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旅游投资步入“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代
2015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刚刚在宜宾落幕,本站文旅之行结束后,9月21-23日,第四届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将在成都开启。紧接着,9月24日-26日,由乐山峨眉山市承办的第二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又将拉开序幕。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已形成了以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国际旅游投资大会等重要活动为主的“4+4+1”格局。通过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的角色转变,四川正在以体量大、内涵深的各类活动,推动地方旅游业发展。
与“互联网+”一样,“旅游+”渐成热词,旅游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从四川旅游投资呈现出来的强大产业渗透力便可见一斑。业内人士表示,四川已步入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时代。四川省旅游局和西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四川省旅游投资研究报告》调研显示:一方面旅游业与相关传统产业交叉融合,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地产、旅游+商贸、旅游+金融、旅游+会展、旅游+林业等多种类型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涌现出国际康养度假区、农业生态观光园、历史文化风情街区等一大批“旅游+”投资项目。另一方面,新兴跨界旅游项目投资日渐兴起,旅游+航空、旅游+体育、旅游+影视、旅游+医疗等,产生了如动漫创意休闲、低空旅游、实景演艺、影视旅游、国医养生等针对细分市场和游客群体的新项目,赢得市场的积极反响。
权威人士表示,“旅游+”实际上是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以挖掘旅游与相关产业的价值交汇点为关键,通过创新旅游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旅游需求,实现资源的旅游化。因此,旅游项目投资的“旅游+”特征,为四川省旅游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旅游+资本:
优质旅游项目首次北交所挂牌 未来将有更多项目登陆全国产交所
在7月23日举行的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北京产权交易所负责人宣布,内江市-穹窿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项目、绵阳市-虎牙生态旅游景区开发项目、乐山市-芭沟古镇文化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广元市-唐家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项目、阿坝州-黑水县色尔古藏家水寨开发项目等首批5个四川旅游优选项目,已经正式进入北交所重点项目推荐板块,开始挂牌交易。
这是四川旅游项目首次进入北交所挂牌交易,也是四川旅游+资本的重要尝试。北交所总裁吴汝川认为,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需要有更多专业的投融资平台为旅游项目量体裁衣,找到“好婆家”,加快旅游资源与资本的结合。
四川现有各类旅游资源4000多个,世界级旅游资源11个,国家级旅游资源400多处。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位交通条件不断改善。《2014年四川省旅游投资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4年,四川旅游投资持续活跃,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省旅游投资项目总计473项,完成投资总额952.8亿元,同比增长31.9%,远高于2014年四川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个百分点,高于四川省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与2014年全国旅游投资增长水平基本持平。随着旅游投资规模的稳步增长,直接推动了四川旅游经济持续高位增长。2014年四川旅游总收入实现全年增收千亿元,达到4891亿元,同比增长26.1%,成为四川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旅游界权威人士表示,实际上,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水利资源一样,也是一种能进行产权交易的资源类型。将四川优质旅游项目推上产权交易平台,通过资本运作,能更好地助推这些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但是目前,省内在旅游+资本上,认识还应再加强。四川新闻网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此次优选旅游项目在北交所挂牌交易,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四川将主动对接国内更多产交所,力争推出更多优质旅游项目进入产权交易平台,与资本深度融合。
旅游+一产:
以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旅游 将引发新一轮旅游投资热潮
森林、雪山、溪流、高山草甸、高山钙化流池,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藏式风情,这是刚刚获批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寨·神木垒景区。神木垒是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的第一座大雪山。宝兴县充分利用夹金山原始古朴的生态资源,以四姑娘景区为核心进行旅游开发,申报建立了方圆20700公顷的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资源强强融合,更有力地促进该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发展旅游已成为宝兴县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据宝兴县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县以建设国家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为载体,依托蜂桶寨—邓池沟、空石林、达瓦更扎景区建设,带动景区周边农民群众经营农(藏、林)家乐和经销农特产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服务业,全面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农民群众致富增收。同时,积极探索幸福美丽新村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精品文化旅游新村,进一步提升村庄的品味,营造经济、休闲和舒适的乡村特色旅游环境,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谈到,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实际上,在四川,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投资热点领域。《报告》指出,2014年四川乡村旅游在建项目数量最多,达80个,占项目总数17%。实际完成投资额71.3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从投资内容看,乡村旅游从单一农业观光产品向主题休闲农庄、乡村度假酒店、特色乡村民宿、历史文化村落、乡村度假区等多类型、多业态、综合化的乡村旅游产品拓展。从投资规模看,乡村旅游投资出现了大手笔项目,2014年在建乡村旅游项目中,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46项。“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四川省乡村旅游在空间范围、产品类型和发展质量方面将实现全面突破。”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尹庆双说道,目前四川乡村旅游度假地投资还处于启动阶段,未来将引发新一轮旅游投资热潮。
