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扶贫开发:迈上高峰看风景

04.08.2015  13:12

  尽管搬入新居已经有两年了,但48岁的吉地呷日“新鲜”感并没有消失。“新鲜”的,不仅仅是洁净优美的环境、宽敞明亮的住房和齐全的基础设施,更多的是致富的路越来越宽、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

  吉地呷日是宁南县海子乡中坪村七组村民,他和乡亲们的新家组合起来,被称为宁南县最具“民族风情”的彝家新寨,也是该县建设完成的第一个彝家新寨示范点。

  2012年,宁南县结合中坪村实际,以改善基础设施和培育优势特色富民产业为重点,以精准扶贫为抓手,让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整村脱贫致富。

  从交通不便的高山到水泥路修到门口,从低矮的房屋到300多平米的二层别墅式楼房,从单一的烤烟种植到屋内有蚕房、房前屋后有“微田园”、山上有核桃,从“太阳从东出、肚皮朝东面”到“灯下谈发展、广场牵手舞”,描述的不仅是生活的改变,而是暖洋洋的脱贫故事。

  “我的大女儿考上了公务员,还有两个娃,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小学6年级。现在那样都好,他们以后会更好。”吉地呷日很实在的、但又很骄傲地说。

  从中坪村出发,宁南县的彝家新寨建设路线还在延伸、拓宽,并与“五大富民工程”、“综合扶贫项目”交汇融合,以精准扶贫久久发力,“大扶贫”的格局正在蔚然成型。

  精准扶贫  脱贫致富的催化剂

  宁南,一个以彝汉为主的多民族杂居边远山区农业县,素有“南国风光小天府,金沙江畔俏明珠”的美誉。

  近年来,宁南县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州扶贫开发战略部署,始终把扶贫开发摆在重要位置、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精准扶贫,以新定位、新突破、新机制,全面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2014年底,全县贫困人口锐减3000多人,贫困面貌发生明显变化,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扶贫攻坚取得较大进展。

  在思想上登高望远深化认识,在规划中立足实际高位突破,这是宁南县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先决条件。宁南县明确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以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培训等工作,营造了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浓厚氛围;科学编制《宁南县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11—2020年)》等一系列规划,按年度制定和完善新村新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具体计划和方案,通过项目规划引领助推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明确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方向,宁南迅疾组合起了推动前进的力量。跨栏、突破,目标也由此愈来愈近。

  2014年,按照规模控制、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的原则,以“一高一低一无”标准,宁南县精准识别贫困村36个;按照省级标准,通过相关程序,完成贫困户3629户12816人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和信息录入工作,做到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为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

  摸清了家底,就把准了发展的脉搏,就握紧了破难的拳头。力量集中在精准扶贫,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贫困村庄找准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群众点亮了奔向小康的梦想。

  精准帮扶,成为宁南扶贫开发中的关键词。在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分类制定政策,实行差异化扶持的基础上,宁南县把专项扶贫措施和贫困识别结果衔接起来,针对致贫原因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涉农资金普惠到村到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特惠到贫困户。同时,大力开展“三进三解”活动,强化驻村帮扶,统筹整合资源,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精准扶贫,成为宁南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催化剂。到2014年底,宁南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198人,圆满完成省、州下达的减贫目标任务。

  重点工程  脱贫致富的强心针

  扶贫,需要输血,更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

  以贫困村为主战场,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资金,全力实施“新村扶贫、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卫生健康改善、现代文明普及、社会保障、生态建设”等综合扶贫重点工程,宁南扶贫的“造血干细胞”由此密集,因此强大,也由此红润了贫困群众的脸庞、强健了贫困村落的筋骨。

  产业扶贫,是稳定增强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根本是核心。宁南坚持“五大富民”工程,突出产业扶贫重点,着力提高了贫困群众收入。2014年,宁南实现蚕茧总产25万担,蚕农收入4.4亿元,户平养蚕收入达到17700元;种植烤烟7万亩,烟农总收入1.79亿元,户均收入4.3万元;林业方面,实现综合产值6.5亿元;通过培育牲畜养殖大户,建设家庭农牧场建设等,实现畜牧产值9亿元;全县种植冬季马铃薯9万亩,产薯18万吨,实现产值3.6亿元。

  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过程中,其关键作用的无疑是人的因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脱贫致富道路的宽广程度。

  抓教育、抓培训,在宁南扶贫开发中有着极为显著的地位。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项目,坚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外出务工技能等培训,开展农村青少年技能培训等等,描绘出宁南“能力提升篇章”的主色调。不再贫穷的思想,不再落后的观念,不再贫乏的致富手段,不再闭塞的信息来源,如同注满油箱的燃油,驱动着致富的车辆飞速向前。

  走在宁南大地上,扶贫开发的音符清亮、高亢。“蜀风桑韵”的新村新寨,日新月异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的卫生条件、迎面而来的墨色书香、锲入根基的社保体系、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把音符组合,弹奏出激昂的“进行曲”。

  合力迈进  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在全面小康的历史进程中,宁南交出的是一份高分答卷,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由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基础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县扶贫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扶贫开发仍然任重道远。

  “贫困对象多、整体脱贫难,贫困形式严峻、攻坚任务重,产业底子薄,农民增收难。这是宁南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宁南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勒古子发说。

  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是党和国家的庄严承诺。宁南县委、县政府清醒的认识到,完成这一目标,必须补齐消除贫困“短板”,必须啃下扶贫“硬骨头”,必须打赢扶贫“攻坚战”。

  如今,宁南的扶贫之举正在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其方向直指“精细化管理、精准式扶贫”,其目标直指增强贫困地区发展活力和动力,加快实现贫困群体脱贫致富步伐,率先建设小康社会。

  家底要实、规划要实、落实要实,宁南多次召开包括县委中心组学习会在内的各级会议,以“三个实”为抓手,全面安排部署了精准扶贫工作,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

  2015年,宁南县将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坚持思路上精准、内容上精准、目标上精准、措施上精准、管理上精准,健全精准扶贫机制,确保完成712户2405人脱贫。

  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宁南扶贫在新起点上再次发力,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号角嘹亮。

  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紧抓安宁河谷新农村集中连片建设、彝家新寨建设契机,科学编制“十三五”宁南县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同时,结合《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实施意见》要求,集中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建立完善扶贫攻坚推进机制,持续加强扶贫资源整合,形成上下协同、社会联动、多方协作、合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在认真落实“五到村六到户”帮扶机制的基础上,突出产业扶贫重点,着力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在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方面,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切实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家庭农场的带头作用,多级联动,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力求做到贫困村“一村一产”,用产业支撑农户脱贫致富。同时,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立足实际制定中、长期产业扶贫规划,确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不返贫;多渠道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扶持投入,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贫困村、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工程,确保产业扶贫能实施、会见效,贫困群众能受益、可脱贫、奔小康。

  先难后易,共奔小康。宁南扶贫开发,已然换装了动力更为强劲的“引擎”。这一次的出发,将成为宁南发展历程中意义深远的出发。

  这一次征程中,承载着更多吉地呷日们的梦想。他们的未来,是新生活、是甜如蜜。

  文/记者  田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