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将落实医患签“不收不送红包协议”

22.02.2014  12:39

市卫生局已收到卫计委通知并表示将落实 新规同时引发医患间的讨论

  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

  患者姓名

  住院号

   一份协议有什么用

  啥性质倡导呼吁性的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医疗方面较为权威的律师严小蓉表示,这个协议中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倡导呼吁性的东西。

  据报道,实际上在司法实践中,很少有医生因为收受“红包”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即便被查处,也至多是做违纪处理。业内人士表示,收“红包”较多的基本都是医院业务骨干,医院怎么可能开除这些人呢?

   有效果能加重情节

  严小蓉介绍,如果说签订该协议后的效果,更多是作为情节认定的参考,“明知不能收红包,在签订协议情况下还收红包,这个情节就严重一些。”严小蓉说,但这也是从医护人员角度来说,送红包的患者则更不好界定。

  一方面,它是一种柔性的、无法律效力的书面仪式;另一方面,即便有医生和患者“背弃诺言”,医院也难以根据“协议”开出罚单。

  ———新华每日电讯

  5月1日起,病人住院,除检查、手术,还必须得和医院签个协议,承诺医患双方不收不送“红包”。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最新出台的规定,5月起,全国二级以上医院将开展医疗机构和住院患者签署《医患双方不收和不送“红包”协议书》工作,并统一设立投诉电话,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本报昨日曾报道)。成都市卫生局昨日表示,目前已经收到了四川省卫生厅转发国家卫计委的这份通知,成都将根据通知内容进一步落实。

  这一规定昨日已点燃各大媒体,而成都商报记者也采访了成都的医患双方,共同探讨这一协议究竟只是“形式推手”,还是有着更积极的意义?

   不过是种形式主义?

  医院之内,“红包”竟成屡禁不绝的顽疾。显然,“协议书制度”,无力扭转种种错乱。———新华每日电讯

   受访市民连摇头 医生有点担心反成提醒

  就医市民连摇头:背后收也莫法

  患者对这份协议书持有怎样的态度?昨日记者来到成都一家二级以上医院,随机采访了10名正在就医的市民,当被问到有没有送过红包之类的,大部分市民表示没有送过红包,但有的病人表示原因是因为“不知道送多少合适”。唯一一名表示自己送过红包的漆先生表示,当时是想让医生更重视家人。

  对于签定协议书这个通知,10名市民则态度鲜明对立。“现在的社会都讲人情,上面喊了不准收,但医生背后收,那也莫得办法。”63岁的蒋大爷连连摇头表示对这个协议的不信任,“签的协议也可以是假协议,比如说你可以拒收,但你背后收不收就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