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12.02.2015  10:39

  2月9日,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成都召开。会上,省发展改革委、省交通运输厅、成都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作交流发言。与会人员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抓住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实现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开创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围绕民心抓项目建设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

  省发展改革委

  ◎不断深化改革,着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突破关键性基础瓶颈,着力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条件

  ◎突出抓好最急迫民生大事,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省发展改革委始终坚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新时期民族工作总体思路,按照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统筹部署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不断深化改革,着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在我省民族地区率先开展生态环境源头保护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等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研究探索工作。创新体制机制,通过改革不断释放发展潜力,加快简政放权,提高审批效率,放宽民间资金准入渠道。2014年,我省民族自治地方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86.9亿元,较2013年增长8.3%。

  突破关键性基础瓶颈,着力改善民族地区发展条件。全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民族地区发展环境。稻城亚丁、阿坝红原机场投入运营,一批国省干线、经济干线建设有序推进并相继竣工。石渠洛须、会东新马灌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并逐步发挥效益。川藏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藏区无电地区供电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突出抓好最急迫民生大事,让少数民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继续深入实施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效益。2013年以来,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共计投入115.8亿元,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共计投入137.9亿元,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

  充分利用优势资源,促进特色产业成为富民惠民、促进稳定的和谐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特别是现代草原畜牧业。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成阿工业园区等为重要平台,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大力创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2014年民族地区预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878万人次,同比增长19.8%。

  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切实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入实施《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沙化土地治理项目启动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等各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全力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提升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和开放合作水平。有效整合省内外对口支援力量,努力实现“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通过外部的推动引导切实增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并不断深化民族间地区间交往交流交融。

  积极谋划“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分析研判新形势,超前谋划民族地区“十三五”规划相关准备工作,着力改善民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努力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再上新台阶。

  对标小康 集中攻坚推进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新跨越

  省交通运输厅

  ◎主动作为,全面支持民族地区交通发展◎集中攻坚,着力改善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对标小康,努力补齐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短板

  省交通运输系统近年来始终将加快民族地区交通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加快实施“甘推”“凉推”等集中攻坚工程,奋力推进民族地区交通运输发展新跨越。

  一是主动作为,全面支持民族地区交通发展。

  在规划上重点倾斜。制定实施《四川藏区交通扶贫专项规划》《甘孜州2013—2015年公路建设推进方案》《凉山州2013—2015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设推进方案》,规划建设公路近1.8万公里,总投资643亿元。在国省道网规划调整中,对民族地区重点倾斜,新增规划里程1万公里,占全省新增规模的41.1%,实现了国道对民族县的全覆盖。

  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十二五”以来,民族地区共落实到位中央和省补助交通建设资金超过300亿元。预计今年还将到位中央补助资金超过150亿元,省级财政交通资金也将重点投向民族地区。

  在技术上积极帮扶。2013年以来,共选派51名技术管理干部挂职援藏,培训民族地区交通技术管理人员1000余人。

  二是集中攻坚,着力改善民族地区交通条件。

  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全线开工建设,将结束我省藏区州府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掀起新高潮。加快实施“甘推方案”,累计完成投资224.2亿元;甘孜州主骨架路网改造基本完成。全面推进“凉推方案”,累计完成投资76.7亿元;34个国省干线公路项目已开工23个。

  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成效。2013年以来,我省新改建民族地区农村公路超过1万公里,新增64个乡通油路、359个村通公路。其中,阿坝州已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三是对标小康,努力补齐民族地区交通发展短板。

  下一步,将加快实施民族地区公路建设攻坚,大力改善交通条件。

  全力推动高速公路建设。继续加快雅康、汶马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到2017年底建成通车,实现民族地区州府高速公路全连通。全力推进沿金沙江宜宾至攀枝花、康定过境、马尔康至青海久治、绵阳至九寨沟、西昌至云南昭通、西昌至香格里拉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具备开工建设条件。

  加快完善国省干线公路网。以G317、G318、G108等国省道为重点加快改造建设,切实提升通行服务水平和抗灾保障能力。力争到2017年底,三州州府到县基本实现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连通。

  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以乡镇和建制村通达通畅工程为重点,加快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力争到2017年底,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油路,所有建制村通公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

