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头等大事”的四川攻坚

08.05.2017  13:11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云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不我待。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四川战意正酣:2017年,四川要实现16个贫困县、3700个贫困村、105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

四川作为全国6个重点扶贫省份之一,这一任务不可谓不艰巨。锁定目标的底气何来?来自于2016年“5个贫困县、2437个贫困村、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攻坚捷报,更来自于党的十八大和2012年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念兹在兹、唯此为大,力度不减目标不变地持续攻坚“头等大事”的决战决胜信念和倾力倾情帮扶。

48.6万平方公里巴山蜀水间,脱贫攻坚的战斗从未停歇:2011年起,四川新的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开始实施;2013年,四川首次将扶贫开发列入八项重点任务,启动“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五大扶贫工程”;2015年,四川开全国先河,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实施“五个一批”行动计划;2015年底,我省下发通知正式成立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省委书记、省长双组长领衔,10多位副省级领导任副组长,40多个省直部门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组成最强阵容,高点定位,空前发力全面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硬仗……

点滴积累方有为。在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下,四川脱贫攻坚战果持续加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27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至4.4%。

每年减贫百万人以上,四川脱贫攻坚行动书写出“年年都打攻坚战、年年都啃硬骨头”的大美篇章。

总设计+组合拳

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大格局

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是四川省情,脱贫攻坚战如何打?既要有战略布局“总设计”,也要打出战术“组合拳”。

2013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把扶贫开发作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全局性工作,提出并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此后,又结合专题调研和工作推进情况,鲜明提出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好”工作目标,集中开展“五大扶贫工程”。

2015年7月,省委召开十届六次全会专门研究扶贫开发工作,正式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提出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该《决定》与之前制定的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以及会后出台的10个专项方案,形成“3+10”组合拳。

2016年,四川又制定实施了2016年度工作计划,对“3+10”组合拳进行细化分解,派生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农业产业扶贫、工业产业扶贫等17个扶贫专项,涉及各类资金118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657亿元。

在推进过程中,省委决策层注意把握五个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在目标任务上,注重脱贫致富与全面小康的有机结合,确保同向同步达标;在总体思路上,注重加快发展与扶贫开发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联动攻坚;在实现路径上,注重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的有机结合,走出双轮驱动路子;在着力重点上,注重夯实基础与提升能力的有机结合,根本改变贫困面貌;在推进方式上,注重政府主导与社会动员的有机结合,切实增强整体合力。

这些部署安排和思路举措,共同构成了新阶段四川脱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政策体系大格局的逐步完善,导向的目标直指省委作出的庄严承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不落下一户一人。

发力“六个精准

确保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宜宾市珙县洛表镇茂林村是典型的“偏远穷”贫困村。2015年8月,宜宾市发改委30多岁的罗道戡背起背包,扎根茂林村当起了驻村“第一书记”。

近两年的驻村工作,小罗书记用足了“精准”一词。初到村子时,他和帮扶工作组成员逐一走访贫困户家庭,了解最真实的信息,不到1个月时间,全村84户贫困家庭、316名贫困人口,全部清楚地记在了《扶贫工作日志》上。并以此为基础,先后编制了《洛表镇茂林村精准到户扶贫措施及预期增收方案表》《亲帮亲、户帮户、没有办法找干部帮扶方案表》等方案;针对贫困户资金紧缺,驻村工作组率先按照贫困村产业周转资金思路,编制申报了《茂林村创新扶贫肉牛项目》《贫困户小额产业扶持项目》等4个产业项目方案,获得了各类专项资金总计135.2万元支持。一年后的今天,全村肉牛、肉羊项目建设正一步步成为脱贫致富奔康的精品项目……对照贫困户“1超6有”、贫困村“1低5有” 退出标准,2016年底,茂林村成功“摘帽”,成为宜宾市首批75个脱贫摘帽贫困村之一。

茂林村“第一书记”的驻村“攻略”,是四川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中央、四川各项决策部署,精准发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各级各部门狠抓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落实,确保识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据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在扶贫机制创新上,突出精准施策、帮扶到位。

一是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全面完成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及“回头看”工作,找准扶贫对象,研发并建成四川省脱贫攻坚“六有”大数据平台,切实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市有卷、省有库。

二是扎实推进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生态扶贫和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坚持所有资金、项目、资源等都聚焦“四大片区”,聚焦当年计划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村、计划脱贫的贫困户,以“钉钉子”精神扎实推进。

三是创新干部驻村帮扶机制。截至2016年底,全省11501个贫困村共有7945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对口联系;全省14826个单位以“一帮一”“几帮一”等方式与117万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全覆盖;已有52353名驻村干部组成11501个驻村帮扶工作组,扎根基层,实现所有贫困村1名联系领导、1个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农技员“五个一”全覆盖。

此外,四川还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创立贫困村互助资金四川模式,取消了对54个贫困县的GDP考核,让贫困地区的干部把全部心思放到脱贫攻坚上……

为让精准帮扶落到实处,四川还实行“召回”和激励制度,2015年先后调整17名县级党政正职和321名不在状态干部,从省直机关选派178名干部到“四大片区”工作,共召回撤换1062名驻村期间工作不能胜任的“第一书记”;到2016年底,四川累计召回或调整“第一书记”2975名,提拔1234名,并再次明确强调贫困村不脱贫、扶贫对象不达标,帮扶力量不撤出。

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年年打赢“百万脱贫”攻坚战

2012年5月,中共四川省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而这一年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仍有750万人。如何与时间赛跑,让“750万”变成“0”,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四川的“头等大事”。

遇大事有静气。四川以“年年都打攻坚战、年年都啃硬骨头”的斗志,毅然战斗在脱贫攻坚各个战场,交出了年年减贫百万人以上的成绩单:

2013年,四川首次把“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推进贫困地区跨越发展”首次单独列入全省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出台系列政策强力加码脱贫攻坚,到这一年底,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上一年的750万减至625万。

2014年,作为全省扶贫攻坚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精准扶贫、“四到县”制度、分类考核88个贫困县办法等一大批改革“招式”频出,全年全省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40多亿元,减贫超过120万人。

2015年,全省精准脱贫117.36万人,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380万人,贫困发生率降到5.8%。

2016年,四川再交百万以上人口的超额脱贫成绩单,实现“十三五”首战告捷:至年底,5个贫困县、2437个贫困村、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

2017年,走过非凡攻坚历程的四川,即将迎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而这场已持续数年的每年减贫百万人的攻坚战,还将继续上演。

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7年至2019年将继续扭住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个最突出“短板”,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采取超常举措精准发力,以百万人脱贫为年度目标(2019年以剩下的约70万人贫困人口目标),确保到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和11501个贫困村全部“摘帽”。

当前,四川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省上下正以“年年都要打攻坚战、年年都要啃硬骨头”的昂扬斗志,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百倍用心、千倍用力,力度不减、目标不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