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追忆援藏院长范天勇:他每周上门诊动手术

21.07.2014  08:09

范天勇遗体告别仪式上,大家沉痛悼念。

  华西都市报:7月20日,德阳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疗小分队队长、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举行。

  7月17日,国道213线(茂县石大关乡超限站附近)突发山体垮塌,德阳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疗小分队队长、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不幸被飞石砸中,胸腹部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本报曾连续报道)。

  7月20日,范天勇遗体告别仪式在成都市东郊殡仪馆举行。他静静地躺在百合花簇拥中,生前穿过的白大褂和工作牌整齐地摆放在一旁,背面墙壁上的照片,他依旧戴着眼镜,一如往常般的慈眉善目,他的同事、同学、朋友都来了。与此同时,在德阳市人民医院也组织了一场追思会,哀悼范天勇的离去。

  儿子追忆 /

  把无私留给患者

  逝去的只是躯体

  20日上午8点,范天勇的亲属、朋友、同事、同学等百余人来到了遗体告别厅,来自全国各地的花圈摆满了现场,范天勇的遗体被百合花簇拥着,放置在场地中央,他生前穿过的白大褂和工作牌整齐地摆放在一旁,象征着范天勇为之奋斗一生的医药事业,背面的墙壁上挂着他黑白色的照片,戴着眼镜,面带微笑,平静而柔和,在场的人们早已湿了眼眶,在范天勇遗体前深深地鞠躬三次。在告别厅外摆放着范天勇的同事、学生和全国网友为他所写的文章,一字一句都饱含着对他的不舍与怀念。

  人们利用这最后的时间追忆着范天勇生前的点滴,“父亲,您把所有的无私和心的奉献,留给了患者,留在了藏区,也深深地刻在了我和妈妈的心中……我会用今生,把一曲勇士的歌,唱到底。”家属代表、范天勇的儿子范雁冰哽咽着说,“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这是对您在天之灵最大的慰藉,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躯体,升华的却是您的灵魂。

  同事回忆 /

  每周开设教学手术课

  他亲身指导年轻医生

  说起认识了23年的范院长,52岁的德阳人民医院泌尿科医生谭锐悲痛欲绝。1991年,在华西医院进修时,他就认识了范天勇,那时的范天勇正在读研究生,勤奋而踏实。2013年,范天勇成为德阳人民医院院长,既成了谭锐的同事又是领导。“他是个干实事的人,刚来几天就开始到各个科室了解情况,手术一丝不苟,”虽然资历比范天勇高,但谭锐仍被他的认真而折服,“15号我还和他一起做了手术,没想到会这样。

  泌尿外科主任代庆德说,7月15日上午8点半有个手术,由于前一天晚上加班太晚,所以赶到时已经9点了,尽管没有耽误手术的正常进行,但范天勇还是当着大家的面进行了批评。“医生的责任就是严格仔细,对病人认真负责,他做到了,做得很好,我很服。”代庆德说。

  范天勇既是德阳人民医院院长,也是西南最早实施泌尿外科腔镜手术的医生之一,虽然身兼管理工作,但他仍放不下追求了近20年的泌尿、肾脏专业工作。德阳市人民医院一名护士说,每周都能看到他戴着手套,操起手术刀动手术、上门诊,而且每周还会开设教学手术课,亲身指导年轻医生。下了手术台,他还是一个懂得关心和爱护的“大哥”,医院里的员工过生日,都会收到范院长亲笔写下祝福的卡片。

  华西都市报记者唐金龙李天宇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亲历记者讲述“7·17茂县山体垮塌”经过

  他的最后一句话:大家都还好吧?

  2014年7月17日下午2点45分,茂县,石大关。

  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飞沙走石、漫天尘埃间,每一个人都被笼罩在毫无征兆的恐怖之中。片刻之间,10条鲜活的生命便与我们阴阳相隔。

  德阳市人民医院赴若尔盖县援藏医疗小分队是17日清晨8点从医院出发的。这个行程是很早前便确定下来的,这支由院长、党委副书记范天勇亲自带队的15人的医疗小分队,包括了医院医教、骨科、大外科等诸多部门的主任、专家,也包括了我这个随行的报社记者。

  中午时分,由一辆越野车和一辆面包车组成医疗小分队车队抵达茂县。吃过饭后大家重新登车,就在大家陆续上车的时候,范天勇突然从自己乘坐的越野车边转身走了过来。

  “都还好吧?有没有什么问题?”站在面包车车门边,一手抓着栏杆,范天勇带着一贯的微笑,随和地询问着大家,这是他一贯关心他人的举动。

  范天勇的微笑和关切,让满车的人感到很是温暖。然而,此刻面包车上的10多个人谁也不会想到,这竟是他留给他们的最后的记忆。 德阳晚报记者张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