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民族风炫亮多彩攀枝花

19.11.2014  15:35

 

吹响震撼心灵的号角。

 

仁和迤沙拉村民演奏谈经古乐。

 

米易新山傈僳族舞蹈“斑鸠吃水”。

 

东区阿署达村民与游客携手跳起彝族打跳舞。

  11月18日,初冬的攀枝花阳光灿烂、温暖如春。这座以“钒钛之都”、“阳光花城”著称的城市,用一台本土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歌舞表演开启了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的大幕。

  苗寨古韵、傈僳歌会、仡佬舞语、山乡彝风……一连串融原生态与创新性于一体的音符和舞步,让人们从更深的文化层面看到了一个“多彩攀枝花”——

  这是一座诞生于三线建设时期的城市,留存了微雕钢城、成昆铁路、二滩电站等一大批举世闻名的工业文化遗产,“三线文化”独具特色;

  这是一座没有“外地人”概念的城市,超过98%的城镇居民来自全国各地,南腔北调和谐共鸣,“五湖四海”融洽相处,“移民文化”开放包容;

  这是一座身处“藏羌彝文化走廊”腹地的城市,42个民族和睦相处,多元“文化基因”共存共荣、交相辉映,“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攀枝花特色文化的养成之道,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探寻的目光……

   [坚守一个理念]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

  11月18日,在远离都市的盐边县北部莽莽群山中,一个名叫大山的小山村10户彝族村民正在兴致勃勃地收看电视节目。当看到四川省第七届少数民族艺术节的开幕盛况时,围观的村民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

  50年的持续开发,让攀枝花成为一座“两化”比例很高的城市。工业化率和城镇化率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和第二位,人均经济发展指标长期领跑全省。

  同时,特殊的移民历史和地理位置又让攀枝花成为一个有42个民族散杂居住的城市。全市目前有少数民族人口1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有17个民族乡镇,占全市44个乡镇的38.64%。

  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少数民族地区是攀枝花经济社会发展最为滞后的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群众还未摆脱“刀耕火种”的历史。

  面对中心城镇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反差,建设和谐攀枝花的文化命题如何破解?“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近年来,攀枝花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先后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对口支援边远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举措,锁定“边远少数民族山区与平坝河谷地区同步奔小康”的新目标,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镇财政收入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番,特色优势产业收入翻番,与平坝河谷地区同步奔小康,共建共享幸福攀枝花。

  同步小康,文化先行。扶贫攻坚行动的第一步就是筹资近百万元,购置302套便携式太阳能电视机送到不通电的大山深处,让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村民与城里人同步看世界。

  一个都不能少,钱从何来?攀枝花积极争取省级民族资金和安排市级民族资金的投入,2010年至2012年,全市共争取和安排两项资金6643万元。其中,争取省级民族资金4743万元,安排市级民族资金1900万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全市投入民族资金1949万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村道畅通和沼气能源、太阳能建设工程,实现了全市73个少数民族村村道硬化,解决了500户2400人使用清洁能源问题。

  开展“送光明”工程,用太阳能发电方式,解决了1400户无电户照明、看电视问题,基本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社社通电。

  投入资金589万元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人饮解困和农田水利等抗旱救灾工程,解决了11200余人饮水困难的问题,改善了11000余亩土地灌溉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投入资金1000万元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2个民族团结和谐、经济跨越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示范新村。

  投入资金1195万元实施了农村校舍改造、中小学校校舍改扩建、农村中小学校“两饮安全”、中小学教学设备购置等重点工程。

  目前,全市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和小学入学率达99.6%、毕业率达99.9%、完成率达99.3%,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3%;卫生院医生434个,病床473张;文化站、图书室59个,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攀枝花还制定《农村扶贫纲要(2011-2012年)》,由106家市直部门、中央和省在攀企业、市属大中企业对75个贫困村进行定点扶贫,其中少数民族村63个。

  实施“8+8”扶贫攻坚项目。2012年,由攀钢集团公司等6家企业和东区政府等2个行政机构对口支援米易县白坡彝族乡等8个边远少数民族乡(镇)。截至今年7月,对口支援累计完成投资5350万元。

  同步小康,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米易麻陇彝族乡村民曾经世代靠种植玉米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十分穷苦。1987年,村民卢德发外出学习核桃种植技术,回来后不断摸索,收入在1996年后逐年翻番,周围村民也开始学习种核桃。目前,麻陇乡已发展核桃3万余亩,年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

