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扶贫 让贫瘠土地焕发生机

02.09.2016  15:12

 

■编者按
  “公路修到家门口了!”“村里通电了!”“我们用上自来水了!”“低产田改造升级了!”……
  近年来,在蓬安脱贫攻坚各个战场上,关于基础设施改善的好消息频频传来。这些变化,让长久以来备受贫穷、闭塞折磨的贫困群众看到了希望。
  先天不足加上基础设施滞后,是贫困群众输在起跑线上的根本原因。从根源着手,以项目助推,大力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这是蓬安实施脱贫摘帽“标本兼治”的手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蓬安从“造血”入手,实施了水、电、路、农田、水利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让每一寸贫瘠的土地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通村道路232公里水泥路通村连户
●王陈
  伏岭村,平均海拔600米以上,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散居在伏岭寨、金观音、陈家岭等几座大山上。大山的阻隔,让村子成了被外界遗忘的“桃花源”。
  两年前,唐帮林老两口辛辛苦苦养了一头大肥猪,花钱请人把猪抬到场镇上卖。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猪被抬到场镇上时已经奄奄一息。原本可以卖到近3000元的大肥猪,只得以2000元出手,这让老两口心疼不已。“这公路啥时才能通到山里来哟!”站在山崖边,唐帮林望着眼前的崇山峻岭念叨着。
  不通公路,信息闭塞,成了大山里的村民锥心之痛。从山脚到山顶,往返一趟至少得近4个小时,村民买进卖出全靠肩挑背磨。最让人揪心的是,由于出行不便,不少村民将小病拖成了大病。
  随着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到来,村民心中的压抑和困扰被一声声挖土机发出的轰鸣声击碎。贫困户陈向廷清晰地记得驻村工作组上山的那个下午,在征集他的脱贫愿望时,他脱口而出:修路!
  驻村扶贫工作队把全村所有的贫困户都走访了一遍,梳理出因病、因残、因灾、交通落后等12个致贫原因。并根据不同技术、劳动力、生产能力等要素,为全村制订了修路、建房、养猪、养羊的扶贫措施,而修路被摆在了第一位。
  如今,站在伏岭寨向山下看去,一条蜿蜒曲折的村道水泥路在崇山峻岭间若隐若现,扶贫给养顺着这根通道源源不断地流向伏岭村。
  惊喜还不止这些,村里建设了人饮工程,全村群众都吃上了放心水;建成了17处小微水利设施,种地不再靠天吃饭;危房改造了,一栋栋漂亮的小洋楼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产业成形了,乖巧的黑山羊在山坡上撒着欢……两年时间,伏岭村走完了几十年的路。

◆相关链接
  截至目前,蓬安县实施“交通大会战”,修建通村连户水泥路232公里,占年度计划任务的90%。

信息扶贫宽带进村惠农家
●成晓薇
  “这个是开关键,这两个键是换频道的,这两个键是加减音量的。”8月26日,蓬安县兴旺镇粟运村,贫困户杨学荣老两口正探着头听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人员胡丽华讲解怎样使用电视遥控板。他家当天刚装上电视机顶盒,可以免费收看120多个电视节目,还获赠了一部手机。
  “以前装的‘卫星锅盖’坏了,我家都好几年没看过电视了。现在装了宽带,有了手机,不仅可以看电视,还可以经常跟女儿打电话。”杨学荣告诉记者,他女儿在广州打工,他和老伴留守在家。
  粟运村位于兴旺镇东面,距县城35公里,受地理条件限制,一直没有普及宽带网络。此次和粟运村一样受益的还有该县另外129个村。据介绍,中国电信蓬安分公司计划年内对全县130个村开展信息化精准扶贫。目前已组建8支工作队,以开宣讲会和逐户上门的形式,宣传信息化精准扶贫政策。
  据该公司总经理蒙绘川介绍,信息化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之初,该县经济和科技信息局就对该公司的资费优惠力度和活动范围等进行了核实。该公司还争取到1800多万元资费专项补贴,计划在9月30日前完成应受惠对象宽带网络全覆盖工程。
  据了解,该县在推进宽带进村入户的同时,还将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活动,加快培育一批电子商务示范村、示范店和龙头企业,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手段、拓宽采购、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扩大电子商务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中的应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宽带进村入户给村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畅通的网络信息,更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关链接
  年内将对全县130个村开展信息化精准扶贫,加快宽带网络入乡进村步伐。通过专项补贴实现三免(免上户费、安装费和设备费);通过央企扶持,降低贫困群众通信消费支出;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在基础条件好、优势产业突出的10个贫困村建设电商示范点, 在300多个非贫困村建设网络供销店。

