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巴中 勇创新勤实干 脱贫奔康步伐急

17.01.2017  00:03

 

 

巴城夜色美。

 

巴中市平昌县石马村新村风貌。

 

巴中市恩阳区钟家坝村新村风貌。

  215个贫困村退出、9.1万贫困人口脱贫。这是巴中市2016年交出的脱贫攻坚成绩单。这份答卷让人欣喜,数字背后,是巴中勇于创新、苦干实干的不懈努力和不断探索。

  脱贫攻坚是建设“五彩巴中”、实现全面小康的底基。近年来,巴中以脱贫攻坚为统揽,围绕“一本账、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措施,聚焦“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坚持“双七有”标准,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决胜战。

  □罗福荣 王兴元 图片由巴中市委宣传部提供

  苦干实干◆精准脱贫首战告捷

  巴中地处秦巴山连片贫困地区的核心区域,革命老区、秦巴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叠加”特征明显。打赢脱贫攻坚首战,巴中面对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精准”“创新”“苦干”“合力”……回望过去一年巴中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一串串饱含新意与温暖的关键词跃然眼前。巴中市紧紧围绕年初立下的军令状,深入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巴中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主要领导不仅挂帅,而且出征,真正把脱贫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坚持目标导向,精准脱贫与全面小康同向同步,锁定阶段目标,锁定重点对象,锁定政策项目;坚持问题导向,精准脱贫与区域开发双轮驱动,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全力实施“五个一批”,全域推进连片开发;坚持示范导向,依法扶贫与改革创新紧密衔接,建好一本贫困户收支明细账求精准,聚力“两不愁”保基本,聚焦“三保障”补短板,拓展“四个好”奔小康。

  一组数据昭示了巴中脱贫攻坚的分量:

  2016年,215个贫困村退出、9.1万贫困人口脱贫;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10953户38594人住房搬迁。

  过去5年,巴中贫困发生率下降14个百分点。完成79个片区连片扶贫开发,有效缓解了区域贫困、整体贫困。

  创新改革◆脱贫攻坚动力蓬勃

  山高坡陡、资金短缺、贫困面深……巴中面临的难题不少,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的秘诀在哪?

  面对“三区叠加”的市情,巴中用创新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为深化改革和脱贫攻坚注入蓬勃动力。围绕“一二三四”目标,聚焦“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坚持“双七有”标准,巴中成功探索出财政资金整合、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和金融、教育、医疗扶贫等“六条”经验,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率先在全省建立贫困户月收支明细“一本账”,用以明确登记扶贫过程中的各类事项,引导贫困户学会理财,养成精打细算、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实现帮扶轨迹清晰呈现、帮扶措施精准落地、脱贫验收有依有据,防止出现“数字脱贫”“注水脱贫”。

  率先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按照“不超标、不豪华、不闲置”的“三不”标准,帮助贫困群众在每户自筹资金不超一万元的基础上住上安全放心房。全市建成建卡贫困户安全住房11077套,开工率、完工率均居全省第一。

  指标换资金,巴中借力政策机遇,解决“如何盘活土地资源”难题。2016年,成都高新区以每公顷442.5万元的价格使用巴中市300公顷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总金额达13.28亿元,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巴中成为我省首个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省域流转改革的市(州),也是全国首个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存量增减挂钩指标的地区。

  为掐断因病致贫、返贫的“”,巴中市率先在全省出台《巴中市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贫困户医疗总费用支付不超过10%。过去一年,免费诊疗11.2万人次,基本治愈1.4万人,全市因病致贫家庭减少至6.58万户,同比减少18.77%。

  此外,巴中还积极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整合42个财政涉农项目、资金44亿元;依托精准脱贫数据管理平台,建立起市、县、乡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中心,实现扶贫推进全程手机APP动态监管、全域力量有效聚合。

  依靠强有力的务实行动,一个个贫困村正在秦巴山区深处迎来巨变。

  紧盯目标◆争创精准脱贫示范区

  自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以来,巴中市紧盯目标,积极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持续传导责任压力,争创精准脱贫示范区。

  实行月督查、季考核、年终汇总,目标倒逼节点推进。每季度召开流动现场推进会,现场验靶交账。每月召开两次脱贫攻坚定期会商例会,研判形势、查找问题,督促整改落实。同时,市县联动、部门联动,对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开展跟踪随访、暗访督查,整治脱贫攻坚领域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