  发挥首位城市作用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

  成都市委、市政府

  ◎共建共享,做深做实本市少数民族群众工作◎和谐共融,抓常抓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合作共赢,有力有效开展与民族地区的区域合作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成都市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主要做法:

  共建共享,做深做实本市少数民族群众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使“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思想深入人心。二是突出民族团结进步引领示范,在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三是依法保护少数民族群众在子女就学、证照申领、医疗卫生、社会保险、住房保障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四是抓好民族经济,加快郫县安德镇民族贸易市场等3个基地建设。五是全力扶持地震灾区汶川县直台村186户羌族群众整体异地安置到邛崃市油榨乡,推动实现安居乐业。六是注重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七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全市目前共有少数民族干部1200余人,占干部总数的2.5%。

  和谐共融,抓常抓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一是建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合力开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二是构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输出地、输入地联系协作机制,建立“一市三州”联席会议机制,深化统战、民宗、公安、工商等领域的合作。三是建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综合信息系统,夯实基础工作。四是在重点区域的社区建立少数民族购车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就医咨询服务中心、实用技术培训服务中心等服务管理阵地及社区少数民族党支部,打通直接联系服务少数民族群众“最后一公里”。

  合作共赢,有力有效开展与民族地区的区域合作。一是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分别与阿坝、凉山签署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人才培训等领域深入开展区域合作。二是认真做好甘孜州10个县的对口支援工作,帮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统筹推进当地群众急盼急需的民生工程,深入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智力援助,计划共投入财政资金12.52亿元。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化援助方式,组织开展“民营企业甘孜行”等活动,广泛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区域合作。

  几点启示:

  务必解决好“”的问题,在增强道路自信、夯实思想基础上下功夫。务必解决好“”的问题,在提高法治思维、依法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务必解决好“”的问题,在搭建服务平台、直接联系服务上下功夫。务必解决好“”的问题,在倾力经济建设、共同繁荣发展上下功夫。务必解决好“”的问题,在健全协调沟通、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

  紧扣两个共同主题统筹抓好三件大事

  阿坝州委、州政府

  ◎2010年以来,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排名全省第二

  ◎高质量完成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动,11.92万户、53.26万群众喜迁新居,实现全州1354个行政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

  近年来,我州深入贯彻中央治藏方略和省委藏区工作总体思路,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两个共同”主题,持续推进“发展为要、民生为本、稳定为重、团结为根、党建为基”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各阶层和衷共济、全社会和谐发展。

  坚持发展为要,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坚定不移走“调结构、强产业,转方式、增活力,重规划、惠民生”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以来,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等连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排名全省第二。2014年,预计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65亿元、增长1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8321元、增长2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81元、增长12%。

  坚持民生为本,抓实社会事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统筹解决群众出行、用电、饮水、读书、看病、就业、增收等“七难”问题。高质量完成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和牧民定居行动,11.92万户、53.26万群众喜迁新居,实现全州1354个行政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

  坚持稳定为重,加快依法治州进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基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全面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族群众的信仰自由。制定落实依法治州实施意见及基层法治创建指导意见,按照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9个标准对村(社区)进行分类定级,力争2020年建成省级法治县10个,达到省级法治州创建要求。

  坚持团结为根,促进各族群众和谐相融,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情感基础。建设人文阿坝,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保护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成立州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创作“阿坝品牌”的精品力作,打造富有“阿坝色彩”的文艺创作群体。建设国家级藏羌文化走廊核心产业带,发展唐卡、祥巴、羌绣等特色文化产业,16个县和乡镇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坚持党建为基,深化党建提升工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基础。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优秀干部,依法保障各族人民政治权力。目前,全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分别占 100%和 72.72%;13县党政“一把手”中,少数民族占65.38%;各党政机关干部中,少数民族比例达到68.16%。实施“强乡兴村”战略和“藏羌城乡党旗红”党建提升工程,常态化开展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集中教育整顿和转化提升工作。

  扎实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

  甘孜州委、州政府

  ◎通过结对认亲全覆盖,全州5.17万名公职人员与21.1万户农牧民家庭结为亲戚,解决困难诉求近5万件

  ◎通过幸福工程全覆盖,投入近80亿元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2014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同比增27%

  近三年来,甘孜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委藏区工作思路和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扎实抓好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奋力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

