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扶贫难题待解:真贫困?“争贫困”?
为了落实国家“真扶贫、扶真贫”的要求,重庆市近年来通过贫困识别、差异化帮扶、动态化管理等方式,给予贫困户针对性帮扶,提高扶贫精准度,改变过去一些扶贫项目“扶强难扶弱”、“垒大户”的弊病。但随着“到人到户”精准扶贫政策逐渐增多,农民“争贫困”、政府部门扶持政策衔接协调不够等问题凸显。
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
重庆巫山县铜鼓镇青松村海拔近千米,土地贫瘠、生态恶劣。从2007年以来,村里已有70多户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陆续迁走。但对贫困户杨振远而言,搬迁可望而不可即。“我做梦都想搬出大山,但家里存款只有3万多元,在山下买个房子都不够。山上农民但凡有办法,都搬走了。村里几十亩地撂了荒,成了野猪的天下,一到晚上就能听到野猪拱食的声音。”
采访中,不少贫困户反映一个共性问题:在扶贫搬迁、产业发展等方面,一些扶贫举措“扶强难扶弱”,有的扶贫项目要求农民出资很多,真正的贫困户“享受不起”政府补助;有的扶贫资金甚至被用来“垒大户”,贫困户并未受益。
“为解决扶贫政策精准度不高、‘扶强难扶弱’,重庆探索‘到人到户’的扶贫举措,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一对一’解决方案。”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精准化扶贫的重点,就是要解决好“谁是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何在”、“如何针对致贫原因进行帮扶”、“帮扶效果如何”等问题。
为使“到人到户”扶贫政策真正落地,重庆采取“三步走”的办法:一是搞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实现贫困识别。依托“建档立卡”,将贫困户姓名、家庭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记录在案。二是将扶贫举措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实施有针对性的脱贫举措。目前重庆已确定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贫困户创办微型企业补贴、扶贫小额信贷等政策,使政府扶贫政策、资金能落实到贫困户身上。三是动态管理。对扶贫举措及实施效果及时跟踪监测,使已稳定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退出,应扶持的贫困对象被及时纳入。
10项政策精准帮扶到人头
采访中,半月谈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实施的“到人到户”政策有10项,主要包括产业扶持资金通过现金、实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补到户;对就读中高职学生的生活补贴、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学的资助费用通过“一卡通”直补到受助贫困家庭;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补助资金直补到人;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乡村旅游发展等项目补助资金直接向贫困对象发放等。
以正在实施的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为例,重庆围绕“搬穷”和“帮穷”的目标,实施差异化补助政策:部分区县在落实市级每人8000元补助的基础上,再给予贫困群众1000元至2000元倾斜补助;国土部门减免搬迁户的建房土地使用费,扶贫部门对贫困搬迁户建房和发展产业给予5%的小额贷款贴息。通过差异化政策“打捆”,减轻搬迁资金压力,扭转贫困户“搬不起、参与难”的问题。
在重庆南川区高桥村马堡山高山搬迁安置点,记者看到搬迁户家门前都种着鲜花、柳树,庭院干净整洁,卫生室、文化室、休闲广场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以前一家人住在高山上,房子是土坯的,一下雨就漏;孩子上学,单趟就要两三个小时。”搬迁户刘孝华说,搬迁时政府补助了3万多元,加上宅基地复垦补偿,一家人只花了4万多元就搬进了12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新房,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与此同时,为解决扶贫资金“垒大户”问题,重庆还在一些区县探索将产业扶贫资金“折股量化,配股到户”,使贫困农户能参股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成为股东,分享扶贫产业发展收益。
重庆开县长沙镇齐圣村在专项扶贫资金扶持下,发展起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对建卡贫困户,扶贫开发资金以2000元/股的标准“配股到户”,贫困户成了合作社股东。“以前村里发展扶贫产业,不少贫困户因为缺钱,只能站在一旁干着急,扶贫项目很难帮到真正的贫困户。”齐圣村支部书记熊尚冰说,扶贫资金“配股到户”后,贫困户也能参与到扶贫项目中来,带动效应非常明显。去年村里猕猴桃产量7.5万公斤,总收入约有300万元。仅此一项,平均每个贫困户就能按股分红4000多元。
精准扶贫呼唤大扶贫思维
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相较于传统的整村扶贫和区域性扶贫开发,“到人到户”精准化扶贫尚处于起步阶段。基层反映,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扶贫政策,还有两个难题有待破解:
首先,随着“到人到户”扶贫政策含金量提高,贫困群众“争贫困”的现象开始凸显出来。虽然国家明确规定了贫困线,但农民人口数量多,且收入来源复杂,准确统计难度较大。但收入又是衡量农民是否贫困的关键指标,基层对农民收入一般采取估算的办法,导致贫困户难以精确划分。
在农村基层,一些扶贫政策“不到户没矛盾,一到户矛盾就来了”,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基层干部认为,过程透明、严格监督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可以减少基层矛盾,但要进一步解决“争贫困”的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更加科学地评估农民收入水平和家庭状况,使到户扶贫政策程序更严密,并建立监督投诉机制,明确专人进行投诉受理。
其次,“到人到户”要真正落地须坚持一个原则:农户致贫原因多样化,扶贫政策也应多样化、有针对性,政府部门之间还应加强政策衔接和协调。
例如,据统计,在重庆贫困人口中,约有30%为“因病致贫”,民政、医保等部门现有的大病救助政策,主要对象为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特困群体。针对贫困户,尚未出台有针对性的大病救助政策。重庆市扶贫办资金计划处处长周松说,根据精准化扶贫要求,相关救助政策应进一步扩大扶持范围,解决贫困群众具体难题。
在不少基层干部看来,随着国家扶贫进入新阶段,面对复杂多样的致贫原因,精准化扶贫“绝不仅是扶贫办主任的事情,而是县长、省长的事情”,政府主导、部门合力的工作机制亟待建立,才能真正形成综合施策的扶贫大格局。(半月谈记者李松)
“总书记来过的村”如何精准扶贫
湘西州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和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花垣县十八洞村是个典型的苗族贫困村,全村有225户939人,2013年人均收入为1668元,不足花垣县平均水平的40%,习近平总书记曾于去年到该村考察调研。半月谈记者近期走访十八洞村时发现,这里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精准诊断穷根,走出“贫困陷阱”