农网改造 村民用上放心电
●王陈
  8月的蓬安,目之所及一片金黄。相如镇檬子垭村贫困户杨玉强家的厨房里,电饭煲、电热水壶冒着热气,院子里,打米机“轰隆隆”运转。“中午多炒两个菜。”安排完午饭,杨玉强告诉记者:“以前可不敢3个机器一块开,容易跳闸。现在不用担心了,放心用!
  檬子垭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1447亩农田只有100亩能浇上水,其他都得靠天吃饭。守着清溪河,却无水灌溉,这都是缺电造成的。
  提及村里用电难,檬子垭村党支部书记姜永富一肚子苦水。每到灌溉高峰,村里的电灯泡就变红了。3台机器同时抽水,立马跳闸。
  电压不稳、用电难成了檬子垭村发展中的“拦路虎”。姜永富说,村里182户,靠着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供电,供电半径仅500米。可住得最远的村民在1000多米外,生活用电都成问题,更别说生产用电了。解决用电难,结束靠天吃饭的日子,成了该村脱贫致富急需解决的问题。2014年,蓬安供电公司经过走访和现场察看,确定了“线路走廊”和变压器选址。在村民的期盼中,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不到1个月时间,檬子垭村建起了1.3公里10千伏的线路,配套了3台变压器,182户村民装上了智能电表,用上了放心电。
  随着用电的改善,村里脱贫致富的门路也多了起来。贫困村民付隆凡承包了10亩鱼塘,养了3000多尾鱼苗,“用电不愁,水有保障,鱼塘收入就有保障。
  “村里还发展了300亩柑橘,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姜永富说。
   ◆相关链接
今年拟出列的55个贫困村中,25个已完成农网改造。剩余的30个将于年底前全面完工。2017年将全部完成171个贫困村的农网改造工程。



  易地搬迁 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
●郭安平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我哪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8月29日,蓬安县龙蚕镇一碗水村,刚搬进新房的罗世德和家人正在处理刚出土的落花生,一家人其乐融融。“以前有房不敢住,每次回家,只能借住在兄弟家。”说起以前的居住条件,罗世德神色凝重。罗世德常年在外打工,他家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木架房破败不堪。每年春节回家,一家人只能寄居在兄弟家里。但长期借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况且儿子就要上小学了,没钱修房令罗世德一家陷入苦恼之中。
  今年初,好消息传来,蓬安县积极争取到专项资金上亿元,年底前,将完成2582户贫困户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罗世德家被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4个多月后,罗世德一家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家。
  “四排三间,总共6间房,宽敞明亮。”提起自己的新家,罗世德笑得咧开了嘴,“政府不但解决了我家的住房问题,还支持我发展产业,并送来了鸡苗、羊羔和猪崽。要是不把日子过好,就对不起政府的这份恩情!
  据介绍,该县是今年全省首批5个脱贫摘帽县之一和南充市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目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易地扶贫搬迁成了脱贫攻坚的重头戏、压轴戏。该县在规划编制、科学设计、优化程序及工程建设4个方面下足工夫,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建设迅速启动、有序推进、按期完工。同时,该县还成立专项督察组,健全督察机制,建立搬迁任务台账,定期督察、定期通报。“把易地扶贫搬迁与精准脱贫同步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问责依据,对工程建设进度缓慢、工作不力的单位负责人,要严肃问责,确保按期完成目标任务。”蓬安县委书记蒲国态度坚决。