  举全州之力推进群众工作全覆盖。通过结对认亲全覆盖,全州5.17万名公职人员与21.1万户农牧民家庭结为亲戚,解决困难诉求近5万件。通过爱心帮扶全覆盖,全州近3万名孤儿、残疾人、五保户等困难群体得到关爱。通过同心同向全覆盖,全州众多寺庙及宗教界代表人士有了干部的联系帮扶,3万多名僧尼纳入社会保障。通过共建共创全覆盖,全州1744个机关党支部与2734个农牧区村支部结成对子,4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驻村蹲点帮助工作。通过“爱国、守法、感恩、团结”宣传教育全覆盖,把党委政府的声音传递到所有农牧民群众。通过幸福工程全覆盖,投入近80亿元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三化联动”路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走旅游全域化、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三化联动”的发展路径,2014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0亿元,同比增27%;打造27个集镇、42个幸福美丽新村、691个新村聚居点;建成现代农牧林产业基地162万亩,培育扶持314个农畜产品基地。建成干线公路2700多公里,雅康高速加快建设,稻城亚丁机场实现通航;“新甘石”电网联网工程圆满竣工,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加快推进。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305元,同比增加16%。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主动创稳。狠抓法治甘孜建设,依法取缔非法民间组织。加强和谐边际建设,与周边7个地市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社会网格化管理,组建群防群治队伍2575支9万余人。深入开展“铸忠诚警魂”活动,处理政法系统“害群之马”106人,提高政法队伍战斗力,主动创稳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法理情并举推进寺庙依法管理。制定了《甘孜州藏传佛教事务条例》及实施细则。表彰了100座和谐寺庙和2000名先进僧尼,形成良好导向。用心用情开展寺庙群众工作广覆盖,组建23个“藏汉双语宣讲团”入寺宣讲,举办宗教界人士培训班400余期,支持佛协开展“五热爱、两遵守、三负责”宣讲活动。

  全面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夯实基层基础。实行免费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全面推行“3+9+3”义务教育计划。推进325个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实施“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评选出各类人才2000余名。大力弘扬“忠诚爱国、乐善互助、务实创新、坚韧奋进”的甘孜精神,大力宣传菊美多吉、毕世祥等先进事迹。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切实抓牢民心、凝聚力量,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层基础。

  紧扣“三件大事”加快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凉山

  凉山州委、州政府

  ◎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

  ◎集中三年时间完成227个极度贫困村彝家新寨建设任务,2010年以来累计减贫50余万人,90余万群众入住新居

  近年来,凉山州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紧扣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一手抓安宁河谷地区率先发展,一手抓大凉山和木里藏区扶贫攻坚、追赶跨越发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州,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均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走出了具有凉山特色的科学发展、跨越提升、改善民生、富民和谐之路。

  贯穿增进团结红线,夯实思想根基,打牢基层基础,巩固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弘扬“彝海结盟”光荣传统,把每年彝族“火把节”当月定为“民族团结宣传月”。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泸沽湖“摩梭家园”建设有序推进。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实施“钢班子铁队伍”工程,“四型”基层党组织创建率达75%,“苏施”“勋鲁”党支部(分别为彝语、藏语,意为优秀青年人才)实现乡镇全覆盖。

  坚持加快发展主线,培育特色经济,增强产业支撑,推动富民强州兴凉进程。抢抓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构建千亿水电、千亿矿冶、百亿绿色农业、特色旅游文化“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工业凉山”,溪洛渡、锦屏等水电站和西昌钢钒等重大项目竣工投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初步形成以优质烤烟、蚕桑、马铃薯、苦荞、果蔬、畜牧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去年旅游接待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创收180亿元。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国际产业合作国家增至9个。实施“交通大会战”,着力建设川滇结合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坚持生态打底,以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带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坚守改善民生底线,推进扶贫攻坚,建设新村新寨,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精准扶贫、雪中送炭,实施综合扶贫开发,集中三年时间完成227个极度贫困村彝家新寨建设任务,2010年以来累计减贫50余万人,90余万群众入住新居。深入开展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统筹推进社会事业,职业教育实现“应招尽招”,新农合参合率达98.99%,劳务开发“双百工程”去年实现输出农村劳动力 113.23万人、劳务收入134.62亿元,“五大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筑牢反分维稳防线,推进依法治州,建设平安凉山,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探索并形成木里和谐发展长治久安“20条基本经验”。全面深入推进法治凉山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深化平安凉山建设,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重大项目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动“保稳定”向“创稳定、促和谐”转变。

