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十三五”每年减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

25.03.2016  11:09

 

——代表委员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言献策
 
      “十二五”时期,我市坚持聚焦贫困村贫困人口,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实施“六大扶贫攻坚行动”,促进了277个贫困村脱贫解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底的26.62%下降到2015年底的10.08%。
      今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用大量篇幅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在这次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罗星原:
      今后五年全面完成现有22.98万贫困人口脱贫
      市政协委员罗星原说:“今后五年,我市将全面完成现有22.98万贫困人口脱贫、739个贫困村退出、7个贫困县区摘帽的艰巨任务,确保每年减少贫困村150个、减少贫困人口6万人以上。为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将大力实施‘4456’工作方略,打好‘3+12’政策组合拳,推进‘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十二项重点扶贫工程’。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增加收入,实现产业脱贫;对居住在边远高寒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贫困户,按照集中居住和分散居住相结合的原则,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搬迁安置脱贫;对无劳动能力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养业托管寄养理财分红增加收入,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产
      保障其有安全住房,推行‘十大救助制度’,实现政策兜底保障脱贫;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人口,通过逐步提高医保补助、门诊和住院治疗费用报销标准和实施大病救助,减轻其就医负担,实现医疗救助脱贫;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贫困户的子女通过引导都要上学,通过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都能上学,通过政策减免、社会捐助都上得起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同时,全面启动实施交通、水利、电力信息、文化、科技等十二项重点扶贫工程,切实补齐贫困村基础设施、增收产业、社会事业等‘短板’。”
      2016年作为“十三五”脱贫攻坚的第一年,罗星原说:“我们将更加聚焦建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更加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四个好’目标,落实‘六个精准’要求,对照贫困村、贫困户减贫标准,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确保全面完成6.1万农村贫困人口减贫、148个贫困村退出的任务,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第一仗。
      市人大代表龙兆学:
      昭化实践精准扶贫重在“六扶
      从昭化区实际情况看,经过多年开发式扶贫,全区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村面貌显著变化,但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返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仍是昭化区现阶段的基本区情。2015年,全区有贫困村52个,贫困农户7649户26410人,3.11万户农户还住土坯房,是广元市土坯房占比最大的县区。
      龙兆学说:“扶贫工作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建立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用‘定位仪’和‘瞄准器’对扶贫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坚持以贫困
      村、贫困户的脱贫解困为重点,着力‘扶志、扶智、扶业、扶居、扶基、扶医’六大扶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扶持就业创业,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从而增强培育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龙兆学认为,昭化区要严格按照“四到县”制度,以扶贫开发攻坚为平台,以扶贫攻坚规划为引领,统筹整合项目资金,统一标准,集中精准投放,避免平均着力和大水漫灌。扶贫攻坚要突出重点、查漏补缺,精准基础配套。注重基础先行,强力推进以住房、交通、水利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坚持底线原则,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社会救助等社会事业,填补贫困乡村在公共保障服务方面的“空白点”,并不断改革创新扶贫工作机制和开发方式,有效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形成扶贫开发合力。
      市政协委员魏红军:
      脱贫攻坚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机构改革后,农、牧、渔合归一家,市农业局成为全市发展农业产业最大的职能部门,肩负起全市农业产业扶贫重担。
      市政协委员魏红军说:“全市打赢脱贫攻坚仗,发展产业是基础,农业产业扶贫事关脱贫攻坚战的成败。要加快贫困地区实现脱贫奔康,农业部门要做到脱贫产业精准,贫困地区脱贫产业要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渔则渔的原则,因村施策、因户施法,统筹谋划粮油、畜牧、经作、水产产业布局,确立能够带动农民实现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目前,根据739个贫困村的产业发展需求,农业部门已编制了全市农业产业扶贫规划。同时,要积极争取省市县财政投入,整合现
      代农业园区、林业、畜牧重点县、高标准农田、粮油高产创建等项目,严格按照不低于70%的投入比例,重点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良种繁育、科技创新、质量监管和品牌创建等,不断强化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开拓农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服务功能。要强化农业技术人员驻村帮扶工作,扎实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以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为载体,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的技术支撑能力。突出生态、绿色、安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及自我发展能力,确保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奔康。”
      市人大代表刘玉章:
      精准脱贫让村庄变了样
      剑阁县江口镇金钟村一直存在着人多地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贫困人口多等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来自剑阁县江口镇农村的市人大代表刘玉章说:“脱贫攻坚确实离不开‘精准’,更离不开因地制宜的切合实际。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一条‘聚民智、集民力、改民生、促发展’的脱贫攻坚发展之路。
      从走访群众到聚集群众的力量,从改善民生到建设和谐村庄,从整合项目到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刘玉章说,目前金钟村脱贫攻坚已经大有起色,全村整合各类资金120万元,新建硬化道路2.64公里,硬化入户路720米,整治山坪塘3口,整修石河堰1处,连接硬化通乡道路1.2公里,家家通饮水,户户通道路,通过项目投入使全村基础设施有了大幅提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管理民主、村容整洁,乡风和谐已成为金钟村的真实写照。      (记者雷德芝 曾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