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的农业实践
新农村建设让群众生活生产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丰富的农业资源让外来企业产销两旺
近年来,绵阳市三台县按照“推进产业化,建设新农村,大力促增收,全面建小康”的工作思路,以产业基地为支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新村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全面进步,持续保持了粮食总量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良好态势,连续六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称号,连续五年获得 “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荣誉,先后获得 “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四川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四川省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等多项荣誉。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05亿元,增长3.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196元,增长12.3%。实现粮食总产72.3万吨,建成5个现代农业产业万亩示范区。年出栏生猪130万头、小家禽1306万只。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6万亩,农业综合 机 械 化 水 平 达50%。县内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 3家、市级45家、县级29家,专业合作社343个。新发展家庭农场30家。
□蒋秩宏 赵晓兰 /文何 娴 /图
着力农业产业化经营
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三台县委、县政府提出“3+5”现代农业产业构架(优质粮油、优质生猪、优质蔬菜三大主导产业,麦冬、米枣、油橄榄、藤椒、紫薯五大特色产业),重点以11个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4个3000亩特色产业示范园和“1351”优质生猪示范工程、畜禽四带四基地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创新种田托管、生猪零风险四六保底分成等利益联结机制,现代农林畜重点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县连片发展粮经复合产业基地13万亩、现代林果面积24万亩,规模养殖场达到5831个,麦冬、米枣、藤椒、油橄榄、紫薯种植面积分别达到4万亩、3.5万亩、2万亩、1万亩、3000亩。全县111.9万亩耕地获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证;本源牌涪城麦冬、苏格拉蒂橄榄油被评为“绵州九宝”,有“金鼓条粉”紫薯、红薯2个绿色食品品牌和 “神龙粮油”、“一口茄”等24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有“涪城麦冬”、“崭山米枣”2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有“向阳红藤椒”1个有机转换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27个,专业镇2个。刘营青龙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荣获 “全国50佳合作社”称号,明兴农业扩繁场被农业部命名为 “全国首批50家畜禽标准化典型示范场”。
着力产村相融互动
新农村示范建设开创新局面
根据省委、省政府“巩固提升老片、启动建设新片”的要求,三台县率先推进 “两片百村”建设。一方面启动建设涪江示范片,以一体六园建设为载体(涪城村新农村综合体,天泰、福德、玉星、梓州、佳鸿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00万头现代生猪产业园),着力打造“江水环绕、麦冬葱郁、果蔬飘香、宜居宜游“的产业新村。2013年,示范片内新建和配套完善新村聚居点14个,新建农房1085户,农房功能提升3256户。在产业发展上,突出农业多功能拓展,推进“2+2”的产业体系建设(即主导产业——麦冬、蔬菜,配套产业——乡村旅游、生态养殖),新增麦冬种植面积2300亩,新发展蔬菜2000亩。同时,100万头现代生猪产业园顺利启动,首批40户养殖户入住园区联动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以田网、路网、水网配套为目标,完成土地整理5000亩,新建提灌站2座、蓄水池30口,整治渠系102公里,新建村社路、入户路、作业路近200公里。同时配套完善“1+6”公共服务中心,全县38个村实现了全覆盖。另一方面继续巩固和提升永新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成果,以奖代补推进枣乡生态农业综合示范园建设,示范发展米枣避雨高产栽培高架400亩,新建品种改良繁育大棚100亩。通过涪江、永新两个新农村示范片的引领带动,全县新建和整治提升62个新村聚居点(含示范片),新建农房4028户,功能提升18330户。
着力“全域灌溉”
农村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
2013年,三台县紧紧抓住“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四川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的机遇,加快推进第三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专项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中央财政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集中使用田间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面开展鲁班水库、团结水库、武引工程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农田灌溉水源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以上,年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万余亩。永明—花园、金石、塔山等片区基本实现全域灌溉。大力实施以耕地质量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田网、水网、路网、电网等“四网”配套,近三年新增高标准农田20余万亩。2013年,重点整合小农水、现代农业发展水稻项目、节水型社会等项目资金,连片推进塔山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渠道102公里、蓄水池179口,调整田型6000亩,新建田间作业道63公里。初步实现了“渠相通、路相连、田成方、旱能灌、涝能排”建设目标。
着力做实农村民生
农村发展环境呈现新面貌
2013年,三台县全面完成104.8万亩粮食直补面积的核实上报工作,兑付补贴资金1.47亿元;受益购机农户6567户 (含农机专合社),受益台数6846台,涉及补贴资金1301万元,拨付资金358.57万元。2012年度12个村整村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全面完工,完成投资4200万元,切实解决了贫困村群众行路难、用水难、居住差等实际问题。14个村连片开发和劳务扶贫培训项目已顺利实施。年内新建沼气池1651口,新建农村各类经营服务网点71个 (其中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16个、庄稼医院17个、农产品购销网点20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8个)。
着力科技创新推广
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新发展
三台县围绕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的基本要求,大力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和完善了植检、动检、防疫体系,发展以大兴、台沃为代表的社会化农技、农机服务组织11个。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职业技能、专业农民和新型农机具操作技术等培训,年均开展各类农业农机技术培训45万人次,新型农民和农民工培训8000余人。加大优质高产品种、抗湿播栽、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推广率95%以上,节本增效技术推广率90%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率80%以上。大力推行专家大院、校县联建、院县共建等服务模式,深化与北京大学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畜科所等科研院所合作,麦冬规范化栽培、米枣无公害种植、川黑生猪培育等科学种养殖技术、品种覆盖面不断扩大。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县、镇主要高产示范基地机耕、机防率达到100%。2013年,全县农田机耕、机播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91.14万亩、16.52万亩、48.07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