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 保护“给力”大熊猫不再“濒危”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4日说,得益于中国持续数十载的保护,大熊猫不再“濒危”。这一国际环保组织当天在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更新报告中宣布,把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降为“易危”。
中国国家林业局去年2月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现有1864只野生大熊猫;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包括幼崽和成年大熊猫在内,野生大熊猫共约2060只。报告说,一系列范围广泛的调查显示,“大熊猫种群数目减少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种群数目已开始增加。”大熊猫生存状况的改善“证明中国政府保护这种动物的努力行之有效”,其中包括大力重建熊猫栖息需要的竹林。
另一个国际环保组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首席环保官约翰·鲁滨逊告诉法新社记者:“很少有物种能够从(濒危)名单上被划掉,这说明保护措施是有效的。”不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醒,大熊猫不再被列为濒危物种可能只是暂时的。以全球变暖为主要形式的气候变化或许将在下一个80年内毁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竹林,大熊猫生存将再度面临威胁。
陈丹(据新华社微特稿)
深读
野生大熊猫“降级”的三道不等式
9月5日(美国当地时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夏威夷正式宣布,在新一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由“濒危”降为“易危”。这是2008年大熊猫被该组织定为“濒危”以来首次降级。
下降一个级别,意味着大熊猫脱离曾与雪豹等同在列的“高危群体”,走进与北极熊等类似的“相对安全”区域。那么,为什么要降级?降级之后,对大熊猫的保护是否会有变化?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省林业厅、中科院及IUCN等相关领域专家。
□本报记者 王成栋
降级≠圈养数量多
“降级”仅为趋势性结论
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的依据,是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野生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变化趋势。换言之,是个趋势性结论。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环保组织,IUCN在评判物种是否濒危时,主要依据5个标准。分别是:野生种群成熟个体数是否少于250只;野生种群分布区或占有区是否低于5000平方公里;过去10年或3个世代内野生种群是否出现大幅下降;野生成熟个体大于2500只时,今后10年降幅是否会超过20%;今后5个世代灭绝风险是否超过20%等。“只要满足5个标准中任何一个,就可以被定为濒危动物。”IUCN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规模的持续增加,其降级合情合理。
去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拥有野生大熊猫1864只,栖息地258万公顷,分别比9年前增长16.8%、11.8%。其中,四川分布野生种群数量1387只,栖息地202.7万公顷,同比增幅也均在10%以上。
除野生种群和栖息地面积实现“双增”外,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也坚定了IUCN对大熊猫保护远景的判断。“国内外专家都认为跨区域的国家公园是解决行政区域壁垒、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的最佳方式。”正在夏威夷参加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大会的中国红树林联盟理事长刘毅认为,现实状况好转和未来政策红利,让降级更显得有理有据。
降级≠降保护力度
野化放归增加野外种群
“IUCN给出的是趋势性评估,但目前而言,大熊猫还是濒危状态。”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透露,第四次大熊猫调查显示,大熊猫小种群灭绝风险较高,铁路、公路、输电线路等工程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大熊猫分布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放牧、采集竹笋、药材等活动仍较普遍,影响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
省林业厅野保站相关负责人同样认为,降级不代表大熊猫已彻底“脱险”,保护力度也不会降低。从国内层面而言,国务院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大熊猫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新修订的野保法提出要“强化大熊猫极小种群复壮”;在国际层面,具有国家法效力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上的禁止交易榜单中,大熊猫是明令禁止国际贸易的物种。
那么,未来该如何强化大熊猫保护?
“野化放归是增加野外种群的重要手段。”张和民介绍,年内将有两只圈养大熊猫放归野外,地点是位于雅安市石棉县境内的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而事关大熊猫保护进一步升级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已于近日上报中央,正在等待批复。“一句话,降级不降保护力度。”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野生种群数量偏少、栖息地破碎化尚未彻底解决等因素,对于大熊猫保护力度,只会继续强化。
降级≠评估结果不变
“老伙计”东非大猩猩接近灭绝
“因为动物保护状况是动态的,评估结果也会是动态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介绍。记者注意到,此前,通过保护措施,一度备注名为“濒危”的藏羚羊连降两级,被定为“近危”。
“通过级别调整,能看到不同野生动物的保护状态。”蒋志刚介绍,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规模捕杀等因素,藏羚羊也一度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但在世纪之交,随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地的建立以及当地民众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藏羚羊野生种群开始迅速恢复。截至2010年,藏羚羊野外种群已达到20多万只,分布区域也有所扩大。因此,2011年前后,IUCN在仔细评估后,宣布将其受威胁级别调整为近危,“接近危险境地了”。
反面案例则更多。同样在本次红色名录更新中,东非大猩猩类人猿等与大熊猫同一时代的古老物种,由于保护不力,已被列为濒危行列。其中,部分物种的野生种群已接近功能性灭绝(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后代)。
省林科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纵观生存形式不断恶化的物种,均存在伴生物种处境恶化、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两大“通病”。在今后探索试点国家公园体制、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四川应强化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和栖息地生态环境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比如雪豹、扭角羚和珙桐等动植物,都已陪伴了大熊猫上千万年、上亿年。这样的局面,不能改变。”
声音
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大熊猫仍是濒危物种,将大熊猫保护等级降低还为时过早。
这位负责人表示,大熊猫是濒危物种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一是栖息地破碎化仍是威胁其生存的主要因素,部分局域种群仍面临生存风险。大熊猫仅分布于川、陕、甘三省的狭窄地区,由于自然隔离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大熊猫野外种群被分割成33个局域种群。个体数量小于30只、具有灭绝风险的种群有22个,其中个体数量小于10只、具有高度灭绝风险的局域种群有18个。
二是种群交流状况有待改善。受栖息地破碎化影响,大熊猫局域种群基因交流受阻。加之地域和管理体制的影响,各大熊猫圈养单位圈养个体间的基因交流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大熊猫基因交流,以保持整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维持种群生存活力。
三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未来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竹林中有三分之一可能会消失,将对大熊猫的生存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四是部分大熊猫分布区存在保护经费投入不足、一线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普遍偏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大熊猫保护成效,保护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这位负责人说,从目前来看,大熊猫所受的威胁以及濒危状况仍然不可忽视。如果降低其保护等级,保护工作出现怠慢和松懈,大熊猫种群和栖息地都将遭到不可逆的损失和破坏,已取得的保护成果会很快丧失,特别是部分局域小种群随时可能灭绝。
这位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仍需继续坚持不懈地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我国计划开展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工程建设和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等工作,加强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促进野生种群复壮,提升大熊猫保护管理水平,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