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投诉:移动APP下单洗衣 衣服洗坏找不到人赔

02.07.2015  13:34

衣服上绣花散开。

6月13日,小丁在手机应用软件上下单洗衣服。

  业内人士称,移动端应用服务需增强用户信任,并建议设线下体验店

  一款专门提供洗衣服务的手机应用程序,给成都大三学生小丁带来了不少方便:只需在手机上下一个订单,就有人上门取衣,一天后,又有人把洗好的衣服送回来,十分贴心。不过,半个月前的一次洗衣经历,却给她带来了一些麻烦。一件白色上衣洗后发现破损,小丁拨打服务热线,对方却表示不会赔偿。

  6月30日,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发现,推出该手机应用的公司,其注册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洗涤服务。该公司工作人员所称的位于成都金牛区的洗衣店,记者走访后发现其实是一家纺织品店。

  线上洗衣

  “”坏衣服 不修也不赔

  6月13日,小丁在这款手机软件上,下了个6元的订单。没多久,一个工作人员便上门,取走了7件衣服。就在第二天,工作人员就将洗好、晒干的衣服送了回来,小丁只是确认了衣服数量后,便签收,“没有当场检查衣服”。

  3天后,当小丁穿上其中一件白色上衣时,却发现这件衣服肩部多处镂空的绣花已经散开。小丁说,这件衣服自己只穿过一次,她认为,衣服是因为清洗不当损坏的。随后,她拨打了软件上公布的服务热线,“他们把衣服拿回去,说是看能不能修补。

  然而,几天后,衣服“原封不动”送了回来,客服人员表示,衣服无法修补,而由于此时距离订单签收时间已超过了24小时,没办法查证衣服破损的原因,但他们表示将向小丁申请一次免费洗衣的机会。

  对于必须在24小时内申报衣服破损的要求,小丁表示并不清楚,“应用上没有这样告知。”对此,工作人员表示,这属于“物流口头通知”的内容。

  如何赔偿? 权责声明中并未约定

  记者注意到,在该洗衣软件的权责声明中,对于衣服串色、未清洗干净的情况,进行了明确,承诺进行赔偿或返回重洗。然而,对于衣服破损,权责声明中只提到“工作人员上门取件时,用户需明确告知工作人员衣服是否有破损。

  根据这个声明,如果用户在工作人员收取衣服时,没有告知其衣服有破损,工作人员将按标准洗衣流程操作,而由此造成的衣服损坏,用户自行负责。只有在用户告知了衣服有破损,但工作人员因“操作失误,造成破损扩大严重”,才会尽力进行修复,无法修复的,“最高按本次订单金额的十倍价格进行赔偿”。

  整个权责声明中,并没有提及原本完好的衣服被工作人员洗坏该如何处理、赔偿。

  记者调查

  公司经营范围不包括洗涤

  记者在网站搜索发现,该APP是成都一家科技公司针对成都部分高校推出的一种O2O服务模式。下载安装这个应用,并用手机号码注册一个账户,就可下订单洗衣服了。

  不过,诸如公司的地址、是否有营业执照等信息,却无法从应用程序上得知。随后,记者拨打了客服热线,工作人员也以前述信息“不在服务范围之内”为由,没有提供。

  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进行查询,记者发现,该公司是去年10月注册的公司,但其经营范围并不包括洗涤服务。

  随后,记者辗转联系上该公司两位工作人员。陆女士表示,其公司在金牛区注册了一家洗衣店,而洗衣的工厂,在龙泉大面镇。

  6月30日下午,记者来到这家洗衣店在工商部门备案的经营地址,这里是一个轻纺城内售卖纺织品的商铺。该商铺老板称,他在这里卖纺织品十多年,并不知道有一家洗衣店。至于位于龙泉的工厂的具体位置,陆女士只表示在一个工业园区内。

  市场现状

  APP走红监管滞后维权困难

  “一键下单,预约上门”“快速搜罗附近外卖”“特价套餐,下单立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为“懒人”量身打造的手机服务类应用软件层出不穷。然而,在带来方便的同时,这类手机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记者下载安装了多个类似的手机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并不能看到餐厅、洗衣店的实际情况,它们是否有经营资质,卫生条件如何,更是无从得知。

  年初,重庆某媒体探访了一个送餐APP上的餐厅。这家餐厅就在一个一室一厅的住宅内,客厅里摆着燃气灶和食材,墙上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老板表示,这些证件还没办下来。

  业内人士坦言,这种O2O(线上线下)商业模式所带来的便利无可否认,但由于监管存在滞后性,该行业内的服务质量也确实良莠不齐。由于去门店化,消费者在自身权益被侵害时,也面临着无处投诉的尴尬。

  该业内人士也表示,想要制定行业标准,也并非易事。这种线上线下的模式,涉及工信、商务、工商、消协等多个部门,此外,对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的行业,就算定下了标准,也需要频繁调整。

  消委提醒

  别太相信承诺下订单前先“摸清底细

  针对各地因手机应用软件所产生的消费纠纷,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秘书长肖向荣提醒,在通过手机软件享受服务前,消费者们一定要慎重。“先看是否公布了详细地址,如果没有,一定要询问清楚。如果地址含糊不清,或者没有实体店,消费者一定要多留一个心。

  肖向荣建议,不要太相信商家的承诺,一定要“眼见为实”。他还建议,消费者在下订单前,最好去实地进行考察,查看是否有资质、环境如何。“千万不要觉得是多此一举,这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