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富代表:实施精准扶贫 推进扶贫攻坚

13.03.2015  15:12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中国经济网记者 梅淑娥 摄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记者 梅淑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0日继续举行代表团和小组会议审议有关报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下午专门安排时间,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谈了去年取得的成绩和今年扶贫工作的思路。

  刘永富说,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第一年,精准扶贫的启动之年,社会扶贫的创新之年。国务院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2014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度减贫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00万人以上。经过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年度减贫目标超额完成。刘永富代表介绍说,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 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减少14.9%;贫困发生率为7.2%,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刘永富谈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扶贫工作,多次看扶贫讲扶贫,把扶贫开发提高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高度,提出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本遵循。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打好扶贫攻坚战。难度再大,今年也要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

  刘永富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的问题时,详细介绍了今年扶贫办的工作思路: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要把真正的穷人找出来。刘永富代表说,目前我们国家有14个连片特困区。这14个特困区有680个县。另外还有592个贫困县。这两个有交叉,合起来有832个县。去年贫困村识别原则上按照“一高一低一无”的标准进行认定。即行政村贫困发生率比全省贫困发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无集体经济收入。

  目前全国认定了12.8万个贫困村。程序采取“村委会自愿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流程进行。县里审核后回到乡里公示。贫困人口认定标准以相当于2010年2300元不变价为识别标准。实际上就是按照2014年现价就是2800了。收入低于这个标准的就是贫困户。农民没有记帐的习惯,很难说准确。但是哪家最穷,老百姓生活在一起,大家心里最清楚。

      刘永富谈到,我们设计了一个程序,以2300或现价2800为主要的标准,但只是一个大概的标准,按照国家统计局调查推算的规模层层分到村里去。村民参考住房、收入情况,把这个村里最贫困的人找出来。贫困人口识别做到“两公示一公告”,即:通过农户自愿申请,各行政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民主评议,形成初选名单,由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核实后进行第一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全乡镇贫困户名单,在各行政村进行第二次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报县扶贫办复审,复审结束后在各行政村公告。程序规范,基本上都作到了。如果哪个地方和环节没有做好,发现以后要追究责任。

  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贫困对象找出来以后,怎么办呢?刘永富说,我们要分析他致贫的原因,分类施策,从根上解决问题。贫困原因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读不起书,有的是看不起病,有的住的是危房,有的是没有劳动力,有的是缺资金。致贫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劳动能力的,我们要对他进行培训,提供贷款的支持。这些都有含金量,有优惠政策。

    刘永富说,在贷款难的情况下,对于建档的贫困户我们和财政、银行、银监会、扶贫办等共同设计了产品,制定了一个政策。搞产业脱贫治富的,贷款可以免担保、免抵押,按基准利率贷,中央和省级扶贫财政资金贴息,县里建风险基金,还可以搞小额贷款保险。各级的责任,包括政府的责任、银行的责任。如果组织不好,或者不守信用,用你的钱去还,用县政府的钱还帐。这个产品体现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老百姓白用钱,但是你要勤劳致富,谁有积极性支持谁,如对技术培训进行补助等,每年都有创新。以前扶贫是送钱送物,现在输血变成造血。

  对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要研究。一些人没有劳动能力,但是他有资产,可以提供机会进行支持,如搞光伏、建电站,使他可以资金入股、土地入股,占一部分股份,有稳定的资产性收入。

  三是坚持需求导向。提高社会保障标准,如低保,如参加新农合,参加农保,依靠社会力量保障起来。我们正在研究这个事情,是新的思路。有病的我们给他们治病,其中一部分心脏病、白内障,投入一部分扶贫资金可以恢复劳动力。他可以干活了,能够自食其力。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如不通路、不通水等,自然条件恶劣的,把他们搬迁下来,搞小城镇建设,给他们生活提供保障。

  四是严格考核,特别是对县、乡、村三级。脱贫致富责任大都在县、乡、村。上层只要把政策制定好,真正落实主要在县和乡、村两级。第一对贫困县加大考核,要求配好县委书记、县长。现在贵州有新的办法。原来有个县的老办法考核总分是1000分,财政收入占200分,招商引资170分,这个扶贫脱贫只有50分。现在贵州制定了新的办法,10个县取消GPD考核,40个县80%以上的考核分数和脱贫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加大贫困县领导班子的责任,同时也赋予更多的权力。

      刘永富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资金项目以前在上面,去年下放了80%,今年还要下放,分到县由县来管。贫困乡或贫困县,就得戴上紧箍咒,就要对你进行要求。哪些事情你必须要干,如扶贫工作就必须干。哪些事受约束不能干,如在县城盖楼、大修马路、盖标志性建筑物、参加百强县的评比,这些就不能干。不能一边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一边过富余县的日子。

  考核方面,要求签责任状。刘永富说,贫困县出来和进去都是有标准和程序的。宣布摘帽脱贫,是你确实脱贫了,帽子确实应该摘掉了,有标准有程序。贫困户村里到年底都要算下帐,大家都知道你收入多少。贫困帽子有压力,不光荣,有约束,摘了贫困帽子后他光荣。县、乡干部能够提拔了,人也可以调出来了。有些地方可以搞一些城市建设了,盖办公楼了。加强考核,靠这一些体系来完成。

  加强对扶贫资金使用的监管考核。刘永富谈到,以前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个钱从国家甚至到省里定的项目带着资金不能挪动,大家都撒胡椒面平均分配。去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求项目资金都下发到县。县里要建项目信息库,搞公示审批制度,现在正在做这个事情。让贫困群众参与知情是好办法,这个办法还要总结完善。以前省里定有个效率的问题,但到县以下也有一个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问题。上面要加强指导、加强检查;下面主要通过民众,就是扶贫对象大家都来参与。给这个村多少钱,村民集体都来讨论这个钱怎么花。你自己来定项目,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办一件算一件。

  严格监管扶贫资金。刘永富说,去年审计署审计了6个省19个县,发现2.34亿的违规资金。这个资金在19个县的扶贫资金里占百分之十几,大多数是打酱油的钱买了醋了。这个反映出我们的制度设计问题。这里面审计出来有1500万元是贪污浪费的。这是扶贫的钱,一分钱也不能动。这个平均到6个省这19个县再到每个村,量虽然不大,但是影响不好,这个钱应该严格要求。这1500万必须让他吐出来,谁的责任谁来负,单位定的单位吐,属于个人原因由个人退赔。去年上半年1500万全都退完了。我们是非常认真的。

  现在全国很多地方,涌现出来一些脱贫治富的带头人。刘永富指着他身边的一位人大代表说,这是先富起来的一位福建代表,他从福建到甘肃进行扶贫工作,不是为了赚钱。他给大家讲怎么致富,开办培训班。贫困户带着问题、方案去学,效果不错。

  刘永富表示,实现2020年消灭贫困县的目标。完成脱贫任务很不容易。工作当然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为了更好完成扶贫任务,扶贫工作应下大力气来抓。希望全社会各个方面都来参与扶贫工作。

      最后,刘永富说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你们媒体也有责任。媒体多宣传、正面宣传扶贫工作也是扶贫。扶贫不一定拿多少钱、送多少物给贫困的人,让贫困地区的人开眼界、转观念。这就是扶贫。大家在“四个全面”的指导下共同努力,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考核,精准脱贫,圆满完成扶贫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代表委员小资料:

  刘永富,汉族,1957年4月生,湖北随州人,197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法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现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