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文化产业带扶贫 实现输血造血并重

30.10.2015  08:32

      (记者 张晶雪)日前,四川省出台《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明确了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理念,扶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那么,四川省如何利用文化产业来进行扶贫工作?四川省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又哪些先天优势?又存在哪些问题?带着疑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对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窦维平进行了专访。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四川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中特别提到了“扶持当地文化产业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川是旅游大省,也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四川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如何?    

   窦维平: 总体来说,近几年我省文化产业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速度保持20%以上,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文化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态势逐步显现。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末四川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3万户,四川省全社会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超1200亿元,占GDP比重约为4%,发展速度和总体实力始终保持在全国第一梯队。

  具体来说,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色文化产业集聚效益明显。目前,我省各市州都按照自身文化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成都、绵阳),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3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2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4个。据统计,截止2014年末,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总收入达500亿元,直接解决就业人口超过10万人,获得著作权、发明专利461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得双丰收。

  二是各级政府更加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各级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产业在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文化产业在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2012年,全省召开文化产业发展大会,各市州都通过制定针对性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等方法努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强化了文化“软实力”对经济的“硬支撑”作用,文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三是民营资本空前关注文化产业。随着部分领域放宽监管,允许和适当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发挥作用,民营资本空前关注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业态方面。目前,以民营资本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相关专项基金陆续成立,这对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省成立了民营文化产业协会,民营资本已经多渠道、多形式进入我省文化产业领域,有力推进了我省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四是国有文化企业进一步释放活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文化企业都在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径。一些国有文化事业单位通过转企改制,组建文化企业集团,进一步做大做强。包括一些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都不断加强资源整合,成立国有控股文旅、文投公司,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形成文化品牌,不断释放出文化生产力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四川发展文化产业有哪些先天优势?这些优势如何带动当地的扶贫工作?    

   窦维平: 对于贫困地区来说,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资源丰厚,尤其体现在特色文化资源上。但是,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品牌优势对于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来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目前,我们已对各市州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梳理,在全省规划建设了25个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比如甘孜的格萨尔王文化产业园,广元的女皇文化产业园,巴中的南龛文化产业园等。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辐射带动贫困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提升我省文化资源转换效率,增强我省贫困地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的重要路径。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文化品牌的打造。品牌是地域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贫困地区特色文化资源,需要一系列具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文化品牌传播。我省贫困地区文化产品门类众多,包括唐卡、漆器、羌绣、竹编、根雕、羌绣、银器等,具有培育和打造市场品牌的天然优势。一直以来,我们都积极通过四川省扶持文化产业品牌资金,加大对贫困地区文化产品打造扶持力度,推动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品牌树立,增强贫困地区文化企业、特别是中小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从事文化产业的信心,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提升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实力。

  九寨沟演艺集群的打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九寨沟最引人注目的是迷人的自然风光,但是这些年,我们立足当地文化资源,坚持文旅融合,打造九寨沟演艺产业群,这个集群已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演艺集群有10家营业性演出团体,全部属于民营企业,并拥有全国藏区和羌区优秀青年演职人员1200余人。每天接待游客能力达10000余人。2014年,集群全年共演出2600余场,实现产值1.69亿元。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您刚刚提到了“文旅融合”。那么,您认为在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如何突出“文化”?如何做到保护与开发并重?  

   窦维平: 这方面我主要讲两点,一是根据省委安排,我们(文化厅)重点对口扶贫茂县和叙永。我们在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时,就强调立足当地实际,突出文化帮扶。其中,最关键是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物质生活脱贫与精神家园建设相结合,找准文化与当地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加大文化项目、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注重文化多元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文化+”与多种业态并力发展优势,推进一县一品、一村多业发展,保护传承利用好优秀传统民俗文化和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文化+”等多种业态发展,将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另一个是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说到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说,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四川区域也是我省扶贫工作的重要区域。我们在落实《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中多次强调要注重科学发展。特别提到坚持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传统文化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森林等资源。在产业发展尤其是特色街区、特色村镇、园区基地建设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和乡村原始风貌,突出传统特点,不搞大拆大建,不拆真建假,不毁坏古迹和历史记忆,不强行撤并村庄。可以说,这也是我们产业工作与扶贫工作的不谋而合之处。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扶贫首先考虑的不应是扶贫地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是每个农民或家庭收入的增长。那么,贫困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如何做到“富民”而非仅仅是“富财政”?    

