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亿改善民生!两个报告读懂四川去年钱咋花的

21.07.2016  09:37

 

  7月20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两个跟钱有关的报告备受关注!

  2015年省级预算花的如何?2015年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得怎么样?秘密都在这两个报告里!

  督院街30号为你解读。

  先看审计厅厅长黄河向大会作的《关于四川省2015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他表示,省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问题已经得到整改或正在整改,全面的整改情况将在年底前向省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

  78个单位接待费预算有问题 

  审计中,审计部门对46个省级部门的非税收入、“三公”经费管理等进行了调查,对13个单位开展了部门决算草案审签。

  发现7个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等1299万元未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部分单位“三公”经费预算和管理还不够规范,2015年有78个二三级预算单位的接待费年初预算比上年增加30.5%,与政策要求不符。项目推进缓慢导致资金使用绩效不高。64个结转项目2015年底有13.06亿元资金未使用,平均执行率仅8.5%。另外,部门决算草案编报不够完整准确,少反映固定资产等3.52亿元和收支决算1671万元。

  4.23亿扶贫资金闲置超2年

  去年审计机关对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财政扶贫资金和88个县易地扶贫、避险搬迁资金的审计结果表明,有关地方积极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扶贫工作取得成效,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部分扶贫资金未及时有效使用。

  16个县4.23亿元资金闲置超过2年,22个县的项目结余4976万元未按要求盘活。

  部分专项资金被套取或违规使用。26个县少数单位以虚报搬迁户数等方式套取资金2416万元,39个县违规发放扶贫补助2785万元。

  部分项目实施监管不到位。60个县未完成避险搬迁任务,至今年2月有8055户未搬迁。11个县43个项目未按规定程序招投标或采购。

  还有个别人员严重违法违纪。如个别单位和工作人员套取资金26.8万元,叙永县、南江县少数村干部以“辛苦费”、“待客费”等名义,分别向搬迁户收费2.45万元、1.2万元。

  1.37万套未及时交付 有的空置超1年

  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显示,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还存在相关政策执行不严格、项目推进缓慢、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1183户城镇家庭、657户农户通过虚报资料等方式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382套、农房改造补助669万元。

  7个市县的7737套保障房由于地勘延后等原因无法按计划实施,51个项目用地62.4万平方米未办理农用地转用等手续。

  部分资金和住房闲置。68个市县上级财政补助资金32.04亿元、17个市县融资资金21.72亿元闲置超过1年;有1.37万套保障房未及时交付使用或空置超过1年。

  另有1.19亿元建设资金被用于非保障房项目支出和弥补工作经费等,有3322万元住房租售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四川城镇污水处理专项审计:

  34个项目违规开工建设 16个项目处理能力不达标

  从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专项审计调查情况看,相关地方切实加强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但部分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

  4个市县个别单位挪用专项资金1787万元,2个县闲置专项资金5280万元。部分项目建设管理不合规。3个项目的施工等单位确定未公开招投标或比选,34个项目未取得规划和施工许可即开工建设,17个项目违规使用土地76亩。

  部分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抽查38个项目,有12个因配套设施不完善等无法投入运营,最长的已闲置3年。16个项目存在污水处理能力不达标、污水直排江河等情况。

  15市漏征城镇土地使用税9806万元

  省地税系统税收征管专项审计发现,代开发票制度和管理存在漏洞。部分劳务公司利用代开发票仅需进行形式审查的制度漏洞,通过向地税部门提交虚假材料虚开发票,导致税收流失等问题仍然存在。

  16个市地税局违反代开发票前应征收相应税款的规定,少征税款3293万元。15个市地税局代开发票征税适用税目错误,影响省级财政收入2484万元。

  部分税收存在漏征问题。19个市的197所驾校通过隐瞒学员人数等方式少报营业收入20.92亿元,导致漏征营业税及附加7064万元。15个市地税局少征城镇土地使用税9806万元、房产税2016万元。

  部分税收减免数据不准确。全省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和小微企业营业税等减免额比实际多出2.46亿元,不能客观真实反映政策落实效果。 

  芦山地震灾后重建跟踪审计情况如何

  四川审计将出专项公告

  审计结果表明,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城乡居民生活生产条件极大改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高,灾区产业迅速恢复并实现跨越式发展,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管理、使用和项目建设的总体情况是好的。

  由于灾后重建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资金量大,部分地方和单位还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相关情况审计厅将专项公告。 

  再看四川省财政厅长王一宏作的《关于四川省省级财政2015年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的报告》↓↓

  2015年,省级专项资金总额598亿元,较2014年增加87亿元,增长17%。

  省级专项资金项目280个,较2014年减少70个,下降20%。

  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专项资金392亿元,占总额的65.6%,共有项目140个;

  促进产业发展方面专项资金169亿元,占总额的28.3%,共有项目62个。

  基建投入175亿元

  77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开工

  2015年省级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民生改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175亿元,主要包括:

  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44亿元↓↓

  实施中央和省确定的重大项目以及社会事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基本建设项目,基本完成藏区“十二五”规划项目。

  城镇建设资金26亿元↓↓

  实施“百镇建设行动”,切实抓好天府新区等城市新区建设。

  交通建设资金76亿元↓↓

  建成自隆、遂西、内威荣、遂广等8个高速公路项目500公里;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985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24489公里;新建成公路安保工程(路侧护栏)6800公里;渡改桥133座;规划的77个溜索改桥项目全部开工,基本建成溜索改桥69个;长江宜宾至重庆段高等级航道建设取得新突破;全省交通建设投资超过1300亿元。

  水利建设资金29亿元↓↓

  解决规划内470万农村居民、学校师生以及藏区规划外新增86.99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深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中小河流治理以及中型灌区配套改造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支持民生改善

  省级财政投入392亿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表示,2015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专项资金392亿元,占总额的65.6%,共有项目140个。

  其中,教育方面58.9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45.5亿元,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方面资金71.4亿元,生态环保方面资金32.7亿元,住房保障方面资金16亿元等。

  助力脱贫攻坚

  去年四川省级财政

  82.8亿支持农业发展

  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王一宏表示,去年,我省省级财政用于农业发展方面资金82.8亿元,主要包括:

  农业基础能力建设方面资金12.4亿元↓↓

  实施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农机化推进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安排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资金9.2亿元↓↓

  支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推进60个现代农业建设重点县、40个现代林业重点县、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和水产保增工程建设,带动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支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扶贫资金19.8亿元↓↓

  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大力推动脱贫攻坚,全面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17万人。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助资金5.6亿元↓↓

  实现全省签单保费25.3亿元,为农业生产提供约2134亿元的风险保障,约287万户次农户因灾获赔15.6亿元。在绵阳、乐山、宜宾、甘孜4个市(州)开展城乡居民住房地震巨灾保险试点工作。

  农业发展方面资金34.7亿元↓↓

  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