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贫困村的脱贫之路
新修建的石松村大新桥
通村公路
阳光明媚,暖暖春意的三月里,记者走进南溪区大坪乡石松村,乡亲们忙里忙外,忙着春耕播种,到处都是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大家都喜滋滋地说,是党和政府的扶贫帮助,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日子越过越好……
自2015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对大坪乡石松村开展精准扶贫定点帮扶以来,石松村发生了大变化: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改观,产业发展有了明确方向,取得初步成效,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远离城市的大坪村,见证其脱贫路上的点滴变化。
实帮扶:结对精准到户
石松村位于大坪乡西南部,距场镇5公里,临近自贡市富顺县彭庙乡,共有7个村民小组,260户,980人,其中低保户16户76人,贫困户38户162人,贫困发生率18.24%。全村地貌为高山丘陵型,属典型山地村。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4467元,被确定为省级财政专项扶贫重点村。去年,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了石松村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到多家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考察发展项目。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如何有效提升扶贫实效?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以各办事工作机构为单位组建8个帮扶小组,机关党员、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贫困户,按照“干部走基层,真情五为民”的工作安排及要求,分期分批对全村40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帮扶,宣传党和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的有关政策,调动贫困户自身发展脱贫的积极性,帮助其理清发展思路,谋划脱贫措施,真正做到了结对帮扶。
石松村三社的钟真涛一家是脱贫的典型,他家共四口人,因妻子长年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又在就读职高和初中,家庭经济基础条件较差。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与其进行结对,在送油送米解决其基本生活,多次走访慰问并帮其想对策谋发展出路。
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帮扶鼓励下,目前,钟真涛一家修建了50平方米鹅棚1个,发放鹅苗100只,并请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养殖授课,由村白云岭养殖专业合作社同白鹅公司签订协议以保护价回收,降低销售风险。“2016年,我们计划利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出资30万元成立的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继续养殖白鹅,同时紧跟专合组织养殖川南黑山羊,争取把钟真涛带上致富的‘快车道’。”从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选派石松村的“第一书记”唐千鸿说。
“真的要谢谢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的帮扶,要不然,我可能永远都是一个贫困户,没有发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石松村四社村民陈其如今也逐步摆脱了贫困。入村道路入户道路修通后,今年,他在发展白鹅产业的同时,还准备养殖黑山羊,种植塔罗科血橙……
在南溪区大坪乡石松村,记者感受最多的是当地村民生活、生产的“蜕变”和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突破:夯实基础打造特色产业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通过协调项目、捐赠资金等方式,为大坪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共协调村社道路建设资金272万元,其中省级资金66万元、市级部门资金123万元、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捐赠资金16万元、市级领导联系扶贫资金10万元、大坪乡政府出资20万元,村民集资37万元。完成了通村公路2.61公里的硬化,完成了通社毛路1.5公里的基础开挖,完成了大新桥的建设。协调水利项目资金234万元,完成了小农水项目和囤水田以及特色水产养殖示范片建设。由国网宜宾供电公司投资101万元对全村农网进行改造,保障了全村居民生产生活的电力所需。在新村建设方面,由大坪乡人民政府出资10万元制定了新村聚居地规划,利用省级扶贫资金9万元,大力推进农村D级危房改造6户。此外,还积极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利用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2万元新建鹅棚13个。
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扎实推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为石松村干部群众满怀信心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结合石松村自身条件,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川南黑山羊养殖项目和水产养殖项目为主攻方向,将壮大集体经济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成立石松村川南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依托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出台了《大坪乡石松村产业扶持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市场+专合组织+农户”发展模式,着力打造和培育“示范村组”、“示范农户”,以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计划发展水产养殖300亩以上,预计产值3000元/亩,收入90万元/年。计划养殖黑山羊2000只以上,当前市价18元/斤,按70斤/只计算,收入200万元左右。目前购羊事宜和囤水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抓关键:思想引领激发自信
总体来说,经过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定点联系帮扶后,石松村无论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大家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观。
那么,这个村里“蜕变”的关键点在哪里?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是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前提,抓扶贫攻坚必先抓观念的转变。”唐千鸿说,搞好对石松村的帮扶既要统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还要坚定贫困户脱贫信心。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先后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认真学习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十次全会精神,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切实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问题,端正帮扶态度,明确帮扶措施,清晰帮扶责任。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作为帮扶第一理念,将“督促党员干部率先示范、激发贫困户脱贫主动性”作为第一任务,在解决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上下功夫,通过督查、走访,重点搞好群众的思想发动和组织引导。特别是组织扶贫对象到翠屏区牟坪镇金银村现场参观,充分利用座谈会、工作督查、贫困户走访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让贫困户将思想观念从“要我富”转变为“我要富”,坚定发展信心,形成“只要努力发展就能过上好日子”的思想氛围,激励群众广泛参与。
通过一系列思想发动,全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积极性得到了较好发挥,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愿望日益高涨。
展未来:脱贫攻坚建新村
目前,石松村全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充分肯定,为石松村干部群众满怀信心打赢扶贫攻坚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未来的宏伟蓝图会是怎么样?他们又是如何规划的?
