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之变:成眉资三城一体 定居就业看风景

16.10.2014  10:08

 

  天府新区高新区,高楼林立间绿树成荫,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还有优良的生态环境。

成都市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

  原标题:定居 就业 看风景 在天府新区做个有幸福感的人

  天府新区对百姓吸引力有多大?

  四年磨一剑,我省从提出天府新区的概念至规划出炉,再到得到国务院批复同意晋升国家队,天府新区之梦一步步变成了现实。4年以来,四川并没闲着等待。

  八大产业园区已经布局落子;交通建设已经提速,让成都、眉山、资阳“三城一体”;医疗机构也由城区延伸至天府新区。天府新区获批,专家学者也激动起来,认为它勇担新经济增长极重任,带动区域发展,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突破……

  天府新区的建设,不仅是国家战略,宏大深远,还将深刻影响着生活在这个区域的人们。

  今天,华西都市报走进天府新区人,与他们聊聊未来的生活。

  交通之变

  双城生活既快捷又方便

  天府新区将有8条铁路大通道,将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都串联起来,市民可以1小时到达重庆、绵阳、乐山等大部分城市。居民将打破城市间的交通束缚,实现快速往返。

  快速路网不堵车每天还多睡半小时

  根据天府新区交通规划,快速路网分南北向和东西向。南北向会有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成自泸地面路三条;东西向的环状线则包括现有的三环路、外环路以及新双华路。这样共同构成了方格形的快速路系统。

  “以后每天早上可以多睡半个小时啦,晚上回家也不会饥肠辘辘地堵在路上。”天府新区正式升级为国家级新区,家住华阳的李敏很高兴,直言未来即将在天府新区布局的快速路网将大大节省自己的上下班时间。

  她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我在太升南路上班,家在华阳,以往上班坐40分钟公交再转地铁,花费1个小时30分钟。等天府新区的快速路网一建好,至少可以节省单程半个小时坐公交的时间。

  快速路网快在哪?记者了解到,快速路相对于高速路而言,更多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快速通行,是一个没有红绿灯、主车道相对封闭的系统。这意味着,从天府新区到中心城区的上班族每天不再需要忍受早晚高峰以及堵车烦恼。

  铁路 成都生意人想到眉山买房

  眉山山清水秀,生活成本相对较低,成为很多人向往的居住地。为了拥抱天府新区,与成都无缝对接,眉山拟建3条轻轨直通天府新区。2014年底,成绵乐城际铁路通车,眉山到成都只需 18分钟。“这和生活在一座城市没有任何区别,速度甚至比生活在主城区内更快。”成都人周仲白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他有了在眉山买房的想法。

  周仲白在眉山做中药生意,常奔波于成都、眉山两地。眉山轻轨的规划,让他瞬间觉得“双城生活再无压力。

  据了解,天府新区将有8条铁路大通道,将天府新区的核心区域都串联起来,市民可以1小时到达重庆、绵阳、乐山等大部分城市,2小时可到西安,3小时到贵阳,4小时到昆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时间也就8小时左右。居民将打破城市间的交通束缚,实现快速往返。

  航空 半小时直达新机场

  45岁的张元明做国际贸易,常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是个名符其实的“空中飞人”,正在修建的成都新机场让他畅想未来交通的便捷。

  “以后坐飞机,再也不用起早贪黑了,乘坐快铁,半个小时都能到。”张元明家住火车南站,以前乘坐飞机,为了避免交通拥堵赶不上飞机,经常不得不提前2—3个小时出门,以后搭乘机场专线,只要半个小时,并且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成都新机场距离成都市中心直线距离为51公里,将建设从成都市区通向新机场的专用高速公路和快速轨道交通。未来,将在开往简阳的机场线、也就是地铁18号线上开设时速为140到160公里的快铁,该快铁将采用大站空车模式(客流较大的站停车)运营,保证乘客半个小时达到机场。

  就业之变

  大学生找工作不再那么难

  四川天府新区的建设热潮将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未来我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将会减轻,同时,还能给城乡群众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缓解大学生就业难

  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大二学生赵波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周老师,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后,我们找工作会不会没那么难了?”昨日上午,赵波提问西南民族大学的教师周勇军,畅想两年后他的就业之路是否更顺畅。

  赵波,资阳人,会计专业。大一时,他就与父亲商量好了,“毕业后去沿海闯荡闯荡,淘够了经验再回川。”如今,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这个计划。“报纸上说,四川天府新区获批,会促进整个四川的经济发展,那就业的机会肯定就会更多。”赵波说,他想留在天府新区,说不准能收获不一样的人生。

  对此,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巡视员吴开平说,就业的基础是产业,而四川天府新区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群众就业来说都会带来积极作用。他分析,从规划四川天府新区聚集产业情况来看,这些产业的入驻将会聚集大量高端人才,形成人才高地。“四川天府新区的建设,必定会对缓解我省大学生就业难起到积极作用。”吴开平说。

  劳动力返乡将增多

  15日下午,广东佛山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几名川籍工人从收音机里听到天府新区晋升“国家队”的消息后,聚在一起议论。“要不要回川去挣钱?离家也更近一些?”李世新与侯明商量。“嗯,我也有这个想法。”侯明附和道。