《报告》分析其原因为:一是乡村旅游符合国家的政策趋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表明国家层面对乡村建设的关注。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二是从旅游需求来看,城市的雾霾空气、拥挤的交通、生活的多重压力使人们越来越向往乡村的宁静和悠闲,向往田园生活的愿望日益强烈。三是从地理区位上看,乡村旅游度假地市场覆盖一、二、三线城市,依托城市群,利用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周末休闲度假需求。四是从投资角度看,乡村旅游项目投资体量不需很大,且机制灵活,更适合充满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
旅游+三产:
创意文化旅游增速快 康养旅游成亮点
“孝敬爸妈,请带到攀枝花”。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北京)新型城镇化创新发展论坛暨山水四川·幸福人生天府名城首都行发布会上,攀枝花市委副书记于会文向全国喊出这句响亮的欢迎词。曾经的“钢铁城”攀枝花,蓝天白云已成“新常态”。随之而来的则是一个新“金矿”——康养产业。在雾霾面前,攀枝花市交出一份漂亮的空气答卷:今年1至7月,空气质量达标率达98.6%。因此,发展康养产业,成为这座休闲之都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实际上,随着康体养生观念的兴起、养老市场化发展及旅游休闲度假需求增长,以康体养生养老为主题的休闲度假项目,已成为四川旅游休闲度假中的重点品种和投资焦点。
记者从省旅游局获悉,2014年全省康养旅游项目数同比增长46.2%,实际完成投资20.9亿元。养老度假、运动康体、中医养生、文化养生等产品领域的投资也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除了渐成亮点的康养旅游,四川创意文化旅游投资也正以较快速度增长,这亦是四川旅游业与第三产业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今年上半年,万达集团千亿投资砸向成都。其中,投资550亿在都江堰修建万达文化旅游城,备受瞩目。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发布会现场表示,都江堰万达城将按照世界一流、独创性、唯一性这3个高标准创新设计和建设,建成中国最好的文化旅游项目,彻底改变成都市文化旅游项目的现状,使都江堰万达城成为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旅游、商业、健康中心。据悉,这里将打造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聚文化、旅游、商业、酒店等多种业态,涵盖电影、演艺、主题乐园等各类游乐元素的世界级文化产业项目,总建面500万平方米。项目将带入“万达茂+室外主题公园+秀场+度假酒店+滨河酒吧街”的模块组合,产品类型多数为都江堰尚未开发的旅游产品,且档次更高,同时增加体验、互动、参与等都江堰目前缺乏的新型旅游模式。目前,都江堰市有五星级酒店3家、四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酒店6家,其余为商务酒店和乡村酒店。在万达城的规划中,都江堰将新配置1家六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引入国内外20家知名酒吧、音乐吧,并设立一座聚集一流品牌和50家全球风味美食餐厅的商业中心,大大提升当地的商业档次。
数据显示,2014年四川省创意文化项目增速最快,完成投资额达36.1亿元。创意文化项目涉及文化影视旅游、文化生态旅游、茶文化主题公园、三国文化、文化博览园、书院文化等多个领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四川省旅游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
角色转变:
从政府主导到市场驱动 以办会推动地方旅游发展提升
正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的观点所述:“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之功能。业内人士表示,政府通过与各类地方性或国家性产权交易所对接,实际上就是一种平台的搭建,实现旅游资源与资本市场的互动。而正在宜宾举行的2015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也是四川搭建的一个旅游资源交流、合作的平台。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四川省已形成了以国际文化旅游节、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全球旅游网络营运商合作交流会等重要活动为主的“4+4”格局,再加上今年举行的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一个“4+4+1”的活动格局,正在发挥“旅游+”搭建平台、促进共享、提升价值的功能。
对承办会议的市州来说,一次办会,就是一次提升。借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会议办在哪里,哪里就会火起来,市场发展很好。以市场为导向,以办会推动地方旅游发展。”这句话,刚刚办完2015年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宜宾市感触最深。据了解,在本届文旅节期间,宜宾按照“1+2+N”的思路,围绕一个主题“美丽中国、山水宜宾”,两条活动线路“主会场活动和配套活动”,以及分会场的多元化办会,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展示。兴文石海“第二届四川省民歌大赛决赛”、南溪古街2015中国南溪汉式婚礼活动、兴文石海大坝高桩与情歌对唱等表演活动、筠连县清溪沟苗彝风情会、长宁温州商城旅游商品展示、“激情七月,火舞屏山”彝族火把节以及江安夕佳山川南民俗文化表演等配套活动,让八方来宾感受了线上线下独具宜宾地域特点的文化旅游活动。同时,来自四川21个市州的特色旅游产品聚集宜宾,分别在翠屏区、长宁县、兴文县设立旅游商品展,让游客在享受购与赏乐趣的同时,尽情体验了多元、创新的四川文化旅游。而作为本次文旅节的一个重要分会场,焕然一新的李庄古镇升级改造后,涵盖李庄文化特征,具有独一、创新和识别性的“醉爱一公里”、古朴与时尚兼容的“新游客接待中心”、承载几代李庄人记忆的“糖文化体验区”等一个个具有李庄标识和文化底蕴的新景,一一呈现在游客眼前,让八方游客感受到李庄古镇的热情与革新。除了景观的升级改造,李庄还针对自身特点,融入现代科学技术,让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李庄。李庄各陈列馆通过实物、实景、微电影、3D影像的方式,重现李庄的抗战历史和“包容、博大”的抗战精神。
省旅游局有关负责人谈到,如果说几年前,四川举行旅游发展大会,是一个划时代的举措。如今提档升级后的会议体量和内涵,相当于原来的8个旅发大会。而最大的改变,还是由政府主导变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每个会议的主题,清晰明确。如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更多是行业买家卖家在对接。考虑到是地方政府办会,也会植入一些旅游产品交易,所以,仍以政府和市场为主导。国内外大型买家来了后,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而是沉下心来考察旅游产品和项目,和卖家积极对接。”该负责人说道,“尽管名字没有变,但会议实质内容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记者陈淋 李京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