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18.10.2016  11:11

 

 

贫困户姚良俊成了养鸡大户。

 

县委书记、县长秦彪(左一)到贫困户家里走访。

 

县扶贫移民局局长张帮福(右一)在贫困户家里规划脱贫措施。


        仁寿
□李玉英冯丹 潘建勇 文/图
    近年来,仁寿县在奋力推进仁寿国家级全域天府新区建设、积极争创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示范县的征程中,始终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补齐小康建设短板,决胜脱贫攻坚。
    2015年以来,仁寿县全面实施 “五个一批”行动和21个专项扶贫工程,已完成30060人脱贫(占三年目标任务的55.3%);实现84个市定贫困村退出 (占三年目标任务的57.5%)。脱贫攻坚繁荣了百姓经济、凝聚了民心民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本着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理念,仁寿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发扬团结互助勇于担当的精神,吹响了“向贫困宣战”的冲锋号,打响了脱贫攻坚的决胜战!
    以最大的决心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按照中央和省、市、县精准脱贫战略部署,仁寿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十三五”的头等大事来抓。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研究解决脱贫攻坚有关问题。完善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和认真落实“五个一”的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贫困村调研、指导,对贫困群众进行一对一帮扶。结合实际科学制定了《仁寿县2011-2020十年扶贫规划纲要》,出台了《关于打赢新时期扶贫攻坚战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深入推进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分工方案》和《二十一个专项》方案等文件,为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纪律保障。
    以最强的力度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
    结合仁寿实际,规划、编制和启动了“五个一批”计划,精准实策分类帮扶。
    产业脱贫实现全覆盖。坚持把种养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产业,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发展短平快的致富项目,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组建,鼓励贫困群众养殖猪、羊等畜禽动物,并按照规划养殖数量给予每头500元的补助。坚持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发展枇杷、青见、梨子、核桃等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采取“村(社区)党支部+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的模式,鼓励引导农村种养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群众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增收致富。精准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充分发挥乡村资源优势,2015年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
    易地搬迁安置一批。抢抓仁寿县纳入全省统筹城乡试点县的机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有利于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则,采取集中和分散安置的原则,坚持易地搬迁是“保障基本”的原则,选择地质均匀、安全的区域,房屋按照川西民居风格统一风貌,房前屋后抓好绿化,配套农具杂物储藏室、畜禽圈舍,周边因地制宜布局种养业和乡村旅游业,实现绿色环境、绿色住宅、绿色产业有机结合。截至目前,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已购房157户,已建房226户,在建房49户。今年12月底将全面完成1985户5688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低保兜底尽量全覆盖。针对全县70%以上贫困户都是因病、因残致贫,且多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帮助就业实现脱贫的实际,按照适当向贫困地区群众倾斜的原则,推动低保政策兜底贫困群众应保尽保。认真推进农村低保标准线与国家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推动贫困群众通过享受低保金、发展产业等方式增加收入,确保贫困群众实现人均年收入超过31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
    多措并举实施医疗救助。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通过医保缴费扶持、大病医疗救助、民政二次救助、残联救助、补充医疗保险、应急疾病救助等扶持措施,提高贫困户医疗报销比例,帮助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进一步缓解贫困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确保贫困群众不因资金问题影响疾病救治。
    开展就业培训帮助就业。依托当地涵盖一二三产业的9大产业园区,加快新型工业化、现代农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积极创造就业岗位。根据贫困人口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和意愿,对有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口进行就业培训和推荐就业,促进更多贫困群众就业,帮助贫困群众增加工资性收入。
    以最实的举措推动脱贫攻坚落地见效
    紧紧围绕 “六个精准”要求,精准发力、因户施策。
    扶贫对象精准。建立18859户、54281人的贫困信息系统,认真开展“回头看”,做好数据比对、排查和核实,摸清家底、查漏补缺,确保实现“零差错”。
    项目安排精准。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新村建设、C级危房改造等17个项目,涉及资金1.59亿元,覆盖146个市定贫困村。认真编制扶贫项目规划,明确受益对象、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责任分解等,确保每一个项目安排都到村到户、准确无误。加强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贫困群众身上。
    资金使用精准。设立5000万元的脱贫攻坚专项基金,用于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医疗保险缴费兜底、开展教育扶贫和扶贫新村建设等工作。积极开展金融扶贫,将3000万元的扶贫贷款任务分解落实到4家金融机构和各乡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信用评级工作,对2803户贫困户进行授信,授信额度达5835.5万元,目前已发放贷款2000余万元。
    措施到户精准。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逐户制定帮扶方案,并由乡镇党委书记、第一支部书记、村(社区)支部书记和贫困群众分别签字确认,确保帮扶措施具有针对性,并不折不扣落到实处。按照“一局一策”“一镇(乡)一策”的原则,由县级各部门和各乡镇逐一制定帮扶方案,确保帮扶措施符合本地本单位实际。
    因村派人精准。选派54名县级领导挂点联系,110个县级部门结对帮扶,146名第一书记、399名驻村干部驻村工作,确保每个市定贫困村都有1名县级领导联系、1个部门帮扶,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支部书记、1名驻村农业科技人员,并保持脱贫攻坚干部队伍的稳定性。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党员干部参与驻村帮扶工作全覆盖。全面保障第一支部书记各项待遇和工作经费,提拔24名第一支部书记为乡镇副科职领导,极大提高其脱贫攻坚积极性。
    脱贫成效精准。建好大数据平台,按照“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要求,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复核、比对,及时掌握“五个一批”帮扶情况和脱贫成效。严格执行贫困村和贫困户退出机制,对已摘帽的贫困村,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制定后续帮扶措施,对已脱贫的贫困户,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享受相关政策,扶上马送一程。
    仁寿县把脱贫攻坚着眼点放在贫困人口脱贫的同时,还着眼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精准解决道路、交通、水利、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从整体上改变贫困村面貌,从整体上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让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突出基础先行,解决瓶颈问题。突出文化惠民,建设美丽新村。
    注重探索扶贫模式创新,示范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引进技术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开展电商精准扶贫,并探索出电商精准扶贫模式。目前全县已建立460个电商服务站,其中94个站点建设在贫困村。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这是仁寿人民的心愿。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仁寿县委、县政府对贫困群众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