  李世新外出务工23年,父母都近70岁了,节日看到电视上播放一家亲的节目时,一种不孝的感觉总会油然而生。“去年,女儿都出嫁了,我还在外漂泊。”侯明叹了一口气说,几年前他就想回家,但想到回川后工作不一定好找,收入可能会更低一些,便断了这个念想。没想到,长他几岁的李世新先把这个问题抛了出来,他决定晚上与老婆好好商量商量。

  “四川天府新区的建设,除了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之外,还能给城乡群众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吴开平说,近年来,随着四川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回川返乡发展。从最近几年我省劳动力的流动情况来看,省内流动的比例已经高于朝省外流动的比例。天府新区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可能会促使更多劳动力返乡。其他改变创业高新技术唱主角

  四川天府新区的获批,让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生蒋伟重温了一遍这片热土上规划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就布局在这片土地上,我看到了一个商机。”蒋伟说,他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几个同学一起创业。

  天府新区布局了八大产业园区,其中大多数均是以科技研发为主导的园区。近年来,利用高新科技创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有专家认为,四川的教育发达,人力资源充沛,未来,四川天府新区将会迎来一波创业潮,其中,利用高新技术创业或将是主流。教育将会迎改革转型

  根据国家对天府新区规划的定位,要努力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化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的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一座新城的崛起,产业的带动,必将引入大量人口。人们在这个区域安居乐业了,紧跟着就带来了教育的问题。

  “根据天府新区的规划与定位,天府新区将兴起几十所基础教育学校。”成都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研究所所长侯中太说,这些学校如何布局?值得相关职能部门研究。

  他认为,天府新区在基础教育方面,应该紧贴这个区域的定位,也要体现国际化与现代化。甚至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要学会了解现代城市的功能,学会如何在地球村里生活自如。另一方面,天府新区的建设,必将倒逼高等教育改革以及职业教育的转型。“天府新区产业需要的工人,不是流水线的操作工,而是高技能人才。”侯中太说,这需要我省的高校做出积极反应,去适应天府新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变革中的师资从何来?队伍如何建设?课程如何设置?这些都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道难题,需要大家去攻克。

  生态之变

  引绿入城生态田园

  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山体、湖泊、丘陵、田园等生态元素铺就了天府新区的“自然之美”。

  赏两湖一山品自然生态美

  依据“城乡统筹,生态田园”的规划理念,天府新区正在造就一张生态绿地网络。

  引绿入城,包括“两湖一山”、分隔城市组团的九条绿化廊道等在内的“一带两楔九廊”布局,让近700平方公里的绿地隔离地区成为出彩的一笔。“三山六河一湖”、“全面贯通的绿道”等绿色字眼引起了市民的极大关注,“听说要造一个产业新区,是否也会变成生态的城市‘清新’区呢?

  “我对全面贯通的绿道体系最感兴趣。”市民李佳是个白领,“整天蹲在办公室,人都不舒服了。我也想到新区工作,想着以后上下班还能得个‘福利’,沿着绿道散散步,呼吸下新鲜空气,美得很!”还有不少市民希望绿道不要受到其他市政设施的侵占,保留那份自然底色。

  “区域内的水资源是否够用?”市民王小兵是个对水环境关注的“有心人”。“我注意到以前规划中说要建生态湖泊,补充生态环境用水的不足,同时还会采用‘先蓄后排’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整得很巴适嘛。

  同为环保爱好者,毛毛一直对垃圾处理很感兴趣。“这么庞大的新区规划,在环保方面能不能先行?”毛毛说,她一直关注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在这方面能不能尝试一些新的办法?还有污水处理回收、建筑低碳环保材料应用等,如果在环保产业这块多和新技术挂钩,就能节约很多能源。

  休闲度假游开启旅游新模式

  累了,去黄龙溪古镇体验山水情调、感受古庙静谧的韵味;倦了,到三岔湖休闲度假区泛舟垂钓、散步休闲……

  以生态休闲美景回馈百姓,天府新区展现了亲民的“姿态”。

  承接成龙、成南和成新三条走廊,构建“两区两带”旅游产业空间结构,天府新区在绿地规划上浓墨重彩。随着都市现代产业休闲旅游区、都市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两湖一山休闲度假产业带、岷江滨水休闲产业带的深入打造,都市休闲、乡村度假等不同“旅游模式”将开启。

  资深旅游爱好者张女士家住成都,在城市待久了偶尔还是想去周边透透气,解放下身心。“天府新区变身国家级,我注意到三岔湖这个休闲区,生态绿地和水体保护超90%,很有吸引力啊,未来想去体验下。

  依据天府新区资阳片区的规划,三岔湖边将规划8个公园,绿地内将形成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结合的带状景观廊带。打破单纯垂钓吃饭的休闲娱乐,时时见山、处处见水,“绿肺的功能很巴适。”张女士说。

  与“两湖一山”世界级山地湖泊型文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的“高大上”定位不同,在市民刘燕看来,高新区都市现代休闲组团更接“地气”,“这种对我的适用性更大,一呢,离家近,随时就能体验,二呢,它结合了文化创意元素,比较都市现代化,更能吸引我。

  华西都市报记者席秦岭赖芳杰袁慧君见习记者李姗姗 摄影谭曦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