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民”字 绘就和谐幸福图景

12.05.2017  14:39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李洋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

回顾四川过去五年民生建设历程,四川以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大写一个“”字,绘就一幅和谐幸福的民生图景,为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增添了一抹温暖底色。

五年来,四川从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到民族地区实现15年免费教育;从陆续解决了475.37万农村人口和575.02万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到实现省、市、县三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从5100余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到启动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建设保障性住房、改造危旧房和棚户区以及农房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四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无论是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还是面对“4·20”芦山强烈地震等天灾的来袭,四川民生改善力度始终不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每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保持在65%左右。2013年至今,民生支出累计投入近8000亿元。

从米价菜价到药价房价,从治污治霾到舌尖安全,从教育公平到社会保障……资金再紧,用于民生工程的钱一分不少;任务再重,该为群众办的事一件不落。深入基层听民声、解民忧、办实事,四川的“十项民生工程”开展得轰轰烈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四川省委、省政府对巴蜀人民“最长情的告白”。

让四川的百姓

不操心孩子 不担心身子

教育为民之先。

2014年,我省已全面构建起“免、奖、助、贷、补多位一体”的全覆盖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三免一补”,即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免作业本费,补助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其中,所有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可以享受“三免”政策,“一补”则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受益学生占寄宿生总人数的55%,凉山、甘孜、阿坝三州达到100%。

从2013年起,四川将藏区31个县和凉山10个县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及补助面提高到1700元和100%;按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的标准和不超过20%的比例,为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全面实现“应补尽补”。

从2016年开始,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全部51个县实施15年免费教育,即在九年义务教育和中职教育已经免费的基础上,免除幼儿园保教费,免除普通高中学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受益学生达150万人。

今年起,我省又将“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县扩展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

十八大以来,我省累计投入400亿元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大小凉山彝区教育扶贫提升工程”“藏区教育发展振兴计划”“藏区千人支教十年计划”等,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000余所,补充各级专任教师1.35万人,在1049所学校推行双语教学,为168所中小学(幼儿园)开通远程教育。

百姓最操心的是孩子,最担心的是身子。如果说抓教育是解决前者,而给群众编织一张医疗保障网,就是解决群众最大的“身子”之忧。

小感冒一场,一头猪白养”,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许多人。怎么兜住底线,让群众看得起病,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省委省政府始终的牵挂。

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难题,早在2013年,我省就在国内率先实施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政策。2016年12月19日,省发改委公布了《四川省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补偿办法》,着力破除“以药养医”旧机制,同步建立补偿新机制,多渠道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减少的收入,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在取消药品加成之后,我省又启动实施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药品耗材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四同步”改革,结合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改革,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预计到2020年,我省初步建立通过医保支付标准引导价格合理形成的机制。

同时,我省积极探索新医疗服务定价方式,减少按项目定价的项目数量,探索按病种、服务单元、签约服务包定价等新的定价方式。如今,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已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需常年治疗、原本就医负担较重的部分特殊患者群体正在享受收费和支付政策倾斜的待遇。

此外,为给百姓提供更加智慧、便捷的社保公共服务,今年3月15日,成都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为全市1300余万参保人员免费换发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障卡。

一张社保卡集齐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五项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功能。这成为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和唯一凭证,并可适时支持政府其他公共服务。

让四川的百姓

不挂心房子 有闲时娱乐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始终是人的生存之所、发展之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安居问题,始终将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作为保障基本民生的“硬任务”,近年来不断加快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房建设,使大批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早在2014年,四川就启动“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0万套,启动旧城危旧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户,实施新村建设、灾后重建等农房建设50万户。

宜居”被放在行动的首位。从那时开始,四川就有了科学的理念,“群众自主、政府支持”。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不会一味推倒重来、大拆大建,而是运用更低成本的改扩建和综合整治、合理控制改造项目容积率等手段防止“低洼的棚户区”变成“高耸的棚户区”。新区建设上,则着重提升质量、生态环保,接纳新增城市人口,并及时纾解老城区人口压力。

农村同步启动安居行动,既包括农房改造、农房重建,也包括巴山新居、藏区新居、彝家新寨等在内的新村建设。布局上,农房建设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错落有致、相对集中的原则,体现山水田园特色,注重全面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2014年就新建104万套安居房,力度史无前例。

2015年开始推行棚改货币安置,30%公租房定向供给农民工,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公租房。

到2016年,力度再次加大。货币化安置比例达50%,创新省级统贷模式,建立“政策性金融+省级统贷+市县政府购买服务”的棚改融资新模式。将全省农房建设纳入政府监管范围,保障安全,避免规划设计建设随意性。提出着力“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逐步放宽农民工购买产权型保障性住房限制。

十二五”结束,我省改造旧城危房和各类棚户区、农村危房307万套,向农民工提供公租房6万套。

如今,四川的中低收入人群能住上年租金只要2000余元的公租房,保障房在紧邻市中心的好地段,周边医院、学校、大型超市一应俱全。连参工不久、家庭困难的群众也因为不断扩大的保障范围而住上了“新房子”。

三年的“百万安居工程”,发挥了乘数效应,带动了大量社会资金投入住房建设,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我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居有所定的前提下,要“让全省人民享受更丰富的免费文化大餐”。过去五年,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居民的文化素养随着政府“文化民生”概念的推进不断提高。

全省5100余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四川还实施了文化惠民扶贫、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农村、文化资源数字化、持续抓好省群星奖、省少数民族艺术节、省农民艺术节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四川特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让四川的百姓

不担心收入 靠创业致富

2月,在成都今年举办的最大规模招聘会上,6.8万个带薪实习实训岗位、企事业招聘岗位,虚位以待。活动特设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聘专区和高校毕业生招聘专区,万名大学生与成都市各区县的113家企业定向洽谈。

招聘会现场还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和人事人才政策咨询服务,活动首日还举行了“透过数据看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专题讲座,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公益培训机会。

从容、淡定,正成为众多求职者的共同表情,他们的心随着一项项就业扶持政策的落地而日益踏实。

就业稳,民生稳。

五年来,“挖掘”岗位使出新招,公益性岗位实行托底安置;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的考核评估机制,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对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的企业实施稳岗补贴,减轻企业负担,防范失业风险。

五年来,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举措接踵而至,建立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评估机制;将网上创业纳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范围;将土地被征用的农村劳动者纳入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有劳动能力但处无业状态者加入失业登记范围;按规定发布调查失业率数据……每年近千场招聘会、几十万个岗位,让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

成绩有目共睹。五年来,四川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57.3万人,就业局势保持稳定,社保水平稳步提高,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五年来,创新创业的活力在巴蜀大地竞相迸发——

返乡农民工的“回归创业”、青年大学生的“创青春”创业大赛……站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阔舞台,人人为“”时代释放新动能。

创业帮扶更是汩汩如泉:安排帮扶资金、提供帮扶项目、发放创业贷款…….大学生双创俱乐部已覆盖全川,提供最高额度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四川青年创业促进计划,为通过评审的创业青年发放3万-10万元免息免担保创业启动资金贷款。数以十万计的劳动者点燃了创业梦想。

如今,四川已形成有特色的就业政策体系,从战略思路的调整到多项政策的实施,从切中脉搏的设计到真金白银的扶持,每一次“有形之手”的推动,都伴随着“民生为本”的春风,激发出就业创业者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