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城乡一体 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13.05.2014  10:31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专家解读

  5月9日至10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魏宏主持会议,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出席。

  会议分两段进行。第一天进行现场参观考察,4个参观考察组分别深入江油市、安县、广汉市、中江县、金堂县,安岳县、雁江区、仁寿县、东坡区,犍为县、南溪区、富顺县、威远县,大竹县、邻水县、西充县、射洪县等17个县(市、区),实地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天进行交流发言,双流县、米易县、江阳区、苍溪县、夹江县、宜宾县、渠县、平昌县、石棉县、金川县、九龙县、西昌市和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省经信委、住建厅、省旅游局、人行成都分行先后发言。交流发言后,省委书记王东明发表讲话,肯定近年来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对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再动员再部署。

  会后,四川新闻网专访省内三位经济学专家,解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城乡一体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记者 陈淋 杜成 侯青伶) 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在10日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王东明就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做出重要指示。

  四川新闻网专访省内三位权威经济学专家,从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县域基础设施提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依法治县等五方面对会议精神作出解读。

   城乡规划“一盘棋”合理配置

  发展县域经济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为路径,以城乡统筹、三产融合为抓手,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经济实力。王东明书记讲话指出,发展县域经济要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真是一语点中要害!”在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杜受祜研究员看来,新的历史时期下,发展县域经济与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县域经济是全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底部基础,是促成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很好的平台和抓手,而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大力发展经济、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径,又是手段。

  杜受祜说,在过去,社会经济发展呈现的是“二元机构”,即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是分离的,孤立发展,造成城乡差距拉大,这样下去显然不能实现全面小康!“只有城市、城镇和农村都发展了,工业与农业都齐头并进,一个地方的县域经济才会真正壮大!

  在发展县域经济时,首当其冲的是整体规划。杜受祜指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盘棋”的规划理念,不能像以前城市只规划城市的,农村只规划农村的,要抓好全域统筹、城乡一体的县域规划,形成完整的县域经济规划体系:一方面,要高水平推进县城建设,发挥县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城镇,形成“众星拱月”的发展格局,只有这样,县域经济整体水平才会搞上去,“光注重县城快速发展,而农村、乡镇却孤立滞后发展,这样肯定会拖一个地方发展的后腿!

  杜受祜的这一观点,与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不谋而合。“推进城乡统筹改革,主要在农村产权制度、城乡土地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社会制度等5个方面改革。通过这些改革,将加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配置和流动,向县域经济转移、集中。”丁任重建议道,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城乡统一规划,城乡规划要实现一体化,这样就有利于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其次,政府要做好城乡公共产品的配备和供给,城乡要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基本供给和配置上,实现标准统一化。

  杜受祜表示,我们要实现全面小康,就是要让农民与城里人一起来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这就要求在农村打好扶贫攻坚战,让其脱离贫困,改革放开户籍制度,让农民进城真正成为新市民,在住房、保险、医疗、子女入学教育等方面,与城里市民一视同仁,享受一样的生活待遇。“因此,要与全面小康相适应,到2020年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放开县城和小城镇落户,让农民进得了城、住得上房,生活得更美好!”杜受祜说,建议大城市逐步放开户籍制度,县城和小城镇必须全面放开落户,让农民进城务工或创业,创造更多价值,才有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壮大。

   政府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

  引进社会资本 大力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杜受祜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城市在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打造与建设,而忽略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城市相比,农村存在严重滞后的尴尬局面。因此,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要以政府为主体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在交通、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杜受祜说,农村只有在交通、技术、信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跟上了,才会与大城市、当地县城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与之形成完整的信息、技术对接,现代化农业才能得以发展,农村的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才能有更好的市场,这样一来,农村经济才能与城市经济协调统筹发展,县域经济也才会上台阶!

  “当然,在抓好交通提升工程的同时,也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因为这些基础设施一直都是农村经济的保障和命根!”杜受祜指出,另一方面,要实现生态区县打造,实现生态县域经济,必须要抓好生态村落、美丽新村、美丽乡镇等基础“生态细胞”的打造,进一步加强城乡综合环境整治,大力实施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工程。

  杜受祜最后建议说,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时,肯定会面临资金短板,这需要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应积极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建设,引进一些龙头企业进军农村发展兴业,争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互兼顾;采用新思维改革投融资平台和制度,多渠道寻求资金,实施混合制经济模式,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上去。

   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工业是县域经济最大的产业门类和发展支撑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发挥比较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必须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的。这个论点非常好。抓好农业发展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在县域,农业占的比重较大,农民人口多,‘三农’工作仍是县域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也与杜受祜持同样观点。

  在接受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时,盛毅表示,如果只抓农业发展,不能根本解决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问题,工业是强县富县、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据了解,县域工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最大的产业门类和发展支撑,成为县市地区财政收入和劳动就业的重要渠道。2013年,全省135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6:53.1:28.3,“但一、二、三产不是相互分离的,它们存在紧密的联系。产业发展也必须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统筹考虑比较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盛毅说。

   全方面开放要与本地发展相结合

  简政放权和财税改革是促发展的客观要求

  “要以简政放权为重点,提高行政效能。”在丁任重看来,继续简政放权,并对所有的县域都逐步放权,这个是大势所趋,是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县域经济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体系。为了让县域经济这个最基本的单元活跃起来,就需要释放县一级单位的管理权。省委省政府坚持扩权强县试点,通过两批扩权强县,更进一步释放了试点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而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丁任重说道,是因为在现有的财税体制下,县级政府能够支配的财力很少,财力是最弱的,但大量的事权又是县一级政府在承担。我们国家事权和财权的不均等,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尤为凸显。县级政府财权很小,承担的事务却很多。“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增强县级财政能力,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丁任重说道。

  “要推进县域全面开放合作,把招商引资与发展县域主导产业结合起来。”这个举措的背后,反映着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情。“四川是不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也不发达。更多需要外力的作用,充分对外开放,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丁任重谈道,因此,除了简政放权,县级政府需要更新观念,要全方面对外开放。

  “面向长三角地区开放,这里有雄厚的资本;面向珠三角开放,吸引这里的产业转移到四川;面向京津冀开放,这里科技发达;面向东北经济区开放,这里装备制造业发达,而装备制造业也是四川的支柱产业。同时,也还要面向西部地区开放,因为四川经济发展需要资源,而我国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西部地区。”说到这里,丁任重强调,在全方位开放时,也要注意与本地发展相结合。

   县域稳定是全省稳定的基础

  推进依法治县 加强社会管理能力

  “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潜力巨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王东明书记指出,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稳定是全省稳定的基础。要把推进依法治县作为社会治理的根本途径,创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加大社会治理创新,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丁任重看来,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推进依法治县,有它的现实依据。“四川的县域经济不发达,特别是民族地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最终是要惠及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这个论点很深刻。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除了发展经济外,也要加大社会治理创新,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推动现代化发展,从而保障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