  □本报记者 钟振宇

  伴着春天的脚步,甘孜州甘孜县那仓觉姆寺寺管会主任托呷第一次来到成都。

  令他没想到的是,作为一名基层受表彰模范集体的代表,他和其他受表彰的代表一起被安排坐在会场前面、中间,省级部门负责人则坐在两侧和后排位置。“省里对我们民族地区代表如此尊重,坐长途车来成都开会也不觉得累了。

  这些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是我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的忠实践行者,是民族团结和睦的坚定维护者,是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热情促进者……在2月9日召开的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全省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来自基层的代表是聚光灯下的主角。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和努力,我省呈现出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成绩喜人 自豪感油然而生

  这是一次热烈的大会。受表彰的代表们披上红色绶带,他们中有的还专门穿上民族服装。在掌声中、闪光灯下,个个精神抖擞,笑容满面。

  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会议结束后,各族代表围聚在一起拍照留念。被誉为“苗沟里阳光妈妈”的羌族教师周先巧和苗族姐妹合影后告诉记者,“获得模范个人称号,既是对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扎根苗乡做一名好教师的鞭策。

  第一次到成都,木里县博科乡日古村计生卫生专干罗文高感到“心跳加速”。他表示,这不仅是因为登上领奖台略显紧张,更是为省委书记王东明对民族地区工作成绩的回顾总结感到兴奋。“王东明书记说‘民族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我们的感受实实在在。”罗文高自豪地说,以前村里到县城赶车要一整天,现在只要4个小时;在新农合政策支持下,八成住院费能报销,山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模范个人代表、阿坝县阿坝镇四村党支部书记邓祖全,是一位说一口流利藏语的羌族汉子。他说:“会议内容太丰富了,要原原本本带回去讲给村民听,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环境。

  邓祖全欣喜地说,近年来阿坝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事实充分证明,只有民族团结和睦,民族地区才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催人奋进 参会代表信心百倍

  “要集中力量推进扶贫攻坚,建立精准扶贫机制,解决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王东明书记的这番话让与会者备受鼓舞,更让从事扶贫工作的彝族汉子张永华内心澎湃。“如果没有全省各族群众的帮助支持,去年凉山州地区生产总值怎么可能位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一位。”来自凉山州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的张永华告诉记者,去年我省出台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总体方案,年投入资金近40亿元,开工建设彝家新寨2万余户。这次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更加坚定了他们打赢大小凉山扶贫攻坚战的信心。

  走出会场,邛崃市南宝乡木梯村党支部书记陈永全思考着村里的发展大计。“大力发展直接带动就业增收的产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民族文化。”在他眼里,会议传递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信心。汶川特大地震后,木梯村整村从汶川县龙溪乡搬迁到邛崃市。去年通村公路修整一新,今年,民居风貌改造加快推进,“木梯村是全国少有的异地搬迁羌族移民村,我们力争在今年国庆期间迎来大批游客。

  此次会上表彰的模范个人中,少数民族代表占六成,未来让他们充满期待——我省将坚定不移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加快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彝区十项扶贫工程、高度重视搞好民族团结并保障好各民族合法权益、以开放包容的态度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直面挑战 肩负责任不停息

  “参加省委民族工作会议后,我感受到的是紧迫感和责任感。”小金县美兴镇营盘村村支部书记苏孔林说,王东明书记的讲话既充分肯定了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成绩,也客观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群众的诉求还很多,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取得的成绩单上”。

  国网甘孜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友志说,通过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的努力,藏区电网建设取得诸多成果,去年结束了西藏东部和四川甘孜南部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但距离藏区全域“户户通电”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今年将快马加鞭,全面建成甘孜“电力天路”工程,实现供区内16万无电人口通电,6月底前全面实现大电网范围内(国网公司供区)“户户通电”。

  “我们一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甘洛县二坪村“天梯小学”彝族教师李桂林说,回去后首先要加强自己对民族理论的学习,利用寒假时机,深入村民家中,把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的精神用双语传达给老乡们。3月开学后,要给孩子们生动讲解什么是“三个离不开”,让他们从小理解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命运与共的血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