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 不让老百姓“被小康”

16.12.2014  11:45

  多年以前,如果你去过盐边县格萨拉等西北部高寒山区,你会看到有大片大片荒芜的土地,而这些地方以前都是茂密的森林。这就是过去刀耕火种所遗留的生态创伤。由于土地贫瘠,又买不起肥料,村民们为了有个好收成,往往把过去开垦出来反复耕种后没有养分的土地抛荒,重新开荒林地,栽种土豆、荞麦等作物。由于喀斯特地貌特征,地表涵养水分的功能极差,缺水导致生态恢复极其困难。人类每前进一小步,森林就后退一大步,长此以往,形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但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下,他们只能向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森林退步了,生态恶化了,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贫困面貌依旧。

  寒风刺骨的冬日,站在苍凉的黄土地上,我们既为这些消失的森林痛心,更为当地群众的贫困而揪心。

  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生态移民、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口帮扶等扶贫措施,当地村民告别了透风漏雨的“横板房”,住进温暖结实的砖房和土墙房;告别了“刀耕火种”,发展起了种养殖和旅游业;告别了“交通靠走、通讯靠吼”的历史,用上了汽车、摩托车、手机、电视等现代工具。如今的格萨拉逐步走上了生态保护、旅游开发与群众致富增收相得益彰的良性发展道路。

  格萨拉的变化,只是我市近年来大力实施扶贫攻坚,带动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为确保2020年以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市还将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扫除扶贫盲区,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不让贫困农户“被小康”。

   小康路上 贫困群众不能掉队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于攀枝花来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边远民族地区的群众。

  米易县麻陇彝族乡新田村地处二半山区,由于干旱缺水,村民过去只能在雨季期间栽种玉米、土豆,由于土地贫瘠、产量低,村民不仅吃不上米饭,甚至连肚子都填不饱。

  近年来,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新田村村民开始种植烤烟、核桃,养殖山羊,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收入逐渐增加,手上宽裕了,吃大米饭已不再是个难题。截至目前,新田村户均种烟达7亩、核桃达23亩。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3600余元。“现在收入多了,大米饭想吃就吃。”村民马德银对记者说,露出一脸憨厚的笑容。

  开发建设50年来,攀枝花已从昔日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钒钛之都、阳光花城、康养胜地。然而,城乡二元结构的“剪刀差”却越来越大:不仅有现代化的大工业,也有“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不仅有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也有闭塞落后的边远农村;尽管创造了全省第一的人均GDP,也有许多边远地区的居民仍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处于贫困状态。

  面对攀枝花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的确保2020年以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市政府清醒地看到,没有边远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攀枝花的全面小康。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是攀枝花率先在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攀枝花要实现全面小康,贫困地区的群众不能掉队。”为尽快补齐全面达小康的“短板”,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实施了“8+8”对口援边、“百千万·干群心连心”、“挂包帮”等系列扶贫工程,积极领导、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带领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实干,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近三年来,我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智力扶贫和社会扶贫,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就。到2013年,全市农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7273元,比2010增长2663元,增幅为37%,完成了省下达的脱贫减困5.3万人的目标任务,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8.5万人减少到3.2万人。截至目前,全市边远地区贫困乡村水、电、路、房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增长,向共同小康迈出了坚实的步子。

   扶贫攻坚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近日,记者在米易县白坡乡油房新村看到,一排排漂亮的乡村别墅挺立在宽阔的公路旁。

  “公路修到家门口,房子变成小别墅,山上有果园……我们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往后的日子就不愁咯!”村民彭友发高兴地对记者说,以前路不通,出行不便,大家种的青椒、核桃都运不出去,有的甚至就烂在树上。

  为让边远民族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米易县利用攀枝花农商银行帮扶贴息贷款资金帮扶油房村民建设新房,并扶持养殖大户19户,新建核桃基地200亩,实施核桃品种改良3000亩。此外还实施了3.2公里的南七路支线硬化,使油房村和附近村组千余名群众出行及物资运输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梦想照进现实,幸福触手可及,目前,整个油房村村民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下一步,米易县将充分利用建成的水利基础设施,加大对特色林果业项目的技术服务,加强产业结构优化和品种改良推进步伐,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让特色产业早日见效,让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以南七路的全线贯通为契机,在李明久、油房发展油菜、樱桃及油桃产业,着力打造普威——白坡——麻陇旅游观光新路线,推动“三产”发展,为农民持续增收创造新途径。

  而在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在一年多前,一条6500米长的加厚镀锌、防水防锈管道从金沙江边“爬上来”,把江水引到家家户户,让这个长期饱受干旱困扰的历史文化名村终于解了渴。“以前没有水,一旦发生火灾都找不到水来灭火。”村民起家财对记者说。

  自从有了水,迤沙拉村积极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规模种植向日葵。今年国庆长假期间,以向日葵花海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了数以千计的市内外游客,让村民尝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甜头。

  记者从市扶贫和移民局了解到,经过前期的扶贫攻坚,当前,我市贫困地区逐步实现由粗放经营向依靠科技开发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提高扶贫效益的转变;实现扶贫投入由零星分散向捆绑资金、集中投入、整村推进的转变;实现由各自为阵、独立作战向专项扶贫、社会扶贫、行业扶贫“三位一体”统筹、协调的大扶贫格局转变;实现扶贫开发点多面广、普洒小雨,向以发展增收产业为主,基础、卫生、教育、社保等综合推进、逐村整体解决问题的转变;实现普惠性扶贫到瞄准扶贫对象、精准扶贫的转变。