  过去成绩喜人,未来更需持续发力。巴中提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立体交通为先导、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为拓展、以全面小康为目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决胜脱贫攻坚,建设“五彩巴中”,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这一战略安排,巴中鲜明地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实现“五大跨越”目标体系。

  区域交通节点向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跨越:建成以“148”为骨架的“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构建联运网络和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紧密融入全国全球交通物流大网络。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建成一批万亩绿色农业带,打造全国知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构建完备的从田间到餐桌的巴中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供应链,形成产品生态化、产业园区化、农业信息化、经营资本化的发展格局,建成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水产品供应基地。

  工业弱市向工业强市跨越:围绕四大成长型产业,构建绿色生态工业体系,培育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百亿产业集群,形成新兴产业引领、主导产业支撑、生产性服务业助推的发展新格局,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以上。

  文旅资源向文旅经济跨越:米仓古道纳入蜀道成功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建成红色文化历史名城,创建光雾山等3个国家5A级景区、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诺水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光雾山国家级野生动物园、国际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目的地,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达20%以上。

  区域整体贫困向同步全面小康跨越:全面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建成全国精准脱贫示范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

  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核心竞争力

  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均增长1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旅游收入增长27.1%……刚刚过去的一年,细数巴中绿色发展成绩,亮点颇多。

  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巴中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也是绿色资源欠开发区域,森林覆盖率58%,是一块尚待开发的绿色宝地。近年来,巴中立足绿色生态优势,全力打造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呈现出后发赶超的良好势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我们全面推进‘五彩巴中’建设,加快绿色价值再造,努力把巴中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效益、核心竞争力。”巴中市主要领导指出,巴中面临着既要决胜脱贫攻坚又要全面建成小康的双重压力,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转型发展的双重挑战,既要消除基础条件的瓶颈制约又要在更高水平实现绿色振兴的双重任务。巴中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立足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审时度势,科学谋划绿色发展,初步形成以绿色发展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

  5年里,巴中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0%;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南江被列入国家首批生态主体功能试点示范县,7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耕地红线得到有效保护,地质灾害防治、中小河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明显。

  天蓝、山青、水绿,巴中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后发赶超的壮志能否兼容?

  巴中实践证明,坚持绿色发展,经济稳中向好。去年,巴中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6%,一产趋优、二产领跑、三产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均增长16.5%,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千亿元大关。

  人民享有更多获得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39元,比“十一五”末增长70.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29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0.4%。

  “绿色增量”做大做强

  对巴中这样的绿色资源富集区、后发赶超地区而言,发展路线图十分重要。家底并不殷实的巴中,选择在绿水青山上做文章,全面推进“五彩巴中”建设,加快绿色价值再造,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增量”不断做大做强。

  绿色产业加快推进。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石墨新材料、机械制造四大产业加快发展,坪河10万吨/年高碳石墨采选工程和三强新型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开工建设,规上工业投资增长14.4%,居全省第3位。建成一批万亩绿色农业带,新培育龙头企业11家,“巴食巴适”“巴中云顶”等区域品牌驰名国内外,通江银耳、南江黄羊品牌价值均超过30亿元,初步建成了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

  文旅产业加快发展。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业为突破口的现代服务业态势喜人。新创建4A级景区7个,全市4A级景区达15个。成功举办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环中国自行车赛、第七届四川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和第四届巴人文化艺术节。“我们结合供给侧改革,通过市场机制,让一些曾对生态资源造成破坏的传统产业有序退出;同时以园区建设为载体,发展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巴中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宁可牺牲眼前短期经济利益,也要潜心追求长远可持续发展。升级传统产业,做大“绿色增量”,成为巴中的选择。

  巴中对前来投资的项目一一甄别,对污染企业零容忍,先后有造纸、矿产资源采掘等数十个有合作意向的污染项目被拒之门外。绿色、生态项目则一路绿灯,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食品饮料四大重点成长型工业在巴中方兴未艾。

  数据显示,去年巴中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1户,完成工业投资21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建成贫困村电商服务点68个、电商孵化中心6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70亿元,增长23%。石墨和四大成长型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产值367亿元,对工业增长贡献超过44%。

  风正海阔,自当扬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扬鞭。今后5年,巴中明确奋斗目标:建设“五彩巴中”,推动“五大跨越”,初步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力争“十三五”末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0亿元、翻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3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00元,分别接近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