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指出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

08.02.2017  20:33

 

        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但是,何如根据各地贫困群众的不同情况找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则是个大难题。1月24日,习近平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贫困群众时,为脱贫致富指明了路径,他说:“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精准”而又“可持续”是脱贫致富的关键。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7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河北省张家口市,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这是习近平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村民,向乡亲们拜年。

          一、脱贫产业可持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鱼再多,也只能解决一定时段的困难,无法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无法拔除穷根;只有为贫困群众培育起可持续的产业,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脱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积极探索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模式,依靠强有力的、可持续的产业带动,推进贫困地区的现代产业化进程,带领脱贫群众走上逐步富裕的道路。

   找准产业。 贫困问题,核心就是生存与发展两大问题,而产业扶贫正好可以解决这两大问题,因此国家扶贫资金到了地方上要求将其中70%左右用于产业扶贫。产业扶贫首先必须找准产业,做到扶贫的产业精准。贫困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培养带有自身特点的可持续产业。在选择产业方面,我们一定要改变过去总在矿产资源等落后产能上打主意的过时思路,而要在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上多动脑筋,要逐步为贫困地区构建起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实现可持续的产业发展。

   创新改造传统产业。 传统产业未必就是夕阳产业,只要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传统产业依然可以焕发青春,同样可以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并带来生态效益,但传统必须进行创新性改造。目前,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绝大比重,仍然是我国工业的主体,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所在。传统产业的特点是用传统技术生产传统产品,投入高,消耗大,污染重。培育脱贫产业,必须规避高能耗、高污染、毁生态、再致贫的恶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要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加工工业,促进产业升级,是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指出:“传统产业是经济的基础,现在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需要继续促进其发展。”他强调:“许多传统产业是不可替代的, 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仍要靠传统产业集聚的财力和物力来支撑。

   发展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以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现代经营方式和现代组织形式为支撑的服务业形式,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由于受到资源等因素的约束,目前我国服务业在结构和供给总量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服务业潜在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有效地释放。因此要进一步促进现代服务业、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不断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优化升级,为困难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业。

   多培育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随着新科技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行业,它代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生态退化,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国务院于2010年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决定》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习近平提出,要“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图为: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二、脱贫机制可持续

  “虑于民也深,则谋其始也精。”脱贫减贫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发展可持续的脱贫产业,也需要可持续体制机制保证,否则脱贫减贫事业难以为继。必须改革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有效破解各种瓶颈和难题。

   健全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 未来四年内,要实现5575万贫困人口脱贫和832个贫困县摘帽的目标,必须要明确各级落实责任,健全脱贫攻坚领导责任制,让脱贫工作成为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连续工程。2016年10月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用不足两千字准确、精炼地为我国打赢扶脱贫攻坚战明确了自上而下的工作机制并构建了一套各司其职的责任认定体系。《办法》指出:“我国将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起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习近平指出:“围绕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提出具体办法,以硬措施保障硬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要层层落实脱贫攻坚责任。中央各部门要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履职尽责。

   完善考核机制。 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为精准扶贫提供组织保障。要提高贫困县实绩考核中减贫、民生等方面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估认定机制,坚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贫困地区干部的重要依据,对长期在贫困地区一线工作、扶贫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并提拔,对那些在脱贫攻坚上认识不到位、精力不集中、工作不得力、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要进行问责,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好干部选出来、用出来、管出来、带出来。习近平指出:“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

  健全脱贫成效评估机制。 随着时间推移,脱贫目标实现日益临近,脱贫成效怎样考核,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脱贫是一项攻坚战,基层干部是脱贫攻坚的一线指挥员。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基层干部的努力,但也不能完全由基层干部进行自我评价。引入第三方来独立考核脱贫效果,要比干部自己汇报、自我评价好得多。第三方独立考核具有客观性,更又说服力,可以避免少数干部数字造假和“假脱贫”,能够更好地保证脱贫工作的实际成效。

 

图为: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黑龙江考察调研。这是5月23日下午,习近平在伊春上甘岭林业局溪水经营所林场职工刘养顺(左五)家,同一家人及其邻居们亲切交谈。

        三、致富动力可持续

  要拔掉穷根保证不再返贫,光靠产业和机制还远远不够,还要培育起贫困地区群众可持续的致富动力。动力包含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方面是内因问题,就是“”、“”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外因,即“帮扶”的动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也是脱贫致富的最根本问题,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其实,在习近平的精准思想中,有“三扶”:一曰扶志,二曰扶智,三曰扶产,“”即产业(包括资金),他很早就强调过“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扶贫先扶志。 富兰克林说:“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 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习近平指出:“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 不难发现,有些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穷依旧,不是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一种勇气——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一种精神——勤劳实干的精神,缺乏一种理念——人穷志不穷的理念。穷不思进取、人穷志穷以及精神贫乏比什么都可怕。“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褴褛衣内可藏志。我们在扶贫工作中,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扶贫必须扶志,一定要把扶贫与扶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要从思想上、精神上帮扶,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摆脱困境的信心和斗志。习近平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扶贫必扶智。 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和能力,有了智慧和能力就再也不会受穷。教育是拔穷根,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指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他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扶贫先扶智,绝不能让贫困家庭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坚决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采取特殊帮扶政策。” “党和国家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教师队伍素质能力不断提高,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培育全社会的可持续扶贫动力。政府主导、社会帮扶是脱贫的外在动力。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要建立领导挂帮、部门帮扶、支部结对、干群结亲等集团帮扶机制,推进政策、资金、项目、技术等资源精准向贫困村和困难群众倾斜;整合农业、水利、国土、高校、科研院所等农业农技专家,组建服务队,深入到脱贫攻坚一线服务群众;鼓励离退休老干部回乡驻村帮扶,号召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扶持和吸引有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民工回乡创业,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共舟者兴。脱贫致富的蓝图已经绘制,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上下同心、左右合力,我们一定能够尽快送走折磨我们民族数千年的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