  窦维平: 近些年,文化产业的发展理念、行为模式与我们的扶贫理念确实有很多共通之处。培育市场主体、增加老百姓收入对于文化产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对于扶贫,真正做到富民,深入到最基层,我想最重要是要坚持以下几点。

  一是要精准发力,措施到村到户。要深入调研、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精准帮扶规划和精准脱贫措施,要细化分解帮扶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单位,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积极协助指导帮扶村做好扶贫总体规划,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策划和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小微文化项目,精准帮助各个贫困户尽早脱贫致富。

  二是要以民为本,尊重群众意愿。要确立群众在对口扶贫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凝聚群众力量,正确处理扶贫工作与当地群众的关系,引导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做到问计于民、惠及于民。坚持扶贫扶弱与扶贫带动结合起来,发挥当地脱贫致富能人的引领作用,增强贫困村社户的自我脱贫意识、信心和能力。

  三是要依靠群众力量,形成帮扶合力。确立当地群众在脱贫致富中的主体地位,要以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干部为枢纽,组织引导村、社、贫困户积极联动,结成脱贫致富生力军。当然,我们还要加强与相关厅局之间、厅直单位之间、当地县乡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络,借力借智,整合资源、资金和人才,真正让普通群众增加收入。

  这里我也讲一个例子。前面提到,近几年,我们通过文化品牌扶持资金支持了一些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和明显比较优势的文化品牌。比如,我们的《藏谜》、凉山火把节、羌绣等多个品牌项目。其中,有些小作坊在扶持下就变成好企业,不仅解决了上百人就业,收入翻了几十倍,还将扶贫扶弱与扶贫带动结合起来,发挥当地脱贫致富能人的引领作用,增强贫困村、社、户的自我脱贫意识、信心和可持续致富能力。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您觉得,目前四川省,尤其是贫困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哪些薄弱的环节?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窦维平: 虽然我省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但其发展还是浅层次、低水平、不规范的,与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存在较大差距。除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偏小、新兴产业门类发展不快、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含量低等共性问题外,制约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性问题,主要集中体现文化产业基础薄弱、文化产业要素发育不良、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等方面。

  一是观念和理论亟待更新。由于文化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加之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市场发育程度低,文化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和效益尚未形成,部分干部群众在思想认识上偏重于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忽视其经济属性;偏重于依托文化事业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忽视文化产业发展对提升文化事业所起的作用,在工作中重视依靠政府投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很多人对文化产业认识不清,概念模糊,将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混为一谈,对发展文化产业存在顾虑,缺乏文化经济意识。

  二是文化产业基础薄弱。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有序、持续和协调发展。群众的消费主要用于基本的物质生活,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文化消费行为。同时,社会成员的总体文化素质的差异,也影响到当地群众的文化消费行为。另外,贫困地区大量文化作品还远没有达到文化产品的要求,要形成超越地区的文化市场,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三是文化产业要素发育不良。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基础条件较差,太多数贫困地区气候、地理位置、通讯、信息、交通、人力、研究机构等基础条件与内地发达地区差距较大,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落后的社会经济难以完成对基础设施的资本投入。贫困地区旅游也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因此贫困地区旅游业与文化产业还没有产生集群和融合效应。

  四是文化产业人才严重匮乏。贫困地区缺乏熟谙市场经济与经营的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经营者的人格品质、经营理念以及经营方式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贫困地区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知识面较窄,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不够,对现代企业管理,资产经营知识掌握较少,习惯于以传统的管理手段来经营文化,致使高素质的文化经纪人、中介机构的严重缺乏成为目前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大的制约因素,从而导致贫困地区文化产业项目策划、包装推介工作总体效果不明显,还需提升质量,完善细节。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下一步,文化厅会有哪些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窦维平: 我想,下一步,我们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快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重点围绕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建设。我们要着力做好国家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和四川区域专规落地工作,加强对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内的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对走廊内项目按照壮大发展、重点培育、引导扶持的发展要求进行分类,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项目建设格局,重点服务区域内贫困地区文化产业项目运作和文化企业发展,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保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着力提高区域人民生活水平和稳定指数。

  二是逐步优化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布局。根据我省贫困区域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演艺娱乐业、艺术品和工艺美术经营业、文化创意和设计业、文化旅游业等四大重点门类,提升整体实力。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根据区域各地文化产业初步形成的集聚态势和地域特色,以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导向,推动高端要素集聚,推进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形成各个小区域、小集镇的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形成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强区域间产业的合理分工与有效协作,推动市场要素区域间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建设一批特色文化产业示范点、示范集镇、示范县,形成各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是着力打造贫困地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依托贫困地区文化产业优势,结合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划建设一批包括技术支撑、投资融资、研发设计、信息咨询、合作交流等功能的文化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特别是结合区域内重大节庆的影响力,推动其逐步成为贫困地区文化产业信息交流、项目合作、产品交易的综合平台。大力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每年遴选区域内10个左右对区域内文化产业有带动性的项目予以重点扶持。持续推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企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今年,我们成立了一个省级文化企业服务中心,目前,正在打造四川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线上线下平台,我们有个想法,在这个平台增加一个贫困地区的专属栏目,以更好促推我省贫困地区文化产品、文化企业走出去,提升当地文化产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