  如今核桃树变成“摇钱树”,核桃成为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的核心产业之一。

  这得益于攀枝花“号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脉络,发展符合当地条件的特色产业,让土地资源发挥效益,形成“造血”功能,经济效益不断释放。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将在少数民族地区新增核桃8万亩,芒果1万亩,葡萄种植面积达1.5万亩,优质梨种植面积达1.2万亩,建成特色水果、优质畜产品、优质烤烟、优质干果四大特色农业基地。同时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大牲畜、水产业,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逐步由传统“粮食生产型”向“经济增长型”转变。

  少数民族旅游产业也是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全市聚合少数民族地区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格萨拉、阿署达、大黑山等民族特色浓郁、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旅游景区已成为攀枝花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攀枝花还计划建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规划、投入和开发力度,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结合彝家新寨建设,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商品,形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品牌。

  2013年,全市17个少数民族乡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100元。

  经济发展缩小差距,生活改善促进民族和谐。2012至2013年,攀枝花先后有5家单位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构筑一个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全域覆盖

  图书馆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属,如今,远离攀枝花市的格萨拉彝族乡,种植养殖技术、国内外大事、生活保健知识等都可以在乡村图书室找得到。

  去年5月,攀枝花市“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通过省级检查验收。至此,全市实现村级图书室全覆盖。截至目前,攀枝花市共投入资金1.3亿元,建成44个乡镇图书室,352个村图书室,累计藏书量近50万册。

  米易县普威镇独树村是大山深处的彝族村落,每年春天油菜花开遍山野,引来外地游客纷纷驻足。客流多了,有村民开始抬价,短期看来占了便宜,长此以往必然会打破村里旅游业的秩序,究竟怎么办好呢?

  在村里的图书室,村民何茂友无意阅读了一些乡村经济发展的书,里面讲到了农业合作社。他受到启发,为何不办一个旅游发展合作社?

  于是,何茂友自告奋勇当起了旅游合作社的社长,吸纳村里的旅游大户加入进来,合作社以村民自治机构的形式存在,承担分流游客、制定规则、管理秩序等工作,还组织旅游户相互交流,探讨服务模式。《合作社公约》第一条就明确写道:无论是否节假日,客房一律不涨价。

  如今,何茂友带着大家红红火火发展旅游业,11月初,一家成都的养老机构还与他们签订了三年的合同,每年至少输送1000人次到独树村短期疗养。

  为了让每村都有一个图书室,攀枝花2006年启动“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项目,而今,这一项目已全部建成投用,还入选了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同时,攀枝花每年补助每个图书室6000元的经费,保障了它们的正常运行。如今,攀枝花每个乡镇图书室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村图书室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并统一配置图书、活动器材、电脑等。像何茂友一样的10多万攀枝花少数民族群众,从村里的书香小屋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

  从横向来看,“大地书香”项目做到了地域全覆盖。从纵向来看,攀枝花市把更多文化惠民工程和项目带入了乡村。

  “大地书香新农村家园工程”只是攀枝花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的一个缩影,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工程织起了一张文化惠民的大网。

  2005年起,攀枝花市实施了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现阶段,实际完成投资1.2亿元,建成了4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52个村文化活动室,在所有行政村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13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建好了硬件,软件同步跟上,政府买单请村民享受文化服务。有了文化广场,就免费举办广场“大家唱”“大家跳”活动。有了活动室,就免费开放举办艺术展和沙龙、免费提供多媒体教室为摄影爱好者服务。农闲的时候,图书流动免费服务车还会开进村、社区,孩子们可以随便挑想看的书。

  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全覆盖同步建立。地面数字电视工程、广播村村响工程、太阳能电视工程为偏远地区的彝族乡亲带来了热闹。目前,攀枝花已建成18个乡镇广播站、80个村广播室、9个乡镇固定放映点、115座直放站,发展2.6万户直播星用户、4.8万户地面数字电视用户、24万有线电视用户。实现了每个村、每个社区一月一场、每所学校每年四场公益电影的放映目标。

  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在于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攀枝花“大地书香”创造了一个成功典范。

  除了将图书室送到乡村,“大地书香”还开创了全省联通公共图书馆平台远程服务的先河。通过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攀枝花率先实现农村图书室运行情况分级预警和远程推送服务。也就是说,何茂友和村民们可以在独树村30平方米的小书屋读到市图书馆30多万册藏书。

  打破地域,联通乡村,无论是在盐边北部的彝族乡镇,还是在南部仁和边远的山区,村民都有免费书看,都能参观免费的艺术展览,观赏免费的文艺演出。

   [ 探寻一条路径]

  政府与市场之手共推进

  攀枝花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既古老又年轻。说她年轻,是因为这座城市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开发建设史还不到50年。说她古老,是因为这里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早在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攀枝花地处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交汇区域,这里是“藏羌彝文化走廊”的中间地带、古代“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自古以来,众多民族的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孕育了这里多样的文化形态和富集的文化资源。

  区域文化怎样定位?文化遗产怎样保护、传承和发展?