十八洞村曾有扶贫工作队进驻,探索过很多办法,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山乡面貌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一直走不出“贫困陷阱”。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在该村考察调研时,就扶贫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激发了地方党委、政府深刻反思:为何年年扶贫难脱贫?贫困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如何才能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经过调研、思考,他们认为,这里除了自然条件差、交通闭塞等因素外,穷根在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落后和现代思想观念缺失。
据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的走访调查,全村约有一半左右的村民依赖思想比较严重,自我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主人翁意识。有村民甚至说:“总书记来了,上面还不多给点钱?”有的人觉得“穷得叮当响,不怕没人管”,巴望着政府来扶持。
此外,长期贫困导致十八洞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很强,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村民卫生习惯较差,陷入越穷越差、越差越穷的恶性循环。年轻人不愿意留下,外地企业不愿意进来投资。
以往扶贫不注重“造血”功能的开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只能缓解一时的贫困,一旦工作队撤出,资金不再集中投入,山村发展又近乎停滞。
十八洞村支书施金通告诉半月谈记者,过去扶贫资金到了老百姓手里,三五天就花个精光,然后“一夜回到解放前”,生活依然贫穷。
精准施策,激发内生动力
精确诊断之后需要精准施策。针对贫困的内在症结,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注入现代要素,包括现代思想观念、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为着力点,以激发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花垣县对十八洞村扶贫的第一条做法就是“扶志”。扶贫工作不再是简单的资金投入,而是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发动群众在扶贫开发建设中发扬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极出谋划策、投工投劳的精神,积极参加乡村建设和扶贫工作。
通过半年时间的努力,十八洞村老百姓的精气神有了明显提升,由过去的“等靠要”变为“要发展”。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脱贫致富意识显著增强。
今年以来,十八洞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屋改造、改厨、改厕、改浴、改猪牛圈等“五改”力度。
在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大姐的苗族妇女石爬专家中,记者看到,这里新添了液晶电视,引入了自来水,一座由青瓷砖搭建的水冲式厕所正在修砌。
施金通介绍说,当地对十八洞村225户村民房屋全部进行了整修,自来水实现了全覆盖,农网改造基本完成,厕所改造完成70%,厨房改造预计年底全部完成,村民逐渐享受到和城市一样的现代生活。
依照企业带动下的股份合作扶贫模式,十八洞村组建了猕猴桃、苗绣、湘西黄牛、烤烟等专业合作组织,解决不同类型贫困户的产业发展问题。
针对劳动力不足、文化水平低、管理能力差的贫困户,十八洞村建立湘西黄牛合作社,与当地大型养殖企业德农牧业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个合作社为10户,村民以承包的山地入股,由2户能人带动经营,经测算每个农户一年毛收入可达3万元。
针对十八洞村留守妇女较多的特点,当地妇联牵头成立了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数十名留守妇女发展苗绣产业,按订单进行生产,3家企业负责产品销售。5月份,合作社签订了第一笔订单,人均月收入可达到1500元以上。
此外,扶贫工作队提出“跳出十八洞发展产业”的新思路,与苗汉子合作社共同开发1000亩猕猴桃基地,30亩在本村流转,970亩“飞地”从花垣县生态产业园内异地流转。同时成立猕猴桃合作社和果业开发公司,实行公司化运作,村民可获得入股分红的财产性收入和到公司打工的工资性收入。
推广可复制经验,避免“栽盆景”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调研座谈时提出的要求,十八洞村的扶贫不搞“栽盆景”,要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全面推广。记者了解到,湘西州通过十八洞村扶贫试点,在“可复制”方面做了诸多探索,有些经验和模式已经开始向十八洞村以外的地区推广,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个性化定制”,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从湘西州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经验来看,精准扶贫可以做到“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个脱贫计划”,重点围绕生活帮扶、产业帮扶、技能帮扶,为贫困群众定做个性化扶贫措施,逐户完善扶贫工作规划。
在产业选择上,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宜商则商。比如凤凰县坚持以文化旅游主导产业带动扶贫攻坚,一手抓以凤凰古城为中心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手抓以腊尔山、山江片区等高寒山区为重点的扶贫攻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县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和合作社带动作用。据了解,相比于过去的政府主导、行政推动,十八洞村新一轮扶贫开发更加强调按市场规律办事,对接好市场和企业,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
湘西州妇联主席邓建英说,苗绣特产合作社的“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了产品销售问题,目前初见成效,已经带动了花垣县多个乡村效仿。将来全州都可以结合旅游小商品开发来建立类似的合作社,前景非常看好。
三是科学整合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当前,十八洞村以及湘西州的扶贫开发将扶贫资金和部门项目资金相结合,整合了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源,按照整村推进、连片扶持的方式,统筹安排项目和资金。
以农村房屋改造为例,当地住建部门将危房改造项目和扶贫相结合,对十八洞村100多户危房进行了集中改造,每户由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共补助1万元。同时,住建部门在花垣县18个乡镇同步推进这项工作,老百姓可以自行改造,验收合格后获得补助资金,避免了资金只是集中在十八洞村“栽盆景”的现象。(半月谈记者邹云明星 白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