   全面小康 补齐短板任重而道远

  “如果没有相关部门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们女儿就读不成大学了。”近日,盐边县永兴镇范村村民李继才对记者说,女儿很懂事和自立,不仅学习成绩不错,还参加了勤工俭学活动,都不再向家里要生活费了。

  今年7月,获悉女儿被四川师范大学录取的消息时,李继才和妻子彭友琮当时的心情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女儿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忧的是一贫如洗的家里根本拿不出钱供女儿上学。李继才一家是二滩移民,由于土地少,李继才让妻子在家耕种仅有的一亩田,自己外出打工。有一次,李继才在工作中腰部骨折丧失劳动力。从此,一家4口人仅靠一亩薄田维持着最基本的生活。

  “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也许同样适用于描述那些贫穷家庭的境遇。

  “许多贫困户所处的困境令人震撼,让我们不敢存有应付了事和拖沓怠慢的思想。”盐边县扶贫和移民局一工作人员介绍说,根据他的深入调研,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有八个方面:一是家庭缺乏劳动力,家庭成员年老或残疾;二是长期患病或突患疾病和重病;三是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四是缺项目缺资金;五是贫困户劳动力文化素质差,主观脱贫意识差;六是自然灾害;七是供养子女读书;八是脱贫任务和脱贫机制不能有效衔接,没有返贫防御机制。

  “如果家庭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会增加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更有甚者,贫困户中若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医疗费用又居高不下,有的会债台高筑。”这位工作人员说,对贫困农户来说,生病以后,常常是小病扛,大病拖,对不能再扛、不能再拖的病,治疗费用就成了这些农户的沉重负担,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无精力和信心摆脱贫困。

  “在盐边县北部的二半山区和高寒地区,经济增长延续着以粮食为主的传统农耕模式,产业以分散的家庭式种养殖为主,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贫困持续性、传导性特点突出,因病因灾返贫现象严重。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怎样解决农村贫困地区群众脱贫增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外,在米易县西北部的麻陇、白坡乡,在仁和区南部的平地镇等边远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经济收入无来源,生产生活艰难,贫困程度深。

  “尽管我市近年来的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有大量处于贫困状态的群众不能忽视。”市扶贫与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我市人均发展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实现全面小康,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一是贫困面仍然比较大,全市目前还有70个贫困村没有实施整村脱贫,这些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较差,脱贫的成本高、难度大。二是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三是贫困人口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特别是过去实施粗放式扶贫,由于贫困居民数据来自抽样调查后的逐级往下分解,扶贫中的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扶贫资金“天女散花”,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扶持精准性不强,以致应扶未扶、扶富未扶穷的现象仍然存在。转变扶贫理念和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将是今后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精准扶贫 帮到老百姓心坎上

  就在不久前,家住盐边县共和乡的村民安康领到一本扶贫手册,手册上不仅填写了他的家庭情况、帮扶需求等,还明确帮扶责任人、联系电话等。

  “以后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就可以向他们求助,有什么意见也可以提。党和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确实扶到我们心里了!”安康激动地对记者说。

  今年5月,根据全省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按照“县为单位,规模控制”的要求,开展了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目前,经“自愿申请,民主评议,两次公示,乡、县人民政府审核,市级审查,省级复审及备案”的工作程序,8月5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审定批准:我市贫困村70个(盐边县35个、米易县25个、仁和区10个),农村贫困人口9684户35190人(盐边县3276户13325人、米易县3724户12441人、仁和区2684户9424人)。

  “这次识别出来的贫困农户全部录入国家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每个贫困农户都发了《扶贫手册》,只有真正扶持使贫困户增收脱贫了,贫困户才会在《扶贫手册》上签字认可,否则是不会签字的。贫困户不签字就意味着他在国家扶贫信息网络系统的户头销不了,我们的减贫任务也就没有完成。这就是精准扶贫的做法。”市扶贫和移民局相关负责人说,“只有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窝上,夯实农民稳增收的产业基石,我们建成的小康才是有质量的小康,才是受广大群众欢迎的小康,贫困农户也才不会被小康。

  据介绍,所谓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一般来说,精准扶贫主要是就贫困居民而言的,谁贫困就扶持谁,谁的贫困程度深对谁的扶持就应多,重在从‘人’‘钱’两个方面细化方式,确保帮扶措施和效果落实到户、到人,逐步构建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为科学扶贫奠定坚实基础。”该负责人介绍说,干部帮扶采取群众“点菜”、政府“下厨”方式,从国家扶贫政策和村情、户情出发,帮助贫困户理清发展思路,制定符合发展实际的扶贫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并落实严格的责任制,做到不脱贫不脱钩。

  为推进精准扶贫,目前,我市已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系统录入工作,全市70个贫困村的市级结对帮扶单位均建立了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驻村帮扶人员。此外,盐边县、米易县、仁和区统筹市、县(区)、乡(镇)三级帮扶力量,共组建驻村工作组70个,驻村干部415人,其中市派干部70人,县(区)派干部95人,乡(镇)派干部223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帮扶人员27人。驻村工作组联系帮扶贫困户4723户,占70个贫困村贫困户数的100%。实现了驻村工作组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单位对全市所有贫困村、帮扶责任人对全市贫困村中的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下一步,我市将以精准扶贫为导向,突出农业产业发展,兼顾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着眼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调查研究,谋划帮扶项目,制定实施方案,抓好项目建设,强化督查督导,确保对口帮扶“扶穷村、扶穷人”,不走样、不变味,真真切切把这项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攀枝花日报刘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