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第一书记”驻贫困村帮扶工作探访

01.12.2014  13:16

■乐山日报记者 许金波 文/图

2013年4月,为了切实帮扶“三县一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全市共派出市、县机关干部1100名,担任彝区、山区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如今,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驻村帮扶都有哪些举措,取得哪些成效?又有哪些问题和发展瓶颈制约?社会普遍关注。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第一书记”下派的贫困村基本都属山区,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村民普遍增收乏力。相似的村情民意、发展难题,为我们深入个案、以小见大提供了可能。记者以挂联帮扶村——沐川县炭库乡新开村为切入点,通过对其一年多来的挂职体验、跟踪采访,试图全景式地展示新开村在帮扶之下所发生的新变化、面临的新问题,管中规豹,以求对全市的下派帮扶工作有所启发。

帮扶“组合拳”致富步伐快

新开村地处沐川县炭库乡偏东南一隅,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人口380户1437人,幅员面积8.4平方公里。全村基本属深丘地貌,植被茂盛、生态资源环境优越,非常适合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但由于村组(生产)道等级低、安全饮水困难以及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村民经济收入普遍不高,增收乏力。

为了推动新开村早日脱贫致富,在去年4月的下派活动中,该村被确定为乐山日报社的挂联帮扶村,同时报社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力推扶贫开发工作。

一年多来,报社党组通过入户调研、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多方协调资金项目等密集举措,实实在在打出帮扶“组合拳”,体现了真帮扶、真扶贫。

去年6月,为认真做好前期调研,在听取“第一书记”有关汇报后,乐山日报社负责人率队深入新开村,进行走村入户调研,摸清底数,以实际行动助推扶贫开发。“针对资金缺口,我们帮助解决5万元。”在该村3组2.3公里的村组路建设现场,报社负责人当场拍板。

当月底,报社就兑现承诺,把筹集到的资金、物资共计5万元交到村民们手中。与此同时,报社还把全体党员干部的爱心——通过组织捐款筹集的4000元现金,分别用于帮助唐维榜、陈晒洪等6户困难党员和贫困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报社党总支下辖各个支部还分别与6户困难户结成对子,持续3年帮扶,助其同步奔小康。

先后组织员工捐款近万元,积极开展“暖冬行动”,发动爱心企业捐赠价值6万多元优质婴幼儿配方奶粉给贫困婴幼儿家庭;联系慈善组织修建村老年活动中心;筹措资金、联合乐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共建炭库乡中心学校图书室……一桩桩、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在点滴中改变着新开村的落后面貌,温暖着村民们的心。

村民的脱贫致富,离不开强有力的项目支撑,离不开造血功能的培育。去年9月,在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报社积极协调和争取,10月中旬省财政厅、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联合发文,确定沐川县炭库乡新开村整村推进项目正式批准实施,为期一年。

该项目共涉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项目两大类,受益户353户共1352人,覆盖贫困户137户、贫困人口451人,覆盖率100%。项目概算总投资307.79万元,其中行业部门投入资金80万元,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群众自筹及投劳折资35.16万元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极大地推动着新开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改善“水电路”脱贫显成效

一年多来,由点及面、既有输血、又有造血的切实帮扶举措,给新开村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这一点,作为村中的一名老党员、现年65岁的唐维榜来说,深有感触。

身患肺心病的唐维榜清楚地记得,去年建党节前夕,乐山日报社一行的慰问中,当他表达了想喂羊的想法时,报社负责人当即表示专门资助其1000元,用于购买种羊。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喂养,现如今,唐维榜的2只母种羊已分别下了小羊崽,正茁壮成长。“年底准备卖3只。”唐维榜心中充满喜悦。按市场价每斤15元计算,一只羊就可卖到近千元,对于没有更多稳定收入来源的唐维榜而言,3只羊的价钱显然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在一年多的帮扶过程中,乐山日报社把筹措、协调来的相当部分资金、物资用在改善该村道路基础设施上:新(改)建4.5米宽、长达5公里通村主干道、新建2.3公里村组路、硬化1.2公里产业道……随着一条条硬化水泥路在新开村的不断延伸,村民的出行难题得到极大改观。“现在,弯道少了,路面宽了,骑车出行更安全了,农副产品运输成本也降低了,村民收入自然增加。”村民们由衷地感慨。更让他们高兴的是,明年上半年,新开村有望开通该乡首条农村客运公交线路,届时,村民出行将更加安全、快捷、低成本。