唐千鸿告诉记者,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继续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有关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帮助石松村按照“民生为主、扶贫为先,增收为主、产业为先,基础为主、路水为先,人居为主、环境为先”的发展理念,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金、创新机制、突出效益”的实施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突出重点,探索整合涉农项目资金、项目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促进石松村经济快速发展和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伫立村头,他向记者描绘了石松村“蜕变”的未来蓝图:
道路建设上,针对目前石松村待建的产业通道实际,按照逐年解决、量力而行的原则,协调有关部门硬化1条产业通道。水利建设上,协调水务部门支持实施小农水项目一轮,进一步改善水利环境。电力保障上,协调国网宜宾供电公司加快农网改造进度。
住房保障方面,支持大坪乡、石松村整合各项政策,对贫困户、危房户实施房屋排危、环境整治和新村聚居点建设工程,改善贫困户住房条件。
产业发展方面,充分利用好产业发展扶持基金,支持石松村打造四个基地,培育一个川南黑山羊养殖基地(扩繁场);培育一个水产养殖基地;培育一个白鹅养殖基地;培育一个种植基地(中药材和水果)。协调畜牧水产局、林业局、农业局等部门在产业发展的种植养殖技术、项目和政策上的支持。争取实现川南黑山羊扩繁场和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达到年出栏黑山羊2000只,开发水产养殖200亩,绿色蔬菜种植100亩,塔罗科血橙种植200亩,生猪养殖出栏1000只以上。
而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文化宣传方面的帮扶,将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我们将依托人大常委会网站建立大坪乡石松村帮扶窗口,利用宜宾人大报宣传帮扶工作情况和石松村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并积极协调市文广局指导建设大坪乡石松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石松村广播硬件设施和村民影视村村通项目,打造一个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阵地。”唐千鸿说。
记者手记:
贫困村脱贫 思想革新是关键
□谭显彬
新常态下,一轮又一轮的扶贫帮扶、扶贫攻坚摆上了各级各部门的议事日程,许多地方的老百姓在真帮实扶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快速奔向小康。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一些偏僻地区,村民思想观念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的需要。村民“等要靠”思想严重,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农民有积蓄,日子安稳;但他们宁可让小积蓄压在箱底下,藏在枕头里也不愿拿出来搞经营,闯市场,谋发展。
那么,当前贫困村的农民最需要什么?
“他们最需要的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和改变。”笔者认为,像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帮扶石松村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例子,应以“三个坚持”为抓手,对思想观念落后的地区和农民进行一次“洗脑”升级。
一是坚持长期灌输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农民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无论是平常的“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还是派遣“第一书记”入驻,都是要通过强大的宣传引导和党员干部的亲身实践,让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真真切切地明白,科学发展农村经济是硬道理;建设农村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是硬道理。
二是坚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民更新思想观念提供组织保障。事实证明,建设一个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强,思路开阔,群众威信高的好支部和整体素质高,带头示范作用好的农村党员队伍是有效推动农民思想大解放的关键;与此同时,基层党组织还要不断吸纳和吸收优秀的年轻党员,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力量。
三是坚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不断促进农村新型经济的建立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各级要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给农民必要的资金扶持,让大家有充裕的致富本钱,进而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从而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宜宾日报记者 谭显彬 文/图)