“搬出来才发现,咱农民还可以这样活。过去我有80亩地,干驼了背一年毛利才6000元。现在我只要三个窑洞,一年就有6000元纯利,将来我准备把周围的窑洞承包过来。”老汉虽已65岁,却雄心勃勃。

  不过,在林戎斌看来,变化远不止于此,“未来,我希望把长城塬村的农民转换为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工人。”为了这一目标,一个由闽宁协作资金投资100多万的培训中心,正在园区里筹建。

  林戎斌的观点,与远在西吉县的华林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老总林水英不谋而合。这位来自福建的“全国种粮女标兵”,正忙着在西吉县种大棚蔬菜。

  登上位于将台镇的华林冷凉蔬菜基地观景台,数百个设施大棚在阳光下蔚为壮观。大棚里,工人正忙碌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这个基地辐射西吉县4个乡镇36个村小组,很多都是生态移民村。附近村的务工人员每天乘坐公司大巴车上班,一年务工7个月,收益达15000元。”公司副总徐金国介绍。

  适宜的气候、便宜的人工、优质的土壤条件……如今,华林公司已经发展到7个生产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不仅帮扶福建援建了移民村,更带动周边8个乡镇36个村千户以上的农民种植蔬菜2万多亩。

  “公司的愿景就是要把生态移民、设施农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十年就会有大变化。”徐金国笑得很自豪。

  17年来,闽宁两省区连续召开了16次联席会议,积极鼓励福建企业来宁夏贫困地区寻找商机。西吉的国圣食品有限公司,吴忠市太阳山镇沙泉村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同心县红枣基地,永宁闽宁产业城,西吉、隆德、盐池、红寺堡闽宁产业园……这些建在移民点或吸纳移民务工的福建项目,如今已经遍地开花。目前,福建在宁企业和商户有4000多家,闽商3万余人,为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注入了持久动力。

  迈向城镇化,踏上转型路

  闽宁是个小镇,笔直的水泥路边,广场、商店、医院、学校应有尽有,标准化的住宅小区整齐排列。进城的人就在牌坊下等候班车,不时有拉着各种建材的大货车进出。小镇颇有城市味道,宁静中又透着繁华。

  走进闽宁镇的德龙酒业有限公司的10万亩葡萄种植园,绵延的绿色沁人心脾。葡萄架下,福建籍老板陈德启自豪地介绍:“这里的砂石土质、气候条件比得过法国的波尔多。我们能酿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老陈的企业对口闽宁镇招工,目前已有2500多人在企业打工,未来可解决1万余人就业。

  兴隆村村民王玉川,每天坐德龙公司的班车上下班,每天工钱100元。“过去在老家山沟沟有啥盼头?守着七分地看天吃饭,一年能混个肚饱就不错了。现在家里的七亩地流转给企业,每年收入上千元,就在家门口打工。今年光在葡萄园打工就已经挣了一万多元呐!”算起收支账,老王乐呵呵,修剪葡萄枝的手翻动得更快了。

  “这两年,我们镇上培育了近千名技术工,焊接、瓦工、木匠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下一步我们希望这些走出去的技术工人能够把观念、技术、市场带回来在镇上创业。”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文化培训中心前,镇党委书记钱冬说。

  闽宁镇迈向城镇化的脚步很轻快:全镇投资2.3亿元完成了小城镇一期建设项目,一个全新的闽宁风情街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中的闽宁产业园已经有数家福建企业入驻,闽宁协作资金投资的家庭式养牛场已经发展到数百家……

  同样的变化,发生在另一个闽宁示范村——泾源县冶家村。

  在福建挂职干部柯震敏的带领下,记者一路参观,各式院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六盘山脚下,笔直的水泥路宽敞得可以让两辆大巴车错车而过,村子干净整洁。“近两年,闽宁协作资金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村子进行规划改造。未来,我们要让这里成为泾和源镇围绕六盘山和老龙潭核心景区的重要部分。”柯震敏说。

  为此,凭借闽宁协作资金,小村拓展了道路,改建了学校和卫生所,开展了农村清洁工程,修建了统一的化粪池……村民们还接受了农家乐经营、服务业发展、苗木种植培训,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过万。

  在村子“一号大院农家乐”,店主冶三成向记者详细介绍了冶家村的来历:“2005年一场大山洪,村子几百户居民遭了灾。在政府的支持下,冶家村搬迁至此。过去靠山吃山,养殖业几乎将山林毁尽;如今我们有了致富的‘绿色银行’。真要好好感谢福建的援宁干部。

  冶三成给记者透了个底:农家乐一年收入20余万,苗木一年收入20余万。他指着自己的别克轿车说:“我已经带着家人把西北游遍。虽然在城里买了房,但我就爱住在这里。

  不用进城,但过上了城里人生活。

  武夷山六盘山山山相连,闽江水黄河水水水相融。

  十七载,闽宁协作,犹如一辆快车,载着西海固移民驶向幸福,也让更多身在大山中的群众,看到了迈向幸福生活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