随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新开村的产业发展,也在报社的大力帮扶下取得新进展。在该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中,来自中央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中,明确规定除了25.2万元用于村中基础设施建设、4.8万元用于人居环境改善外,其余70万元全部用于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产业——53.72万元用于发展珍稀绿化苗木、16.28万元用于发展乌骨鸡养殖。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截至今年3月,涉及126户、316亩的日本红枫、栾树珍稀绿化苗木基地已经实施完毕;今年10月,涉及户数171户、11630只乌骨鸡也被发放到了村民们手中。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对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种植需“多元”拓展增收路

在为期一年多的帮扶过程中,通过多措并举,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发展中的新问题,困惑着新开村的进一步发展。

在基础设施扶贫方面,除了村组道路外,随着整村推进项目的深入推进以及以工代赈项目、五小水利工程、农网改造等相关配套项目的陆续实施,村民饮水难、用电难问题都将得到大为改观。但在人居环境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这也恰恰是村民最为期待改观的问题之一。

新开村村民所住房屋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建的木板房,数量占到全村房屋总数的70—80%,因为年代久远、显得十分陈旧,亟待改善。而在这些老旧房屋的户主中,有近乎一半在就近的城镇买了房,“都是外出务工挣了钱买的”,该村村主任罗明斌告诉记者,“村民‘务’得起走的,都在外面发展。现在真正常住在家的就600人左右,都是老年人、幼年者,青壮年人都出外地打工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开村大有‘空心化’的趋势。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开村原有林竹、猕猴桃等支柱产业。林竹产业固然是因地制宜、适合发展的产业,但其低产低效形同鸡肋。“一年砍一次,一次每亩2吨左右,也就千把块钱。”罗明斌告诉记者。显然,这对于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而言是不够的,需要多类型的种植,才能增大收益范围。

该村的猕猴桃产业可谓是新兴、朝阳产业,值得大力提倡。事实也确实如此。该村党支部书记黄洪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全村现有猕猴桃面积1200亩,今年投产500亩左右,由于长势良好,投产的猕猴桃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今年的市场行情是平均每公斤12元,这样算下来,就是每亩猕猴桃产值6000元左右,扣除有机肥料等成本,一亩净利润至少3000元,这还没算进入丰产期。村民们普遍反映,比种植传统农作物划算多了。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猕猴桃的进一步发展在新开村遭遇到了瓶颈制约,1200亩的种植面积似乎很难再有大的提升空间。问题的根源还是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缺乏上。而猕猴桃种植又是劳动密集、技术密集、高投入的产业,需要懂管护、勤劳的劳动者,二者形成了矛盾,需要破解之道。

对于在整村推进项目中实施的产业扶贫,似乎也存在相似的情况。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乌骨鸡苗共向村民免费发放11630只,涉及户数209户,其中贫困户88户。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村民外出务工而放弃养殖,导致项目无法按原实施方案实施,乌骨鸡苗发放总户数由原来的209户调整为现在的171户,减少了38户。此外,在接下来的喂养过程中,供应方虽然提供了饲养技术资料,并进行了现场培训,但仍然由于饲养场地、饲养技术、疾病防疫等方面不过关而造成少部分鸡苗死亡。

整合资源 找准致富路

记者发现,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以及由此带来致富产业遭遇瓶颈制约、种植养殖资金技术不够等等新问题,其实在大多数贫困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带有一定的共性。“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在家里的都是老人、留守儿童之类的,只有过年的时候村中才会热闹一下。”下派炭库乡石碑村的“第一书记”丁翔深有同感。“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村中不少‘小洋楼’都是村民外出务工挣的钱盖起来的。”下派马边彝族自治县老河坝乡桃溪村的“第一书记”曾纯净介绍了类似的村情。

下派干部要充分发挥平台和政策优势,不断放宽思想,争取多方支持,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和一些职能部门的支持,加强优势互补,形成帮扶合力。”针对发展中的“短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登廷认为,首要的是帮助联系村理清工作思路,制定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实践中反复论证改进,找出一条真正能够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同时,要注重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发掘和培养一批乡土人才、产业大户,鼓励和引导本乡本土的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贫困村长久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我们已经根据《炭库乡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于今年8月完成了对杨富强等56户(197人)的贫困户审核确认工作。”报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会根据建档立卡中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致贫原因等,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最终实现精准扶贫、全面脱贫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