  经过多年来保护与开发并重的探索,攀枝花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引领”的特色文化品牌培育、发展之路。

  沐浴着攀枝花的冬日暖阳,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的老艺人们聚集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门前,惬意地合奏婉转悠扬的谈经古乐,唱响古朴苍凉的茶马古歌。亲历了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的巨变,他们比以往更乐于向游客和村民展示自己的才艺。

  作为中国最大的俚濮彝族自然村落,迤沙拉村形成于明朝初年,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彝汉融合的民俗文化和江南风韵的建筑群落,使其在“藏羌彝文化走廊”上别具一格。然而,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传承,山寨古风一度衰落,千年古乐更是濒临失传。

  进入新世纪以来,攀枝花组织文化专家和民间艺人持续开展抢救性发掘,投资2680万元实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项目,让茶马古道上的“活化石”重新焕发活力。

  近日,迤沙拉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通过省级评审。从今年起的3年内,攀枝花将投资4400万元,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实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示范等5大项目,让这颗镶嵌在南高原上的文化明珠绽放更加动人的光彩。

  迤沙拉的重生只是攀枝花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一个缩影。2007年,攀枝花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组,开启了这座年轻城市从厚重历史中汲取文化养分的新进程。

  截至目前,攀枝花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达57项,其中省级13项、市级15项、县级29项。全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其中省级8人、市级17人、县级38人。为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攀枝花特别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补助资金”,给予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5000元补助、市级传承人每人每年3000元补助。

  2011年以来,攀枝花仁和区开展“大田板凳龙”、“迤沙拉谈经古乐”进校园活动,在学校普及“非遗”知识,向学生传授民间传统技艺。每年5月中旬,米易县新山乡在傈僳族“约德节”期间组织村民开展对歌、打跳、跳锅庄等民俗活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傈僳山寨”,既保护了当地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每天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分,米易县城喷泉广场、激情广场和文化南北广场就会汇聚数以千计的市民,学跳整合本土少数民族舞蹈元素创编的米易广场舞。县文化馆免费发放了1000张教学光碟,还分派辅导老师深入乡镇、村和社区进行推广普及。教员不厌其烦,“学生”乐此不疲。

  在攀枝花,岂止米易人爱跳本土广场舞,盐边县的笮山锅庄、东区的阿署达红彝打跳等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舞蹈都成为“广场舞大妈”们的最爱,认同度、参与度远超红极一时的“小苹果”。“专业创作、群众参与”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成功模式,在攀枝花城市与乡村不断被复制。全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十一五”期间完成艺术创作400余件,斩获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73个;全市建立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队伍超过1000支,每年开展赛歌会、艺术节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活动1000余场次。

  迤沙拉谈经古乐、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新山傈僳族刺绣技艺等一大批民间文化艺术精品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移民文化”、“创业文化”、“大笮文化”、“迷昜文化”不断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集群。

  近年来,攀枝花以打造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为契机,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产业化加速推进特色文化培育和发展。全市已形成工艺美术、影视传媒、舞美制作、出版发行、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旅游、节庆会展、艺术培训等八大文化产业集群。

  近日,攀枝花出台加快推进苴却砚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投融资、土地、财税、质量、技改、人才等相关扶持政策,设立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支持苴却砚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积极申报“中国苴却砚雕刻技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到2017年,力争培育5至10家示范企业和3至5家龙头企业。

  面向未来,攀枝花将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先导作用,将加快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升、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传播能力建设、文化传承保护、文化产业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等七大工程,不断增强文化凝聚引领能力、文化惠民服务能力、文化创作生产能力、文化产业竞争能力、文化队伍建设能力,力争到2020年把攀枝花建设成为文化设施完备、文化功能突出、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氛围浓郁、文化服务普及、文化权益均等、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影响广泛的区域文化高地。   (刘旭 秦勇 寇敏芳 /文 攀枝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