◆相关链接
  按照今年底前全部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目标要求,该县今年将完成2582户、7754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规划集中安置点158个,其中,规模达1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点12个。

引入致富“活水”来
  农田水利
●周亮
  8月24日,一场及时雨滋润着蓬安县龙云镇乌山梁村贫瘠的土地。“再不下雨,我的损失就大了!” 站在自家的果桑基地里,村民邓道明长长舒了一口气,“等到村里的农田水利工程建成后,我再不用为生产用水发愁了。
  乌山梁村是该县今年拟出列的55个贫困村之一,山高坡陡,村民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好强的邓道明不甘于贫困的现状,很早就外出打工,经过多年打拼,成了一名小老板。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响彻蓬安大地。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邓道明决定回乡创业,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2015年10月,邓道明建起了龙凤种养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50多户,其中,贫困户5户、17人。邓道明又投资50多万元,修生产便道、开垦荒山荒坡,流转土地,栽植果桑200亩,还修建了鱼塘。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大面积栽种果桑,生产用水从哪里来?针对邓道明的实际情况,该县水务局为其量身定制了解决方案:修建3口蓄水池,再打一口深水井。目前,选址已经确定,即将启动建设。
  邓道明看到了希望,他所在的村子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该村原有的水利设施大多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数水利设施已不能发挥农业灌溉的功能。要脱贫摘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必须先行。”该县水务局农水股股长廖俊说。
  修建蓄水池、整治山平塘……看着一个个农田水利设施相继开工,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德俊感慨地说:“以前用水要去河边挑,来回需要个把小时,费时又费劲,遇到干旱年份,村民收成无几。这些水利设施全部建成后,村民种田再也不用为水发愁了。

◆相关链接
  今年,该县拟出列的55个贫困村计划整治山平塘114口、 石河堰13处,新建渠道11.59公里、提灌站8处、蓄水池133个。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的80%以上。

完成任务80%以上安全饮水
●周亮
  8月26日,打开家里的水龙头,一股清泉“哗哗”地流了出来,蓬安县新河乡半街村村民陈刚捧起一捧水,脸笑得开了花:“安全饮水工程完工后,我们再也不用为吃水发愁!”指着屋后的一口水井,陈刚告诉记者:“以前每年2月开始,井里至少要安装3个抽水泵才能吃上水。
  陈刚所说的安全饮水工程,是该县实施的精准扶贫安全饮水工程。今年,该县将解决55个拟出列贫困村的安全饮水问题提上日程,半街村就是其中之一。
  半街村是个典型的旱山村,常年缺水。今年4月5日,村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蓬安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吉带队,到村子里对贫困户是否缺水、饮水是否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逐一进行调查了解。经过1周时间的调研,摸清了贫困户饮水情况,建立了问题台账,并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制订了相应方案。
  方案既定,说干就干。半街村党支部书记陈联福介绍说,水管安好了,蓄水池也修好了,但水抽不上来,水务局又和电力部门协调,安装了抽水泵。6月20日,陈刚成为全村第一个用上自来水的人。“如今,全村有村民357户、879人。家家户户都安上了自来水。”陈联福说:“这下村民再不用为吃水发愁了。
  该县水务局还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对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分片负责,并成立5个督察组,分别对55个拟出列贫困村的安全饮水工程进行督察,明确了先集中后分散、先重点后一般、先水质后水量的“三先三后”原则,并根据人口分布、地形条件、水源情况等因素具体实施。
  目前,半街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全部完工,下一步将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目前已完成选址、规划等前期工作。

◆相关链接
  蓬安县今年拟出列的55个贫困村规划人饮工程267处, 将解决16665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22户、2849人。目前已完成计划任务的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